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老子故里

鹿邑老子故里

老子故里位於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兩千年來是官方與民間公認的老子故里,並獲得了古今中外權威機構對太清宮鎮老子故里的支持與認可,歷史上曾有八位皇帝親臨太清宮鎮祭拜老子。 鹿邑縣亦因老子故里先後由苦縣更名為真源縣名,並在縣境內留下許多與老子息息相關的珍貴文物。老子故里太清宮在唐末黃巢起義時被毀於兵事。

基本信息

老子簡介

老子(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姓李名耳,字伯陽,有人說又稱李聃。春秋時期楚國苦縣曲仁里。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老子在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學於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個很主要的神仙,被稱為太上老君,尊為道祖。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還說老子重視房中術。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一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故里簡介

老子故里位於豫皖交界的河南省鹿邑縣東部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太清宮鎮,距縣城5千米,東鄰安徽亳州市,北與商丘市柘城縣相連。太清宮之名乃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欽賜。行政轄太清宮、大賀、八里、陳樓、黃王、營子寨、周元、薛小、晏莊、懷溜10個居委會,四羊、後雙、後劉、大梁、懷樓、薛樓、大崔、蔣營、小懷9個行政村。境內有311國道和渦河,水陸交通方便。是道教鼻祖李耳(周朝人)誕生地。隱山遺址(屬仰韶文化)、太清宮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道教活動場所並對外開放。2012年2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確定命名鹿邑縣為“中國老子文化之鄉”。

太清宮

太清宮位於鹿邑縣城東十里的太清宮鎮, 為老子的誕生地。據史志記載,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漢桓帝劉志派中常侍管霸前來創建,始名老子廟。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淵為了便於對天下的統治,抬高家族地位,就聽從吉善行的建議,認老子為祖宗,派人在漢老子廟的基礎上予以擴建,規模如京城王宮,做為皇室家廟。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帝”,並增建“紫極宮”、“太清樓”,改廟名為“玄元廟”。到武則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冊封老子母為“先天太后”,在漢李母廟的基礎上,擴建成洞霄宮,位置在太清宮北一里。至玄宗李隆基時,太清宮又有增建,規模達到鼎盛,占地八頃七十二畝,周圍四十里,宮內建築排列有序,瓊樓玉宇,金碧輝煌。 太清宮稱前宮,洞霄宮稱後宮。前宮祀老子,後宮祀李母。兩宮中隔一河,河上有橋。河名“金水”,橋稱“會仙”。唐開元年間,唐玄宗皇帝又親朝太清宮,為老子上尊號“大聖祖高上金闕天皇大帝”,改廟名為太清宮,又親手為五千言《道德經》作注,刻石立於太清宮。該碑至今猶存,和太清宮及其所余歷代碑刻一起,於八六年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2001年又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唐一代,皇室常駐五百軍士鎮守太清宮。

老子故里太清宮在唐末黃巢起義時被毀於兵事。至宋真宗年間方重建,同時又撥國庫款重修太清、洞宵二宮,規模比唐時有加。重修時並立有“大宋重修太清宮之碑”、“先天太后之贊碑”、“會真橋記”等碑刻,碑刻至今尤存。重修後,真宗皇帝親率滿朝文武來太清宮朝拜。真宗所立“先天太后之贊”碑,通高八米,寬二米,二龍幡伏於碑首,神龜支撐碑下,為真宗御製御書並篆額的“三御碑”,且書法秀美,石質堅細,至今保存完好,是太清宮所存之琳琅珍品。以後屢修屢廢,金元明清各代都有重修碑記。元代中統年間,皇帝又頒發了聖旨和執照,對太清宮予以保護,碑刻今存。至清代重修時,規模尚十分可觀,然與唐宋盛時相比,僅存“十一於千百也”。太清宮現存主體建築太極殿五間,鐵柱一根,古柏三株,碑刻九件,望月井一眼。洞霄宮僅存清代建築三聖母殿五間,娃娃殿三間,宋碑一通。據《後漢書》和《鹿邑縣誌》記載,太清宮建於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始名老子廟。當時漢桓帝兩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並立老子祠碑。《水經注》載渦水又北,適老子廟東,廟前有二碑,在南門外,漢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陳相邊韶撰文。碑北有雙石闕,甚整肅是也。此後,唐宋元明清等歷朝歷代典籍中都有皇帝親謁或派大臣拜謁的記載。特別是唐朝帝王,對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稱是老子後裔,尊老子為聖祖,以老子廟為家廟。唐高祖李淵在武德三年(620年)封老子為始祖,大興土木建造宮闕殿字如帝者居。高宗李治於乾封元年(666年)幸老君廟,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創建祠堂,稱紫極宮。武后武則天於光宅元年(684年)追封李母為先天太后,擴建李母廟為洞霄宮,俗稱後宮,其規模相當宏大。唐玄宗李隆基曾兩度親渴老子廟,於開元十三年(725年)加封老子為高上大道,金闕天皇大帝,親為《道德經》作注,御筆全文鎊立《道德經注》碑一通。天寶二年(743年)李隆基下詔改紫極宮為太清宮。宋帝好道,宋真宗趙恆自稱道君皇帝,撥國庫銀重建太清宮,規模比唐時更大,並於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親率群臣朝拜太清宮,冊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立大宋重修太清宮之碑、先天太后之贊碑、會真橋記等碑刻。在這期間,太清宮盛極,來往不絕的不僅有達官貴人,騷人墨客也常來此流連駐足。謝靈運、李白、杜甫、蘇轍、范仲淹、歐陽修等都曾在這裡留下尊老崇道、詠物狀景的珍貴詩篇。此時的太清宮名聲遠揚。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楊尚昆、胡耀邦、張愛萍、楊得志、朱鎔基、前國務院溫家寶總理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也先後遊覽了這塊聖地。到了宋末,靖康之亂給太清宮帶來了滅頂之災,很多建築都毀於兵火。到了金代得以重修,但己元氣大傷。元朝統一後,重視道教,朝廷頒布保護太清宮的令旨,明確規定太清宮、洞霄宮屬國家保護,規定在太清宮方圓四十里內的土地、樹木及一切財產屬太清宮所有。元代末年,太清宮一帶屢患水災,大部分建築被毀。直至清康熙年間,才在原址上重建太極殿,但規模已遠不如昔日,較之於唐宋,僅存什一也。

