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孔林書院位於距離廣東南雄市區30多公里的平林村,這裡是孔子後裔村,是嶺南孔氏的發源地。村中孔氏的先祖在五代十國時期,為躲避戰亂而隱居於此。孔林書院由孔子後裔孔閏創辦,是嶺南最古老的書院。孔林書院建於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建成後對嶺南教育發展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但由於孔林書院屬民辦書院,生源主要來自附近村莊,財力也只得孔氏一家資助,得不到官府扶持,再加上地處偏僻山區,自明成化以後,南雄先後有官辦書院四間,都在南雄城內,孔林書院相形之下日漸式微而終廢。
2012年,100多名來自廣州、肇慶、佛山、南海等地的孔子後裔齊聚平林村,共同商討擬修復北宋孔林書院。
創建者
孔林書院的創辦者是孔子第四十一代孫孔閏。他是廣東唐代38名進士之一,也是湞昌縣(今南雄市)舉進士的第一人。
據南雄孔氏族譜和南雄州志記載:孔閏,字懷清,生於唐禧宗甲午元年(874年)五月初日。孔閏幼聰嗜學,涉獵經史,為景福元年壬子科舉人,癸丑連捷進士及第。後值五代亂離,歷登顯宦,官至朝散大夫,遷袁州刺史。後以海內騷亂,不屑就職,因寓居吉州泰和縣石禾場十年。
宋太祖建隆庚申元年(960年)摯家歸隱南雄府平林村祖居,壬戌三年創建孔林書院,裝塑聖祖遺像,買田五十五畝,地名隴頭,收租為春秋設奠之需。孔閏年九十一卒於宋太祖乾德甲子二年十一月二十日(964年)。
孔閏墓仍存,在雙坑大蘭羊角嶺沖天鳳形山半山腰。墓為半圓拱形,用紅砂質岩條石砌疊而成,高1.7米,寬1.6米。墓碑為後人重立,碑高80厘米,寬40厘米,刻有“孔閏墓”三字。
格局
據史料介紹,孔林書院面積約800平方米,為三進,後進為大成殿,內供孔子塑像,有東西兩廡,中進為大成門,前進為書院的大門,四周有圍牆。歷時260多年後,南宋紹興年間,四十七代孫孔振玉重修書院,規模有所擴大,大成殿由一層升為兩層。由於年代久遠,這些建築已經無存。
古時書院有夫子廳,內供孔子像。每年州縣官員都要來此祭孔,轎馬成行,甚為莊重。明建文元年(1399年)南雄城創建大成殿後,孔子像遷至南雄城大成殿安放。此後,州縣官員便不再到孔林書院祭孔。
明代,孔氏後裔孔伯道弘揚先輩耕讀精神,倡導節儉,便在書院附近建起了惜字塔。此塔造型精巧,塔身是六角形,為三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7.4米,基圍7.2米,底層直徑2.9米;塔基用花崗石所築,塔身用青磚平臥順砌。此塔首層用線磚砌疊出檐,南北兩面距地0.8米處各開一小門,是焚燒字紙的入口;第2層塔身各面開一梅花形扇,菱角磚和拔檐磚相間;第3層塔身每面各開一圓形窗,塔頂覆蓋灰色筒瓦和板瓦,塔剎為葫蘆形。有的塔磚上列印有“孔伯道公祠碑”戳記,這表明建塔時所用的磚是特別燒制的。惜字塔至今(2012年)仍存。另外村中還存有一石匾,長1.8米,寬0.5米,厚0.2米,一面刻“務本敦倫”、一面刻“高山仰止”。應為書院遺留之物。
影響
孔林書院對嶺南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孔林書院創辦後,直至明成化十一年(1476年)南雄州才創辦大中書院。在這510多年間,孔林書院是南雄州唯一的書院。南雄州學始創於宋慶曆四年(1044年),尚比孔林書院晚了80多年。孔林書院當時不僅接受本族子弟,也接受附近村莊一帶人求學,一時南雄一帶“耕讀成風,人文蔚起”。據南雄縣誌記載,宋代,保昌縣人口約5萬,舉進士103名(含特科64名),為粵北之冠。同一時期,與其相鄰的江西大余縣僅21名,而韶州府所在的曲江縣也才23名。
孔林書院周邊的古城、上朔、延村等村,宋代耕讀之風尤熾,負笈求學者眾,人才輩出。古城一村在宋代就舉5名進士,平林村舉進士的有孔紹旦、孔紹祖(孔閏之後),延村舉進士的有馮應之、馮遷,上朔村舉進士的有彭自明、彭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