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榮譽
2003年5月1日,被北京市總工會授予“首都勞動獎章”,
2003年5月5日,被中國科協授予“防治非典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2003年5月5日,被中華醫學基金會授予“華源醫德風範獎”。
2003年5月,被解放軍四總部聯合通報表彰為“全軍非典防治工作先進個人”,
2003年6月,他又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優秀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個人精神
在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的鬥爭中,廣大醫務工作者戰鬥在第一線。他們以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與病魔進行著頑強的鬥爭,為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姜素椿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名傑出代表。
1、姜素椿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非典型肺炎是一種傳染性極強、危害極大的疾病,參與救治工作本身就有很大的危險性。姜素椿教授為了病人,置個人安危於度外,主動請戰,投入一線;住院期間,他始終關心著其他同事的生命安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反覆叮囑醫護人員要加強自我防護。在他的身上體現了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無私奉獻精神。正是憑著這種精神,面對被病毒感染甚至犧牲生命的危險,他們沒有退縮,無怨無悔,用自己的生命捍衛著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弘揚這種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2、姜素椿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姜素椿教授在不幸染病後,仍然沒有停止對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探索,他以自己患病治療的親身經歷,研究改進救治的方法,為防治非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極具指導價值的意見。要奪取同非典型肺炎鬥爭的勝利,制服非典惡魔,最重要的還是依靠科學技術。我們要像姜素椿教授那樣,大膽探索,加強研究,儘早找出預防和治療非典型肺炎的有效途徑,依靠科學的力量戰勝非典。
個人事跡
非典突襲
2003年3月7日傍晚,姜素椿家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姜素椿拿起電話,就聽到醫院醫務部王主任急促的聲音:“姜教授,有一名危重病人,院長請您來一病區急診。”
病情就是命令!放下電話,姜素椿三步並作兩步趕到病房。院長呂占秀告訴他,這批山西來的病人呈肺炎症狀,而且是從廣東回來後發病的。姜素椿的心裡頓時“格登”了一下。此前,只聽說廣東出現了非典,但在北京還是第一次聽到。他正琢磨著如何搶救,呂院長發話了:“姜教授,您這么大年紀了,就在病房外坐鎮指揮就行了!”話音剛落,從病房裡走出來的醫生,報告病人的病情很不好。姜素椿對院長說:“不行,我必須進入病房才能指揮搶救!”可院長就是不同意。旁邊的醫生也勸他:“教授,裡面很危險,您還是別進去了。我們出來給您匯報就行了。”姜素椿當時就急了,說:“一個醫生不見到病人,怎么搶救?”姜素椿顧不了更多,很快穿好隔離服,還特意在口罩下墊了兩塊紗布,就衝進了病房。這時,病人已經插管,情況十分危急。他立即組織搶救,6名醫生輪番給病人做心臟體外按摩。那一刻,氣融膠粒污染了整個病房,所有參加搶救的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特別是在氣管插管後,毒性更大,致病性更強。但在當時,大家誰也顧不上這些,心裡只想著要把病人救過來。雖然他們盡了最大努力,但由於這位病人年齡偏大而且病情太重,最終還是未能得救。
停止搶救後,姜素椿馬上交代了兩件事:一是讓護士做好屍體料理並加強防護,防止屍體排泄物外流污染環境;二是所有人員下去先洗澡,把衣服鞋襪都更換消毒後才能回家。離開病房已經凌晨1點多了,姜素椿在院子裡轉悠了好久,思考第二天的工作。回到家裡,他把衣服和鞋襪全部脫在涼台通風的地方,洗澡後悄悄睡在了另一個房間,打開窗戶,姜素椿怕將病原傳染老伴。