老君台

老君台,位於鹿邑縣城東北隅。為我國現存比較著名的老君台之一(另一處位於老子最後修行地即河北沙河渡口村),是為紀念老子而修建,其歷史悠久,意義非凡。 傳說老子修道成仙,於此處飛升,故名“升仙台”。山門下青石台階共32層,加上正殿前一層,恰為33層,正符合老子升33層青天之說。進入老君台山門,是正殿,面闊3間,進深3間,硬山式清代建築,殿內 東西偏殿各一間。合上13棵檜柏青翠蔥鬱,常年涼風習習,百鳥飛鳴。台下波光煙靄,湖水縈洄,景色宜人。映山門向南約里許的中軸線上,依次有望仙橋、明道宮、文昌宮、八角亭、游龍堤坊、萬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問禮處”兩塊碑碣。牌坊上書“地古永傳曲仁里”下題“天高近接太清宮”,楣鐫“萬教之祖”,正書蒼古遒勁。 老君台原名升仙台或拜仙台,原為明道宮的一部分,位於老子故里鹿邑縣城內東北隅,老君台后街路南。相傳老子修道成仙於此處飛生,因而得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追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又名老君台。據清光緒《鹿邑縣誌》記述:“天寶二年(734年)建太清壇。文昌宮於台記。”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磚構築,由14個平面圍成的高壇形古建築,狀若圓柱且有稜角,頂部面積765平方米,底面積略大。全台以古式大磚堆砌,由24個平面圍成圓柱形,台上環築七十厘米高的圍牆,形與城牆相似。台上有正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一間。正殿內原有老子銅像一尊,高兩米許,鑄工精巧。殿門檐下東西各嵌一碑,上書“道德真源”、“猶龍遺蹟”。山門內東側原有鐵柱一根,高七尺,徑七寸,突兀而立,古色默然。據大清光緒版《鹿邑縣誌.古蹟.明道宮》記載“明道宮在東門內升仙台前,唐名紫極宮,天寶二年(公元743年)為太清壇。”由此可知,該台始建於唐代,至遲也應在天寶年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以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皆有增修增建。 老君台為圓柱形且有稜角,高8米,台底面積706平方米。周圍用大磚堆砌,內實以土,上立垛口女牆,類似古城牆。台上有大殿、東西偏殿和山門一座。殿前壁上嵌有“猶龍遺蹟”、“道德真源”、“孔子問禮處”等明代碑刻三方(通),清代贊助碑二通。殿內原有老子紫銅坐像一尊,殿左前方有鐵柱一根,傳為老子“趕山鞭”。大殿後原有老君煉丹房。台上還有古柏十三株,山門下有石階三十三級,應老子飛升三十三層青天之說。 老君台自古以來就是著名遊覽勝地,1978年,鹿邑縣政府公布其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在此建博物館。1986年,老君台被定位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隨太清宮遺址一起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隨老子故里旅遊區一起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國家AAAA級景區。老君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來慕名來訪者絡繹不絕,唐高祖李淵、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真宗趙桓,以及大文學家蘇東坡、歐陽修等都曾來此或祭祀朝祖,或觀瞻遊覽,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詩篇華章。

