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

姥,拼音: lǎo,用同“老”姥姥、姥娘。本義老年婦女的俗稱,指外祖母。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造字方法

姥

形聲。從女,老聲。

姥lǎo

【釋意】同“老”。

【詞條】

姥姥:①稱外祖母②對老婦人的敬稱③舊時稱接生的婦女。

姥娘:外祖母

姥mǔ

【釋意】①老年婦女的俗稱:未至十餘里,有一客姥,居店賣食。(《世說新語》)②通“母”,母親。③婆,丈夫的母親:便可白公姥。(《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③天姥山,位於浙江東部,李白曾寫下《夢遊天姥吟留別》來讚嘆它。④姓。

常用詞組

【阿姥】:①指西王母;②老年婦女。

【周姥】:周公夫人。

【西姥】:即西王母

【太姥山】:舊名“才山”,在福建省福鼎縣境。海拔917米。有五十四峰、四十五石、二十四洞、十岩、九泉、三溪。著名勝景有一線天、九鯉朝天、七星洞、一片瓦、二佛談經、仙人鋸板、雲標石和國興寺、玉湖庵、白雲山等。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天姥】:山名。在浙江省嵊縣與新昌縣之間。

【斗姥】:①亦作“斗姥”,道教所信奉的女神。②傳說為北斗眾星之母。宋元以來崇奉漸盛,尊為"先天斗姆大聖元君"。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同姆。

又山名。天姥山,在紹興新昌縣東,道家稱為第十六福地,石壁上有科斗字,高不可識。《謝靈運詩》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雲霓,還期何可尋。 與母同。諸韻書分母姥為二。

姓氏介紹

概況信息

姥mǔ

未錄入百家姓之內,是現有的較為稀少的姓氏之一。在江蘇、台灣境內有少量居民。

姓氏來源

姥山實為化名,是由“陷巢州”傳說化得。鄉賢李鴻章曾自問自答:“山曷以姥名?按《寰宇記》:巢湖將陷,有巫嫗前知,南走得免。後人神之,立廟以祀。今湖中姥山廟尚存。”何時化得?“顧山名不見史策,惟唐羅隱有姥山詩”。(《姥山塔碑記》)羅隱遊歷約在855年前後,姥山得名應在此前。又名聖妃山、聖女山,是為封號、尊稱。山名緣廟,起於晉代。“巢湖聖妃廟,在姥山。廟晉時敕建。”(《廬州府志》)唐中和年間廟毀於戰亂,後於龍紀元年(889年)重建,改稱“巢湖太姥廟”。

這位為民敬仰的“巢湖太姥”是誰,哪裡人?南唐學者章震明確告訴我們:“巢湖太姥者,姓寧氏,則古巢州人也。”(《重建巢湖太姥廟記》)清代巢湖文史專家李恩綬一再考論,“蓋此神姥,姓傳寧氏,居隸巢州”;“姥姓寧氏,古巢州人”。(光緒《巢湖志》)

那么為何民間傳稱焦姥?學者據巢湖周邊鄉風民俗解析,設若太姥本姓寧,嫁焦氏,官文正記寧氏,民間俗稱焦姥;依娘家稱寧氏,據婆家稱焦姥;平時談論稱焦姥;祭祀敬香呼太姥。稱呼不同,實為一人。

拼音是lao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