姜素椿看了一輩子的傳染病,像非典這么厲害的疾病不多見。半小時前病人還吃過東西,怎么死得這么快?這種病到底是由什麼引起的?這隻有依靠科學,從病原、病理上找證據。他立即向院領導建議,儘快進行屍體解剖。由於病人屍體內殘存著大量病毒,打開胸腔,病毒會四處蔓延,危險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院領導考慮到他年齡大,堅決不讓他參加屍解工作。但姜素椿還是堅持進入了解剖室,和病毒、免疫、微生物專家對各個組織器官進行了細緻的研究,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北京第一例非典死亡患者的屍解工作,為開展SARS非典研究積累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屍檢結束後,院領導考慮到姜素椿年事已高,又連日勞累,怕他被感染,便給我下了一道“死命令”,堅決讓他撤離一線。他對院領導說:“我是一名醫生,醫生的戰位就在救治第一線。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我怎么能撤離呢?”接下來的幾天,姜素椿先後4次下到病房看病、討論,每次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
以身試驗
2003年3月14日傍晚,姜素椿忽然感覺身上發冷,而且這次的冷和往常不一樣,還伴有點寒戰。一試體溫37.6攝氏度!他意識到可能出問題了。他立即向醫務部作了匯報,院領導讓姜素椿趕緊住院。他說:“隔離觀察一天再看,如果明天還不退燒,我就馬上住院。”第二天下午,姜素椿不但沒有退燒,體溫反而升高了。走!立即住院。老伴堅持要把他送到病房。姜素椿考慮到她也是70多歲的人了,病房是污染區,多一次接觸,就多一分危險。只同意她送到樓下,可老伴不依,一直跟在他後面。姜素椿想把她擋回去,可她趕緊跟上來,雙手緊緊握著他的胳膊。姜素椿看見她咬著嘴唇,淚水在她的眼睛裡直打轉轉。姜素椿的鼻子頓時也感到酸酸的。他乾脆挑明,說:“這次我可能回不來,你了解我,前兩次不都過來了嗎,我會爭取的。目前,我們需要的是堅強和理智,你回去吧!”她站住了。姜素椿往病房走去,當時下著小雨,他摸著頭,幾分涼意給了他幾分清醒。這條路,姜素椿走了40多年,平時5分鐘路程這次卻走了15分鐘。
經檢查,流行病史符合,體溫符合,胸片符合。姜素椿被確診感染上了非典!躺到病榻上後,他反倒平靜了,拿定主意,對自己“約法三章”:做到心態平穩,吃好飯,睡好覺,準備闖關!首先,我是病人,要守院規,爭取合理治療。第二天,主任、護士長查房,姜素椿就提出:我躺著,你們站著討論;我舉手,你們叩錘定音。躺在病床上,姜素椿每天向醫護人員詢問情況,多方蒐集有關非典防治的信息,並著手撰寫文章。在住院的20多天裡,他針對社會對非典的恐慌,寫了《非典型肺炎可防可治》;針對醫院的感染,寫了《非典醫院感染的防治》。通過9篇共5萬多字的科普及研究論文,把他的經驗和教訓告訴大家,並提出了一些預防和治療非典的看法和意見。同時,在病房還指導醫護人員完成了病房內溫濕度調查的課題。建議經治醫生和護士長寫論文,總結非典防護經驗,論文均已發表,有的還多次被轉載。
姜素椿住院以後,院領導指示要不惜一切代價救治,院長、政委先後3次親自主持召開專家會議,研究他的治療方案。由於非典是新發傳染病,沒有有效藥,所有救治工作都是靠一線醫生自己想辦法。躺在病床上,姜素椿的腦海里始終沒有忘記搶救第一例病人時就思考的一個問題:借鑑傳染病用血清治療的經驗,來嘗試用非典患者恢復期血清救治危重患者。把非典患者恢復期的血清,早期注射到其他非典病人體內,能對付病毒,但有時間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且有風險,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可能傳染上C肝、愛滋病等病原,甚至還可能植入一些不知道的新病毒。而且血清用於治療非典還從未有過。作為醫生,姜素椿知道這其中的風險,既然是試驗,就有可能失敗。但自己已經74歲了,就算失敗也無所謂了。
他把這個想法也告訴老伴,同是醫生的她非常擔心地說:“康復期病人的血清里,有沒有病毒,誰也說不清,我看能不輸就儘量不輸吧。”但姜素椿已經下定了決心,對她說:“我知道有危險,但我已深思熟慮過了。何況我不冒這個險,讓誰來冒這個險?”那些天,姜素椿自己也想了很多。算算他這一輩子,也是救了不少人,如果能在生命的最後一程,能再用自己的身體為救治更多非典病人趟出一條“路子”,就是搭上這條老命也值得!姜素椿拿定主意後,就通過電話,把血清療法的科學性、可行性、必要性,再次認真地向院長、政委做了匯報,並堅決要求在自己身上馬上進行試驗。在姜素椿的堅決要求下,院領導和有關專家經過反覆研究,最後決定採納我的建議,並且馬上派人兩次到廣東疫區尋找血清。那幾天,院領導為了救治他,多次組織討論、專家會診,尤其是聽說有7名非典康復患者願意為他捐獻血清,姜素椿感動得掉了眼淚。作為一個醫生,面對這么多人的關心,他覺得還有什麼理由不為抗擊非典多做點貢獻呢?