故里考證

老子故里在今河南鹿邑縣太清宮鎮,既有古代文獻為證,又有出土文物為據,驗之地理位置也完全密合無間。亦有一種說法老子故里在安徽渦陽,也有諸多歷史根據及文獻考證。關於老子故里所在地,古今學者提出了諸多說法。其中,證據確鑿、流傳最廣的是鹿邑說(劉龐生1998)。

關於老子故里的記載,最早見於司馬遷《史記·老子列傳》。其中寫道:“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楚就是古代楚國,苦縣就是今鹿邑縣,厲鄉(或作“瀨鄉、賴鄉”)就是鹿邑縣城東的太清宮鎮,而曲仁里就是今鄉政府所在地--太清宮集。這本是一樁鐵案,歷代均史不絕書。如古苦縣即今鹿邑,公私著述記載者就有如下數家。《史記索隱》:“苦縣本屬陳國,春秋時楚滅陳,而苦又屬楚,故云楚苦縣。至高帝十一年,立淮陽國,陳縣、苦縣皆屬焉。今檢《地理志》,苦實屬淮陽郡。”《史記正義》引《年表》:“淮陽國,景帝三年廢。至天漢修史之時,楚節王純都彭城,相近。疑苦此時屬楚國,故太史公書之。”《通典州郡》:“真源,古之苦縣,老子生於此。”《括地誌》:“苦縣在亳州谷陽縣界。有老子宅及廟,廟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縣也。”《歷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漢屬淮陽國,後漢屬陳國。三國仍稱苦縣。晉成康三年更名為谷陽。唐乾封元年更名真源。建元元年改曰仙源,神龍元年復名真源。宋大中祥符七年夏,更名衛真,全同。元初省衛真,入鹿邑,後遷鹿邑治,此屬亳州。”

