原文
季札將使於晉,帶寶劍而行,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慾之。季子為有晉之使,未之獻也,然其心許之矣。反,則徐君已死於楚。悔之,於是解劍致嗣君。從者止之曰:“此吳國之寶,非所以贈也。”季曰:“吾非贈嗣君也。先日吾來,徐君觀吾劍,不言而其色慾之,吾為上國之使,未獻也。雖然,吾心許之矣;今死而不進,是欺心也。”嗣君曰:“先君無命,孤不敢受。”季子乃至墓,以劍縣徐君墓樹而去。
譯文
延陵季子要到西邊去訪問晉國,佩帶寶劍拜訪了徐國國君。徐國國君觀賞季子的寶劍,嘴上雖然沒有說什麼,但臉色透露出想要寶劍的意思。延陵季子因為有出使上國的任務,就沒有把寶劍獻給徐國國君,但是他心裡已經答應給他了。季子出使在晉國,總想念著回來,可是徐君卻已經死在楚國。於是,季子解下寶劍送給繼位的徐國國君。隨從人員阻止他說:“這是吳國的寶物,不是用來作贈禮的。”延陵季子說:“我不是贈給他的。前些日子我經過這裡,徐國國君觀賞我的寶劍,嘴上沒有說什麼,但是他的臉色透露出想要這把寶劍的表情;我因為有出使上國的任務,就沒有獻給他。雖是這樣,在我心裡已經答應給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寶劍進獻給他,這是欺騙我自己的良心。因為愛惜寶劍就使自己的良心虛偽,廉潔的人是不這樣的。”於是解下寶劍送給了繼位的徐國國君。繼位的徐國國君說:“先君沒有留下遺命,我不敢接受寶劍。”於是,季子把寶劍掛在了徐國國君墳墓邊的樹上就走了。
字詞解釋
1 季札:春秋時吳國公子;吳國在今江蘇蘇州市一帶。
2 晉:晉國,晉國在今山西、河南一帶。
3 過:此指順路拜訪
4徐君:徐國國君。
5 許:答應
6嗣君:繼承國君的人
7 致:送。
8 縣:同“懸”。
9 去:離開。
10 行:出行。
11 進:進獻。
作者劉向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縣(今屬江蘇)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宣帝時,為諫大夫。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鏇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
1、《新序》是劉向採集舜禹以致漢代史實,分類編撰而成的一部書,原書三十卷,今存十卷,由北宋曾鞏校訂,記載了相傳是宋玉對楚王問的話,列舉了楚國流行歌曲《下里巴人》、《陽阿》、《薤露》等,說是“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2、 《說苑》按類編輯了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說,並夾有作者的議論,借題發揮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帶有一定的哲理性。3、《列女傳》:有虞二妃者,帝堯之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舜父頑母嚚。父號瞽叟,弟曰象,敖游於嫚,舜能諧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愛象,舜猶內治,靡有奸意。四岳薦之於堯,堯乃妻以二女以觀厥內。二女承事舜於畎畝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驕盈怠嫚,猶謙謙恭儉,思盡婦道。瞽叟與象謀殺舜。使塗廩,舜歸告二女曰:“父母使我塗廩,我其往。”二女曰:“往哉!”舜既治廩,乃捐階,瞽叟焚廩,舜往飛出。象復與父母謀,使舜浚井。舜乃告二女,二女曰:“俞,往哉!”舜往浚井,格其出入,從掩,舜潛出。時既不能殺舜,瞽叟又速舜飲酒,醉將殺之,舜告二女,二女乃與舜藥浴汪,遂往,舜終日飲酒不醉。舜之女弟系憐之,與二嫂諧。父母欲殺舜,舜猶不怨,怒之不已。舜往于田號泣,日呼旻天,呼父母。惟害若茲,思慕不已。不怨其弟,篤厚不怠。既納於百揆,賓於四門,選於林木,入於大麓,堯試之百方,每事常謀於二女。舜既嗣位,升為天子,娥皇為後,女英為妃。封象於有庳,事瞽叟猶若初焉。天下稱二妃聰明貞仁。舜陟方,死於蒼梧,號曰重華。二妃死於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君子曰:“二妃德純而行篤。詩云:“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此之謂也。