試驗成功
2003年3月22日上午,姜素椿平靜地躺在病床上,一切都做好了準備。為了防止發生意外,護士把搶救車推到了病房門口。科主任、護士長站在他的床前,仔細地觀察情況,一個勁兒地叮囑護士:“輸慢點兒、輸慢點兒”。一滴滴血清緩緩地流入了我的血管,50毫升的血清,差不多輸了一個多小時。注射血清後,姜素椿的身體沒有出現任何異常反應,一周后覺得呼吸變得順暢,經配合其他藥物治療,他住院23天就奇蹟般康復出院了。後來,香港、深圳、新加坡也運用血清療法,使數十名非典患者康復出院。實踐證明,血清療法是有效的,對某些重症非典病人,不失為一種救命療法。訊息傳出,許許多多非典康復患者爭相要求獻血,中華民族助人為樂、團結友愛的精神和風尚,掀起在神州大地。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個人民的軍醫,在抗擊非典的戰鬥中,姜素椿做了很多事情,也因此得到了黨和人民給他的許多榮譽。胡錦濤總書記專門作出批示,給予了他很多鼓勵。他感慨:“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關懷和鼓勵,更是對廣大抗擊非典一線醫務人員的關心和厚愛。我一定要牢記胡總書記的囑託,在有生之年,更加勤奮努力地工作,把自己的一切獻給傳染病事業,獻給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
個人故事
為北京兩次堵住霍亂
1981年10月1日,北京。正當人們興高采烈地歡度國慶節時,一團不祥的雲彩卻漂浮在北京的上空。一位母親帶著剛滿一歲的孩子從安徽來北京看望丈夫,當天晚上孩子就腹瀉嘔吐繼而昏迷,母親帶著孩子去了幾家醫院,急診室均認為得了中毒性痢疾。後來,輾轉來到302醫院二病區。10月2日中午12點,時任傳染科副主任的姜素椿教授正準備下班。二病區的雷醫生來電話請他到科里幫著看這個小病號。他馬上穿上隔離衣,急匆匆地趕到二病區。
他仔細地詢問了病史,又檢查了患兒的生命指征。搞了幾十年的傳染病,姜素椿對中毒性痢疾是很熟悉的,中毒性痢疾的症狀應該是高燒而開始不太腹瀉,四肢發涼,最後因腦水腫、抽風、腦缺氧、呼吸衰竭死亡。而眼前的這個病人既不發燒,也不太拉肚子,症狀主要是腹瀉、嘔吐,嚴重的脫水現象,還出現酸中毒症狀。姜素椿覺得這個孩子不像中毒性痢疾,倒有點像霍亂。檢驗證實了姜素椿的診斷。醫生迅速將這個甲類法定傳染病上報。霍亂弧菌主要通過水源傳染,在河水中能存活7天,最長的可以活17天,歷史上每次大的流行,都與水媒傳播有關。食物、日常用品和蒼蠅也是重要的傳播途徑。霍亂弧菌耐鹼不耐酸,常與海產品相伴,藏在食物深處,在空腹、暴飲或胃液不正常的情況下,很容易使人感染。
現在最關鍵的是切斷傳染源。姜素椿問患兒的母親:“你來北京幾天了,都和誰接觸了,吃了什麼東西?”那個病人說:“我昨天剛到北京,從老家帶了些煮雞蛋。昨天我愛人的幾個老鄉來看我,我請他們一人吃了一個雞蛋。”姜素椿馬上問清了那幾個老鄉的單位和住址,通報了防疫部門,立刻把他們接到302醫院。病人到達醫院一檢查,三個吃煮雞蛋的老鄉全部感染了霍亂,一個已經發病。他們馬上把這些病人隔離起來對症治療,使這次霍亂沒有擴散,為北京把了第一道關。為此,北京市政府給他獎勵50元錢。姜素椿分文未取。他說醫生堵住烈性傳染病是份內的事,我是軍醫,怎么能要獎金呢?