《元和郡縣圖志》卷七:“真源縣,本楚苦縣,春秋時屬陳,後為楚所並。漢屬淮陽國。後漢苦縣屬陳國。晉屬梁郡,成帝更名谷陽,高齊省入武平縣。隋開皇六年,後置谷陽縣,理苦城,屬亳州。”《歷代疆域表漢淮陽國》:“苦縣,今鹿邑縣東10里楚之苦縣。”上引典籍均以老子為苦縣人,且記載了苦縣更名及隸屬沿革的軌跡:東周及以前屬陳國鳴鹿(即今鹿邑辛集鄉)-→春秋楚國苦縣-→西漢淮陽國苦縣-→東漢陳國苦縣-→三國苦縣-→晉更名谷陽縣-→北齊撤谷陽入武平縣-→隋谷陽縣-→唐疊更名真源縣、仙源縣、真源縣-→宋更名衛真縣-→元撤衛真縣入鹿邑縣(移今治),明、清沿襲,也曾多次屬亳州(或譙郡)。記載古厲鄉(或瀨鄉、賴鄉)的典籍也有如下數家。《後漢書郡國志陳國》:“苦……有賴鄉。”並引伏滔《北征記》說“有老子廟”,引《古史考》說“有曲仁里,老子裡也。”《晉太康地記》:“苦縣城東有瀨鄉祠,老子所生地也。”《朱韜玉札》與《神仙傳》:“老子,楚國苦縣瀨鄉曲仁里人。”《元和郡縣圖志》卷七:“(唐)乾封元年,高帝幸瀨鄉,以玄元皇帝於此,遂改為真源縣”。《輿地誌》記載:“老子祠,即老子所生舊宅。”《歷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春秋時曰相,有瀨鄉,老子所居也。”《歷代疆域表漢淮陽國》:“老子苦縣厲鄉人,春秋時屬陳;楚滅陳後,苦又屬楚。”以上均詳盡記載了老子為苦縣厲鄉或瀨鄉、賴鄉人。且考之音韻,“瀨、賴、厲”為一韻之轉,“厲鄉、瀨鄉、賴鄉”實為一地之異名。該地名的歷史可遠溯商代。那時在今鹿邑縣東,有一小小方國--賴(瀨、歷)。周滅商後,賴歸陳。但有人認為,賴國在西周時即不存在。《春秋僖公15年》云:“楚人伐徐”(“徐”在今安徽泗縣西北約50里處);“秋七月,齊師、曹師伐厲。”《左傳》說:“秋,伐厲,以救徐也。”惠棟《左傳補註》以為即《左傳桓13年》之賴,在今湖北省隨縣之厲山店,晉、宋以來沿襲惠說。王夫之《稗疏》以此為另一厲,即苦縣厲鄉。今以地理考之,齊移救徐之師以伐厲,可證成王說。另外,出土銅器《魯大司徒匜銘》云:“魯大嗣(司)徒子仲白乍(作)其庶女厲孟姬賸也(匜)”。銘文之“厲”乃“厲”之繁文,郭沫若據此認為即魯大司徒長女孟姬所適之國名。春秋慣例,女性婚前稱謂結構為“排行+父姓”,婚後則改為“丈夫國名+父姓”。銘文“厲孟姬”就是“孟姬”婚後稱謂:“歷”即丈夫國名,“孟”意為“長、老大”,“姬”為魯國公族之姓。另據《水經注》“渦水又東逕苦縣西南,分為二水,枝流東北注,於賴城入谷,謂死谷也”、“渦水又東北屈,至賴鄉西,谷水注之”和“渦水又東逕賴鄉城南”的記載,歷或賴的都城北魏時還有明顯遺址,否則酈道元不會言之鑿鑿。據上,春秋“厲”(或“賴”“瀨”)應有兩處:其一即今鹿邑境內太清宮,為古厲國都城所在,亦即老子故里。請看,《太康地記》雲“苦縣城東有瀨鄉祠,老子所生地”;《輿地誌》雲“老子祠,即老子所生舊宅”;《歷代地理沿革表》雲“苦,有瀨鄉老子所居也”;《史記集解》引《括地誌》雲“苦縣在亳州谷陽縣界,有老子宅及廟”;《元和郡縣圖志》雲“乾封元年,高帝幸瀨鄉,以玄元皇帝於此,遂改為真源縣”;唐僧道宣《廣弘明集序》說“李叟生於厲鄉”;《太平寰宇記》引崔元山《瀨鄉記》雲“瀨鄉在(苦)縣”;《歷代疆域表淮陽國》雲“老子苦縣厲鄉人。春秋時屬陳;楚滅陳後,苦又屬楚”。上述文獻完全可信且於今有徵:“賴鄉”就是今鹿邑縣城東太清宮鄉一帶地方,舊時出土的《魯大司徒匜銘》與最新考古發掘均為有力證據(詳下)。至於“曲仁里”,有鹿邑縣城東門內的老君台正門牌坊上的聯語可以為證。聯語云:“地古永傳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宮”。曲仁里作為“賴鄉”的下級行政單位,即今太清宮鎮(筆者幼時以至青年時代即在此鎮讀書、工作)。太清宮鎮在縣城東5公里處(與《瀨鄉記》《歷代疆域表》均符合若契),舊名又為“猶龍鎮”,義取《史記老子列傳》孔子“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鎮內西北角有一方圓數十丈高地,父老相傳謂之“隱陽山”;一條小河發源於此,當地至今名之為“賴(瀨)鄉溝”,該溝貫穿太清宮鄉全境。此水名與歷代文獻恰好符合(其本字應作“瀨”)。至於“曲仁里”的含義,或許即邊韶《老子銘》所謂“曲渦間即曲仁里也”。

遺蹟

《括地誌》、《太康地記》、《太平寰宇記》、《瀨鄉記》、《輿地誌》、《元和郡縣圖志》、《歷代地理沿革表》等均記載苦縣境內有供奉老子的廟宇及舊宅,至今鹿邑境內還有三處。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來慕名來訪者絡繹不絕,唐高祖李淵、高宋李治、玄宋李隆基、宋真宋趙桓,以及大文學家蘇東坡、歐陽修等都曾來此或祭祀朝祖,或觀瞻遊覽,留下了不朽華章。現僅存一座高達數丈的台觀,上有一座正殿兩間配殿,正殿內供奉有老子銅像。鼎盛時期,台前有房宇百數,曾設有“鳴鹿書院”,現為老君台中學所在地。另兩處,一是太清宮鎮東門內北側太清宮,民間俗稱“前宮”;二是鎮北與前宮呈南北方向的“洞霄宮”,民間俗稱“後宮”。歷代所建老子宮殿廟宇多集中於此。自西漢始,老子地位不斷提高,帝王奉祀不絕,至唐達到頂峰。東漢時,老子被道教奉為教祖,漢桓帝延熹間遣中常侍左悺赴該地祀老子。隋開皇年間,文帝命亳州刺史楊元胄,建設宮宇。唐太宗貞觀元年修老子宮;乾封中,高宗親詣道宮,追加老子“玄元皇帝”尊號,並修建“紫微宮”。開元三年玄宗親書《道德經》刻石立於宮內;天寶二年,改“紫微宮”曰“太清宮”,後有“洞霄宮”,兩宮相距一里,中有河流,上有會仙橋;總占地872畝,各種建築600餘間,殿閣棋布,雄偉壯觀。前宮以太極殿為中心,東有老子牧牛場遺址,西有隱陽山遺址,中有九步井;大殿內供老子像,殿側立有高約1.5米,直徑約25公分的鐵柱,為老子任柱下史的象徵。唐太和7年,文宗敕宣武軍節度使李程兼太清宮使予以修葺。當時“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明皇六聖御容,列侍於老君左右。兩宮二觀,古檜千餘樹,屋宇七百餘間,有兵士五百人鎮衛宮所。”(杜光庭《道教靈驗記》)宋建隆元年,皇帝遣使致祭;祥符5年,上老子尊號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宮名改為“明道宮”。繼唐玄宗以二月十五日為老子誕辰,宋徽宗重和元年以混元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為貞元節,至今為道教重大節日。金大定24、26年,先後建三清、玉帝等大小殿宇數十,後因兵亂兼渦水改道,均蕩然無存。元朝經10餘年重修,曾頗具舊觀。明、清雖一再重修,終難再現昔日輝煌(劉玉珍2003)。

