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青銅偶方彝

婦好青銅偶方彝

婦好青銅偶方彝,層層疊疊的線條把動物形象加以抽象變化,採用極精細的幾何紋和深淺凸凹的浮雕,構成形形色色的圖案。

婦好簡介

婦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是一名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和軍事家。據甲骨文材料記載,婦好曾經頻繁地參與祭祀,主持王室的盛大祭祀典禮;多次率領軍隊出征,最多的達到一萬三千人,浩浩蕩蕩地開向邊韁,征伐與商王朝作對的土方、羌人、巴方等方國,並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被譽為商代第一女將。1976年發掘的殷墟婦好墓,是目前所見第一座保存完整的商王室成員墓葬。墓內有殉人16具,殉狗6隻,隨葬器物1928件。婦好墓宛如一座地下寶藏,向世人展現了殷商時期的王家氣派。

青銅文化

中國青銅文化源遠流長,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藝術風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銅器,包括禮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藝術品等,形成了以青銅禮器和兵器為主的青銅文明,達到中國青銅時代發展的巔峰,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殷墟青銅禮器的大量出現,證明中國青銅文化已發展到了最高的階段。以青銅禮器、簋、觚、爵、斝,兵器戈、矛、鉞、刀、鏃,工具錛、鑿、斧、鋸、鏟,樂器鐃、鈴、鉦等為代表的殷墟青銅器,形制豐富多樣,紋飾繁縟神秘。層層疊疊的線條把動物形象加以抽象變化,採用極精細的幾何紋和深淺凸凹的浮雕,構成形形色色的圖案,布局嚴謹,莊嚴凝重。其誇張而神秘的風格,蘊含著深厚粗獷的原始張力和藝術的魅力,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審美觀念。殷墟在青銅冶鑄方面輝煌的成就使其成為世界古代青銅文明的中心之一。

相關介紹

彝為盛酒用具,方彝為後人所定,未見於古書記載。此器身為長方形,口蓋如四面坡屋頂。有脊,脊上有兩紐,紐亦為四面坡式。器口前後有硬挑式梁頭各七枚,前沿為半圓形,後沿為尖形。平底的圈足較高。腹兩側靠下有附耳。自蓋至圈足有扉棱六道。蓋上飾饕餮紋,兩旁加飾鳥紋。口沿下也為鳥紋,鳥紋中間有圓,紋較淺。圈足上飾有夔紋。內底有“婦好”銘文
這件偶方彝的器蓋似屋頂,兩端有對稱的短柱鈕,長邊各有7個方形蓋和7個尖形蓋,正好和器身的槽口吻合。器蓋與器身裝飾饕餮紋、夔紋、鳥紋、三角形紋等,商代後期和西周早期,方彝的形制有所變化,淺縮頸,腹微鼓。有的器物上還鑄有銘文。
該方彝器身橫長兩倍於縱長,猶如兩個方彝之組合,故郭沫若先生稱之為偶方彝,是商代酒器中絕無僅有的罕見器形。 器身兩長邊口沿各有七個缺口,是專為放置酒斗設計的。器蓋呈四面斜坡狀,斜脊線及坡面中線上均鑄出扉棱,極似商代宮殿之“四阿”式屋頂,有正脊與垂脊。器口前後各有七個方形和尖形槽,頗像房子的屋椽出梁頭七枚,反映出當時的屋檐多探出梁頭硬挑,前沿所出梁頭為大半圓形,後檐所出者為尖形,類似後世斗拱的雛形。蓋脊有二鈕,便於啟合彝蓋。偶方彝裝飾豪華大方,通體以雲雷紋做襯地,以浮雕枝法表現了獸面、鴟鶚、夔龍、大象等動物形象。偶方彝氣勢磅礴,威武雄壯。器底銘“婦好”二字,表明此器為商王武丁的配偶婦好所作。

藏品信息(中國國家博物館)

藏品簡介

通高:60厘米

偶方彝偶方彝
口長:88.2厘米
口寬:17.5厘米
重量:71千克
用途:盛酒器
所處時期:商後期(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
出土時間:1976年
出土地點: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詳細信息

彝為盛酒器,流行於商代後期至西周早期,形制通常為縱短橫長,有屋頂形蓋,方腹或曲壁鼓腹,腹下為圈足。該方彝器型特異,形似兩件方彝的聯體,故名。口、腹、足、蓋截面皆呈長方形,方唇,折肩,鼓腹,腹壁近直,腹兩側有對稱的附耳。平底,長方形高圈足微外張,圈足四面中間各有一缺口。器體四面中部、四隅和圈足的相應部位均有突起的扉棱,長邊兩側各有七個方形槽和七個尖形槽。口下兩面正中各有一個突起的犧首,犧首兩側飾小鳥紋。兩長邊腹中部各飾一個大獸面紋,以扉棱為鼻,圓眼突出,小耳彎角,闊口。口兩側飾龍、鳥各一,兩端又分飾頭向上的卷尾夔紋。短邊兩面附耳上各鑄一浮雕象頭,象頭兩側各有一鴟鴞紋。象頭之下飾一大獸面紋。
蓋似四阿式屋頂,兩端有對稱的柱鈕。蓋面中脊、四隅和四面中部均有突起的扉棱。長邊各有七個方形蓋和七個尖形蓋,與器身槽口相合,蓋下短邊兩端各有一條長條形子口可與器口相合。蓋面長邊中部各有一突起的鴟鴞面紋,鴞面兩側各飾一站立的鉤喙卷尾鳥紋。短邊兩面各飾兩條倒置的夔紋。柱鈕飾三角紋和人字形紋。圈足兩長邊的中部飾相背的兩條蟠虺紋,長邊及短邊兩端均飾獸面紋,以扉棱為鼻,T形角,“臣”字形目,闊口,卷尾。底內中部有銘文“婦好”兩字,為器主名。
這件大型商代容酒器,是殷墟青銅禮器中的精品之作,莊嚴典重,蓋合之後,上部近似一座殿堂的屋頂,排列規整的7個方槽,宛如屋椽,應是模仿當時的大型宮殿建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