1994年,又一場同樣的瘟疫降臨北京。那是1994年7月的一個周末,姜素椿突然接到通知:立刻到北京某大醫院會診。病人是一位老軍人,他的夫人前幾天在農貿市場上買了只醬雞,存放在冰櫃里好幾天了。老軍人昨天從冰櫃里拿出來沒加熱就和女婿、小外孫一道吃了,吃後三人上吐下瀉。姜素椿仔細地觀察病情,病人腹瀉、嘔吐、酸中毒休克,還伴有心臟病。憑著豐富的傳染病學經驗他說:“我看這個病人不像急性腸炎,倒像霍亂,請你們馬上給他查大便。”檢驗結果出來了,果然是霍亂病的新病種——“O—139”,並及時切斷傳染源。如果沒有姜素椿,霍亂流行起來,北京城不堪構想。姜素椿為北京人再次把住了一道關。
生命面前沒有面子可講
1973年,解放軍302醫院讓姜素椿參加醫療隊到山西省沁源縣工作。考慮到農村經常要碰到外科手術,臨行前他到301醫院外科進修了半個月,觀察外科醫生怎樣做手術。到了沁源縣,姜素椿在醫療隊當上了外科大夫,給病人做了很多小手術。
一位叫做王嘎子的20多歲的小伙子請他給做甲狀腺瘤手術。姜素椿說,我對這種手術心裡沒有底,你還是到大醫院去做吧。小伙子說,我沒錢到大醫院,我就相信解放軍,做壞了我也不怨你。姜素椿聽說山西省長治地區醫院的外科主任剛巧在沁源縣,就跑去找他,誠懇地對他說,我要給一個病人做甲狀腺手術,萬一我拿不下來了,你要幫助我。
第二天早上,病人躺在了手術台上,切開刀口,姜素椿暗暗叫苦:糟糕,本來摸著瘤子沒那么大,怎么一打開這么大呢?甲狀腺旁的血管很豐富,又粗又短,一碰血就一個勁兒地往外涌。他擔心自己不小心碰壞了血管,有點無從下手。醫療隊的同行在旁邊念起了毛主席語錄:“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還有的人給他送來了稀飯:“姜大夫,別怕,喝點粥,接著做,咱解放軍醫療隊剛來,換人做手術影響不好,咱可不能丟臉!”本來手術前小伙子在手術單上籤字,發生意外一切由患者負責。姜素椿就是把手術做砸了也沒有什麼大責任。還有人說咱們解放軍的面子事關重大,你一定要硬著頭皮撐下去。可姜素椿想:如果自己硬做下去也行,但不敢保證病人萬無一失。我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生命,生命面前沒有面子可講,只有高超的醫術才能拯救生命。
他放下手術刀,明確表態:請指導員老穆立刻派人把那位外科主任接到手術室。那位外科專家上了手術台,嘁哩咔嚓僅用了20分鐘就做完了手術。姜素椿倒吸了一口涼氣:好險啊,多虧這位外科專家,要不王嘎子就可能死在手術台上。
醫學越是發展,分工就越細。傳染病醫生不會做外科手術是很正常的事,可姜素椿卻不能原諒自己。事情過去很多年了,他還經常會在睡夢中夢見那個場景。他慶幸自己在那種時刻能夠實事求是,沒有拿病人的生命盲目行事,他也時刻勉勵自己要向那位外科專家學習。
平息戶縣出血熱
1974年秋冬,陝西省戶縣宋村等地暴發了出血熱。短短几個月時間就有284人發病,僅宋村就死亡20個壯勞力。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驚慌失措,疫情迅速上報到中央,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中央指示解放軍302醫院組織一支醫療隊火速趕赴戶縣。戶縣的宋村響起了歡快的鑼鼓聲,被出血熱嚇得好幾個月不敢出門的老百姓湧出了家門,姜素椿一米八零的個子走在隊伍的最前頭,他綠色的軍帽上那顆閃閃的紅星格外引人注目。從那時起,鄉親們就親切地稱他為姜隊長。流行性出血熱主要是通過鼠類的排泄物糞便和尿造成感染。秋收季節是黑線姬鼠的繁殖高峰,污染莊稼的機會很多。秋收時老鼠隨稻子等莊稼進村,接觸鼠類的排泄物造成感染的機會就會增多,黑線姬鼠和褐家鼠是出血熱的主要傳染源。