地下證據

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隊在太清宮鎮出土了很多周、唐、宋、元時期的文物、碑刻,發現了宋代殿堂遺址,整個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其中一座面積達3,000平方米,是故宮太和殿的兩倍。20世紀80年代,河南人民政府撥款修復,建成太極殿、三聖母殿、娃娃殿、圍牆、山門等,並重雕玉石老君像,置於太極殿中。在隱山遺址進行了發掘,發現春秋至商代的夯土建築、祭祀坑、馬坑、大型墓葬等。馬坑發現三處四坑,一般為四匹埋在一起(所謂一駟),馬骨架排列有序,以四馬架車的姿勢擺放,馬頭上有銅飾件及革帶痕跡,每匹馬都隨葬有罐、盆等陶器。大型墓葬為兩個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南北47.5米,寬7.5米。墓室內共清出隨葬人骨架13具,狗骨架1具。墓內有大批精美文物,其中青銅容器68件,兵器及工具類20餘件、玉器80餘件、陶瓷器100餘件,大量的幣貝、骨鏃等達千餘。出土銅器以酒器為最多,以方形器較多,有方尊、方觚等。形體較為特殊的有一條龍形觥,蓋有三條龍盤臥其上,下為簋形。在該觥內還保存有淡黃色液體,酒香尚存。部分銅器帶有銘示,有長子、長子口、戈丁等。其中以長子口為最多,可確定墓主人應為“長子口”。玉器有戈、刀等儀仗用具,也有壁、環、璜、柄形器、條形玉等禮玉和佩飾,以及牛、虎、鹿、鳥等形體的玉雕。出土有石磬、銅鐃、骨排蕭等樂器,骨排蕭5件,其中兩件較好,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排蕭實物,並將排蕭生產的歷史提前了幾百年。從出土器物特點及葬俗等方面分析,該墓時代應為商末周初之際(劉玉珍 2003)。從考古發現可以看出,早在商末周初這裡就是中央王朝的一個軍事據點或方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文化底蘊。漢、唐、宋幾代這裡又成為祭祀老子的勝地,只是到了元、明、清才因屢遭兵燹水患而逐步衰落。

相城覓處

司馬遷之後,史學家出於疑經蔑古的心理,提出種種新說:陳國相人說,楚國相人說,宋國沛人說,本已眾說紛紜; 河南鹿邑太清宮龍山文化遺址出土商周方銅鼎今人似乎也不甘落後,又提出相縣、苦縣一地說、安徽渦陽說等(孫以楷2002,李玉成2003),意在以此否定傳統的鹿邑太清說。最後一說頗能迷惑世人,下文專駁此說,以正視聽。渦陽說的主要根據是,老子是宋國相人,相在今渦陽,而今鹿邑春秋時屬陳國;春秋時宋、陳以渦河為界,渦北屬宋,渦南屬陳,古“相”在渦北,今鹿邑在渦南;今渦陽境內故城父遺址是春秋“相”地;今渦陽有天靜宮;相是殷城,宋是殷地,陳是舜的後裔;《莊子》載老子、楊子居南之沛見老子,沛是宋地;宋有老氏,老子姓老,云云(孫以楷2002,李玉成2003)。論據似乎很多,但關鍵在於古代相(縣)究在何處?此事一明,渦陽說便不攻自破。有關老子為相(縣)人的記載,典籍記載意見不一,乃至自相矛盾。最早見於邊韶《老子銘》:“老子,楚相縣人。”靈溪之元北。”官書則有《後漢書郡國志陳國》:“苦,春秋時曰相”,並引伏滔《北征記》說“有老子廟”,並引《古史考》說“有曲仁里,老子裡也。”《歷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春秋時曰相。”《水經注陰溝》:“渦水又東南屈,逕苦縣故城南。王莽曰賴陵矣。渦水又東北屈至賴鄉西,谷水注之。渦水又北逕老子廟東。渦水之側,又有李母廟,廟在老子廟北。渦水屈東,逕相縣故城南,在賴鄉之東,渦水處其陽,疑即此城也。渦水又東,逕譙縣故城北,魏立譙郡。渦水又東逕朱龜墓,渦水又東南,經城父縣故城北。渦水又東南……”僅據上述引文,顯然無法得出老子故里為渦陽的證據。但既然好事者以為言之鑿鑿,我們就來考證一番。

