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里著述考

《孔子故里著述考》是2004年齊魯書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周洪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孔子故里著述考

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說以後,不久便成為廣為流傳的顯學。從此儒學開始沿著兩條線索向前發展,一條由眾多弟子及後儒將儒學推向社會,發展到漢代,經過董仲舒的提倡和漢武帝的決策,儒學一躍而為官學,成為主流的社會意識形態。這是二千五百多年宋儒學發展的一條主線。另一條是由孔子後裔堅守的孔氏家學,孔子的兒子孔鯉就是孔子的學生,其孫子思從幼年開始便受到了孔子家學的哺育,以後著述了《中庸》成為儒家思孟學派的魁首,從此儒學在孔氏後裔中被作為家學相沿不廢,不論儒學的歷史處境如何,這條儒學發展的線索始終強有力地向前伸展著。並由此而烘託了儒風濃郁的地方人文——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說,這條儒學發展的副線,對儒學發展主線起著支撐的作用。當然,孔氏家學也是整體儒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它進行深入的發掘和研究,必定會從另一個側面和角度促進整體儒學的研究水平。然而,毋庸諱言,多年來學術界對儒學的這條副線,即孔氏家學的研究,仍然是個弱項。山東因有地利之便,若干年來曾陸續發表過一些反映孔氏家學的著述,但此項研究處於弱項地位的狀況,並未有太大改變。

周洪才同志的這部《孔子故里著述考》的問世,對改變這種狀況必將起到重要的積極的作用。他原供職於曲阜師範大學孔子研究所,有志於儒家文獻學的研究和整理,尤看重對孔氏家學文獻的研究和考辨。他有鑒於曲阜歷史悠久,人文薈翠,大家輩出,僅見於《曲阜志》收載的,如孔子、顏子、曾子、孟子、子思;孔安國、孔融、孔穎達、孔尚任、孔繼涵、孔廣森;顏之推、顏師古、顏真卿、顏光敏;左丘明、公孫尼、穀梁赤、毛亨、申培、大、小夏侯、賈鳧西、桂馥……燦若群星,輝映儒林,不獨地方之光榮,實亦民族之驕傲。他們的著述及嘉言懿行,由於去今漸遠,或遺而未登史乘,或載而著錄莫明。即有著錄,各家或多異同,至於書之存佚、作者履歷、內容梗概、秘本藏所,更是不得其詳。周洪才生活於孔子故里二十餘年,時仰宮牆之高,常瞻廟堂之隆,耳濡目染,心折於儒學之博大精深和邑賢之宏偉著述,覺有責任,立願要對此作一次徹底清理總結,以促進儒學、魯文化研究的發展。他放棄過無數次節假日,埋頭於塵埃撲面的故紙堆,製作著難以勝數的一張張卡片,花費了十幾年的“冷板凳”功夫,抄錄、訓釋、校勘與考辨著那些篇章字句,並且儘量避免“只會提供資源而不善於加工”的資料型學者的片面性,對自己發現的許多涉及古文獻學的問題,寫成了一篇篇考證性文章。

該書是一部全面考證著錄歷代曲阜人士(包括孔子、顏子後裔移居他邑、外籍人士寓居本邑而見於曲阜《志》者)著述情況的文獻學專著。所收以乾隆《曲阜縣誌》與民國《續修曲阜縣誌》所載人物著述為基本框架,參以各史《列傳》、《藝文志》,歷代詩文集、類書雜著、方誌家乘、孔府檔案、敦煌文獻、年譜碑傳、公私藏目、個人知見,尤其注意吸收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和新發現的有關文獻。書內共收錄自先秦至建國前四百九十位作者的一千七百餘種著述,約八十萬言。其中,孔氏著述居其大半,儒學資料遍及書內各部分。

該書依傳統分類法分為經、史、子、集、叢五部,凡五十七類,每類按時代先後排列;各書注以書名、卷數(個別不可考者缺)、存佚情況、作者簡歷(孔顏二氏並注世系)、所處朝代、著述形式(作、傳、撰、合撰、編輯、註解、纂修、參訂等)、考釋文字(提要)、各種版本等。釋文內容包括:歷代著錄情況,前人有關品題,重要序跋摘錄,作者生平,著作緣起,及本人考證意見等。作者為方便讀者使用,書前冠有《例言》、《目錄》,書後附有著者、書名《索引》,以及相關資料。

該書的學術價值至為明顯,其突出表現為:其一,搜羅廣泛,著錄了大批過去未見收錄與新發現的邑人著述。參考引用文獻典籍四百餘種,著錄書籍一千七百餘種,比乾隆、民國《曲阜縣誌》二者相加增益近兩倍之多。其二,考證確當,訂正了許多古今著錄、記載錯誤,澄清了不少疑似問題。如元孔元祚《孔氏實錄》,被著名學者黃丕烈、錢大昕誤以為即孔元措《孔氏祖庭廣記》,此即得到訂正。其三,把握書之內容性質,使雜亂紛繁的著述以類相從,秩然有序,並創設了該書獨有的特色類目——闕里文獻類,使家譜之外的眾多闕里文獻得以收錄。其四,經作者詳考細查,對一些久佚不傳之書均據實際考察結果重新加以著錄,並提供了進一步輯佚的線索。其五,通過考注作家生卒,彌補諸家缺憾,是該書的又一貢獻。查考作家的生卒年月問題,特別是那些為數眾多的中小作家的生卒年月,是一項非常麻煩的事情,但作者利用信史、列傳、家乘及墓志銘等材料予以考注,頗有參考價值。對此,我相信致力於研究的諸專業者定會感受到該書提供的方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