學術觀點
提倡諸子學說
劉向、劉歆父子是在儒學作為經學而一統天下之後,又重新研究和整理諸子百家的著作與學說並強調從中吸取思想營養以改善儒學的重要人物。劉向在對《管子》、《晏子》、《韓非子》、《列子》、《鄧析》、《關尹子》、《子華子》以及《戰國策》等著作進行了系統整理的基礎上,認為它們皆有符合儒家經義的地方。例如,劉向說: 《管子》書,務富國安民,道約言要,可以曉合經義。 ① 荀卿之書,其陳王道甚易行 , 其書比於傳記,可以為法 ②。至於道家,劉向則認為 (道家)秉要執本,清虛無為,及其治身接物,務崇不兢,合於六經 ③。除此之外,劉向還在《說苑》、《新序》中直接採用並假借諸子之口來表達自己的政治、學術見解,實際上這也是對諸子學的一種肯定。劉歆繼承父業,他在《七略》中把儒家和諸子各家並列為十家,並認為各家可以互相補充: 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
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不僅如此,劉歆還特彆強調從諸子各家中汲取思想營養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兼采各家之長,方能 通萬方之略.正如《易》中所說: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如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既然諸子各家皆為 六經之支與流裔 ,那么在當時 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 的情況下, 彼九家者,不猶愈於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捨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①這就是說,在劉歆看來,只有恢復諸子學的思想傳統,才能在吸收各家思想長處的基礎上,使儒學由僵化的經學、世俗的神學變為真正能夠治國安民的經世致用之學。
劉向、劉歆父子在當時經學獨尊的情況下,大力倡導研究諸子之學,對削弱官方學術思想的統治、解放思想是有積極意義的。
劉向早年得《枕中鴻寶苑秘書》,“書中言神仙使鬼物為金之術及鄒衍重道延命方”,深受神秘思想的影響。繼又參與石渠閣的五經講論,濡染於今文經學活動。他後來論歷代興革、國政得失,就拿出了今文學者的派頭,以陰陽五行、天人感應作為論證的依據。元帝時,他上封事,論舜及文武周公時的祥瑞和幽厲以後春秋時期的災異而歸結於“災異未有稠如今者也”。上文引成帝時上封事,論宗周以來大臣操持國柄之危國,借“王氏外祖墳墓在濟南者,其梓柱生枝葉、扶疏上出屋”之異,申言“事勢不兩大,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並立”。這表明劉向的歷史觀是神學的歷史觀。他這種思想反映了西漢晚年大權旁落、皇族失勢的悲觀情緒。
神學觀點
《漢書·五行志》保存了劉向《洪範五行傳論》約一百五十二條。其中論災異跟後、妃、君夫人
及外戚間的關係的約三十一條,論災異跟君主失勢、國家敗亡間關係的約三十九條。這不只是劉向政治立場在學術上的反映,這並且是有意地利用陰陽五行學說作政治鬥爭的工具。《漢書·五行志》也保存了劉歆論《洪範五行傳》的材料,約七十三條,儘管論述的對象基本上都在劉向曾經論述的範圍內但沒有一條的具體論述是跟劉向相同的。這也由於劉歆的政治態度跟父親不同,在學術上就也有不同的反映。劉氏父子學術見解的不同,是當時統治階級內部鬥爭的反映。
劉向雖相信“天命所授者博,非獨一姓”,“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但認為“明者起福於無形,銷患於未然”,可以“劉氏長安,不失社稷”。這就等於說天命還是可以人力為轉移,或至少可以多延一些時期。在劉歆的遺文里,就看不到這樣的說法了。依《漢書·律曆志》所保存下來《三統曆譜》的材料來看,歷代的興衰是按著五行相生的順序進行的。按照這樣的順序,王莽以土德繼漢的火德,就應該是當然的。王莽在死到臨頭時就還這樣說:“天生德於予,漢兵有如予何!”
當劉向校訂皇家藏書的時候,卻很少運用這種神學歷史觀,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