首先對邊韶引為證據的《水經注》這段話中古代地名的地理位置一一考明。1.有關地址的東西分布《歷代疆域表·漢·淮陽國》和崔元山《瀨鄉記》所記地址可從西向東依次排列如下:西鳴鹿、0 今鹿邑縣城、5km 賴鄉、老子廟、7.5km 相縣故城、25km 譙縣故城、城父縣故城、110km東今渦陽姑且不論渦南渦北,在這條東西僅百餘里的緯線上,北魏“相縣故城”肯定西不過老子廟、東不過譙縣。也就是說,相縣故城無論如何都不會“飛”到70公里外的安徽省渦陽縣境內的天靜宮或更遠的相山腳下,亦即《欽定四庫全書江南通志》卷35所謂“相縣故城在宿州西北相山下,春秋時宋邑”2. 有關地址的渦南渦北分布文獻所記地址當時均緊鄰渦河南北兩岸。其中,苦縣、賴鄉、老子廟、李母廟、相縣故城位於渦北;譙縣故城、城父縣故城均在渦南。元代渦水河床苦縣至相縣故城段改道北移後,造成今鹿邑、太清宮鎮均處於渦南,今亳州、古城父遺址,仍在渦南。但決不能據此得出結論說,春秋時苦縣、相縣故城在渦北,今鹿邑、太清宮鎮在渦南,所以老子故里不在鹿邑而在渦陽。因為渦水改道並未改變各自東西位置,只是改變了相對於渦水的位置而已。所以不論東西分布,還是南北分布,春秋時相之西的厲鄉、苦縣、鳴鹿,相之東的譙、城父,都不可能改變東西方位。換言之,相縣故城就在瀨、譙之間。現在尋找二者之間的相縣故城的具體方位倒成了至關重要的任務了。3. 相縣故城在今太清宮鎮附近的渦北與《水經注》記載相縣故城地理位置相符的文獻,還有《太平寰宇記》所引崔元山《瀨鄉記》。既然是“記”,應當是親歷後親手所“記”,可信度甚至準確度都毋庸置疑。崔氏說:“瀨鄉在縣東南12里,於苦縣界相縣故城西5里,各水分流入靈溪也。東入渦水,相縣在瀨鄉東是也。”這明確告訴我們,當時“苦縣界”確有“瀨鄉”和“相縣故城”,其確切方位是:瀨鄉在“縣(城)東南12里”,在“相縣故城西5里”;而相縣故城在瀨鄉東5里,距當時苦縣治所也僅僅17里之遙。姑且不論“瀨鄉東”指東北或東南抑或正東,只從距離即可斷定,這個“相縣故城”絕非100公里外的相山腳下的相縣,更不是《欽定四庫全書江南通志》、《歷代疆域表漢淮陽國》所說“今宿州西南90里,蓋相土舊都”,而只能在苦縣--鹿邑縣城附近。更具體地說,就在瀨鄉--太清宮鎮附近。至於當地有無相姓之人,則無關宏旨。相縣故城的確切位置在哪兒呢?考慮到元代渦水改道造成苦縣治所由渦北變為渦南的事實,仔細考察太清宮鎮附近地形,我們的目光聚焦到渦河北岸上的一處高地。可能由於渦水改道時激流沖刷而過,且歷代受河流雨水沖刷嚴重,至12年底只剩下半公里大小,與《瀨鄉記》所說相縣故城在“瀨鄉東”吻合。與此高地隔河相望的是南岸的抄紙店村,該村距太清宮鎮大約3華里,加上渦水寬約一公里,高地距太清宮鎮的遠近與《瀨鄉記》、《歷代疆域表》相合無間。其次,當地父老至今仍稱該高地為“谷陽城”。這個自古相傳的地名,不僅令人想到上引晉成帝成康三年更名谷陽縣,直至唐乾封元年才更名真源的事實,以及邊韶、酈道元“相縣荒虛,今屬苦”的記載。這均可證明當地所傳“谷陽城”之名完全有根有據,決非空穴來風。至此,這個撲朔迷離的“相縣故城”的地理位置終於有了完全合乎情理的解釋。或許可能正是因渦水改道造成地理變遷,才使相縣故城迷失了兩千年,以至今日學人因不知有此高地及故老相傳的地名,而誤將相縣故城連同老子故里一同搬到了渦陽。其次,這個相縣故城與《歷代疆域表》所說“苦縣,今鹿邑縣東10里楚之苦縣”和《後漢書》所記“苦,春秋時曰相,有賴鄉”,以及《歷代地理沿革表》卷25所記“苦,春秋時曰相,有瀨鄉,老子所居也”均相合。換言之,這個相縣故城就是渦水改道之前的苦縣舊治所在,直到元代後才遷今址-鹿邑縣城關鎮。至於典籍記載“苦,春秋時曰相”,只能證明該遺址春秋時名相,後改名為苦,楚北伐陳後設立苦縣。至此,我們對高亨先生的慧眼獨具不禁由衷欽佩:“然則謂老子為相縣人,探古以為言也。謂老子為苦縣人,據今以為言也。二說雖異,兩地則一”(廖群2001)。看似折衷其間,實則片言道破玄關。文獻還說明,歷史上,只有李耳才被稱為“老君”、“太上老君”、“太清”、“太上玄元皇帝”等稱號,其家祠、寺廟、觀庵的名字也都冠以這些字眼兒。有人以安徽渦陽“天靜宮”為老子廟宇,並以此推斷渦陽是老子故里的說法,至少有三處謬誤:首先廟名與老子歷代稱號不符;二是建立時間不早於明代,與老子的歷史地位不符;三是全國道教寺觀甚多,若以此為例,豈不都可認作老子故里了?前述從古代典籍、地下證據和相縣故城三方面坐實了以下事實:古相就是春秋以後的苦縣--今鹿邑縣,古瀨(瀨、厲)鄉就是今太清宮鄉,古曲仁里就是今太清宮鎮。兩千多年前,老子就生於斯長於斯,而今天他仍然活在當地人民的口碑中。

文化之鄉

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專家實地考察論證,報中國文聯審批、中宣部備案,決定命名河南省鹿邑縣為“中國老子文化之鄉”,並建立“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 於2012年2月23上午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中國老子文化之鄉”新聞發布會暨授牌儀式。

此次活動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河南省文聯、周口市人民政府主辦,鹿邑縣委、縣政府承辦。中國文聯副主席劉蘭芳,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羅揚,中國民協副主席葉舒憲,周口市委常委、鹿邑縣委書記陳志偉,河南省周口市副市長田永紅,鹿邑縣人民政府縣長朱良才等出席新聞發布會暨授牌儀式。會議由中國民協顧問、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民協主席夏挽群主持。這是老子故里鹿邑贏得的第一個國家級文化品牌,對於提升老子文化開發的層次和品位,促進周口、鹿邑文化產業、旅遊產業的發展將起著重要作用。2001年,鹿邑太清宮遺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原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鵬為鹿邑題詞“老子故里”。2007年,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為太清宮題寫“道教祖庭”,2007年,老子故里旅遊區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景區,鹿邑成為河南省十大文化強縣、中國旅遊強縣,2010年成為河南省直管縣。河南省周口市副市長田永紅,鹿邑縣人民政府縣長朱良才分別在會上作了精彩發言,詳細介紹了河南省鹿邑歷史及發展現狀。河南省鹿邑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史有明載的老子故里,公元前571年的 農曆2月15日 ,偉大的先哲老子誕生在這裡的厲鄉曲仁里即今天的鹿邑縣太清宮鎮。老子是文明的“軸心時代”誕生在河南省鹿邑縣的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他以世界文明發展史上頗具思辨色彩的第一部原創性的哲學經典《道德經》,奠定了他世界哲學之父、世界辯證法之父的崇高歷史地位。鹿邑縣至今仍保留著大量與老子其人、老子思想密切相關的歷史文化遺存,歷史傳說、民間信仰、民俗文化等有廣泛的流傳與民眾基礎。

風景名勝

道德經注碑

“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碑文是唐玄宗對道德經的釋文,為文物之珍品。該碑位於鹿邑太清宮太極殿前神道東側,立於唐天寶元年,即742年,碑高3.7米,寬1.2米,厚O.36米,碑首為半圓型,首身一石,碑身四面刻字,正反兩面為正文,每面22行,滿行51字,隸書字型,左右兩側為文人題詠。碑文內容為唐玄宗李隆基對《道德經》的釋文。

金“續修太清宮碑記”碑

該碑立於金朝明昌二年,即公元1191年。中,是由前州學正胡筠撰文,陳知常書丹夏斌、王熙刻石。此碑位於太清宮太極殿前神道西側,高2.2米,寬1米,厚0.27米,圓首,金續修太清宮記碑首身一石,下為龜蚨,首刻“續修太清宮記”六篆體字,碑文楷書28行,滿行70字。全碑約1600餘字,詳細記載了太清宮的歷史興衰,有極高的史料價值。碑文的開頭“亳之太清宮,即老子舊居也。今之太極殿,即老子降聖之地。殿之南有虛無堂,相傳為老子講經宴息之所。”非常詳細地記載了老子故居的規模、太清官名稱的變遷,宮內的建築、樹木等,是研究太清宮沿革的最好教材之一。只可惜因露天存放了八百餘年,風吹雨淋,一些字跡已需仔細辨認才能看清,碑身也已裂縫。所幸古鹿邑縣誌對碑文記載清楚。

清“重修太清宮碑記”碑

該碑立於清康熙二十四年,即公元1685年,距今已320多年的歷史。碑高2米,寬0.78米,厚0.22米,梯形碑首,同西側碑一樣,也是首身一石,下有碑座,為青石刻成。楷書碑文,滿行55字。說的是周道聖等人捐款集資重修清重修太清宮碑記太極殿的事情。碑文內容開頭是:“鹿邑東賴鄉仙境,名曰太清宮,有太極殿,老子居焉。”說太極殿就是老子故居。這塊碑的末尾說,雖經我等盡力修繕,同唐宋之盛隆相比僅存什一於千百也。可見到康熙年間,太清宮的建築同唐宋時期相比,已大不如以前了。

丹桂古柏

太清宮太極殿前兩株古柏,就是有名的丹桂古柏。古縣誌記載:舊傳有八檜,八株相對,每二株共一名,日丹檜,日紐檜……老子親手所植。現在二株最靠近太極殿,應為丹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鐵柱

鐵柱,民眾俗稱為趕山鞭。鹿邑縣有兩根這樣的鐵柱,一根在太清宮, 還有一根在另一座紀念老子的遺蹟老君台上。實際上,太清官的鐵柱與老君台上的鐵柱一樣,沒有什麼區別,也並非民眾傳說的趕山之鞭,而是柱下史之柱,是紀念老子之物。據《光緒鹿邑縣誌》記載:“這根鐵柱高八尺,圍尺有八寸,舊志謂為唐時舊物。”經測量,鐵柱地上高度為4.3尺,周圍0.8尺,與古縣誌記載完全一致。 老子當時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而守藏史的任務是替周朝管理圖書,並負責記述周天子上朝時頒發的旨令和處理國家公務的情況。按照規矩,群臣上朝拜賀,以及君臣一起在朝堂上議事時,大臣們是不能坐著的。作為記述天子言行的史官老子也不例外,可長時間的站著書寫文字的確太累人了,所以周天子就特旨恩準,在朝堂內樹個鐵柱子,讓老子倚在上面寫字。這樣既減輕了老子記述的勞累,又表示了對史官的尊重。天子上朝議事,老子倚柱記錄,鐵柱成了老子專用之物。當然,這裡面大約也含有蒼天厚土,定於一柱之意。所以後人就稱擔任守藏室史官的老子為柱下史官。鹿邑太清宮有鐵柱,老君台有鐵柱,國內外凡是供奉老子的宮觀都有鐵柱。鐵柱已成為紀念老子的標誌。

鑲嵌在太極殿正牆西側的這塊石碑是元朝中央政府於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元年(1260)五月一日頒布的太清宮執照碑。該碑高O.6米,寬0.9米,碑文為楷書,滿行13字。 碑文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中央政府頒給的;二是規定了太清宮所屬界地的大小,即“每一面寬壹拾里,肆面計肆拾里”,按現今計算,每面寬10里,就是5公里,也就是說太極殿周圍25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屬太清宮宮觀所有;三是規定了這25平方公里內的所有田地、園果樹木盡歸太清宮宮觀所有,諸人不得爭執;四是說明南北宮(太清宮和洞霄宮)以會仙橋為界。 在老子生地的歷史上,有許多碑刻,這塊碑雖然不大,但價值很高,它以元朝中央政府令的形式規定了太清官的大小及上面土地園木果樹的不可侵犯性。 在我國歷史上,只有非常重要的地方,如皇帝老家、皇帝祖陵等,皇上才頒布這樣的詔令,更何況是少數民族蒙古族皇帝忽必烈頒布的,足見太清宮在即便是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的地位仍然是非常高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