作為一個傳染病專家,姜素椿清楚地意識到要想根治流行性出血熱,必須消滅傳染源——老鼠。他當上了打鼠隊隊長,拔掉雜草深挖鼠洞投放了很多滅鼠藥,定期把100個老鼠夾子放在老鼠的必經之地,開始放一晚上總能有30個左右的夾子大功告成。老鼠被消滅了,傳染源就堵住了。姜素椿還充分發揮醫療隊每個人的作用,藥劑師與當地的醫生合作研製出一套平衡鹽液基礎療法,在出血熱患者的休克期靜脈注射這種藥效果非常棒,挽救了很多瀕臨死亡的患者。醫療隊在宋村呆了一年,從來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日,當地出血熱死亡率從1994年的25%下降到1995年的零。
1977年,戶縣的出血熱又開始小暴發,戶縣人點名請姜素椿重新出山。這時候他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治療出血熱的經驗,成功地從死神手裡奪回了無數條生命。為了提高民眾自我防病保健意識,姜教授和縣裡的醫務人員把出血熱早期症狀編成順口溜——發冷發熱酒醉貌,頭痛腰痛像感冒,皮膚黏膜出血點,噁心嘔吐蛋白尿。好念易記,他們把它印成傳單,再挨村挨戶張貼,交給小娃娃們背誦,結果是家喻戶曉。經過幾年努力,特別是有了疫苗,當地疫情再也沒有復發。疫情平息後,戶縣人民含著眼淚送別了姜素椿。他們望著姜素椿的背影高聲喊著:“姜隊長,這兒就是你的家,有空常回來看看!”
抗擊“非典”的戰鬥打響以後,戶縣的鄉親們在電視上看到了姜素椿教授。王成順老漢含著眼淚說:“他來咱戶縣都有28年了。當年他46歲,是中年人;現在他74歲,是個老頭嘍!那年兒女們已經為我準備了後事,要不是姜隊長救了我三天三夜,我做夢也活不到今天。”
社會評價
非典威脅著人們的生命,也湧現出醫療戰線的真心英雄,姜素椿就是其中一個。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災難,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人文關懷。在危難中我們更加深刻地感悟了生命,感悟了人文。面對災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對待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在戰爭中慘敗了,可老百姓卻在防空洞裡養花,這花就代表著熱愛生活、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深層內涵。戰勝非典需要有一種民族精神,SARS考驗著政府,考驗著社會,考驗著醫院,黨和政府領導人民在危難中挺起民族的脊樑,喚起民眾的信心。
姜素椿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了傳染病患者,他是我國抗擊非典戰鬥中年齡最大的醫務人員,也是中國第一個在自己身上嘗試血清療法的人,還是抗擊非典的英雄中惟一一個受到總書記和總理高度讚揚的人。與SARS作戰是一場殊死搏鬥,在這場生死極限中,從姜素椿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生命的亮點,體會到醫學的境界,品味到杏林的意象,感受到崇高的情懷。仁心仁術,千古絕唱!生命根植於綠色的春天,春天是播種的季節,願綠色永駐人間!
社會影響
2003年4月24日,解放軍總後勤部黨委作出決定,號召軍隊全體醫務工作者向姜素椿學習,為戰勝非典型肺炎疾病、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決定指出,姜素椿同志年逾古稀,又身患癌症,仍不顧個人安危,堅持戰鬥在防治“非典”第一線,不惜用自己的身體做試驗,是忠實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先進典型。他的先進思想和模範事跡,展示了共產黨人為民造福、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反映了我軍科技工作者臨危不懼、勇攀高峰的獻身精神。
決定要求,軍隊廣大醫務工作者和醫學科研人員要像姜素椿那樣,站在防治非典型肺炎鬥爭前列,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革命精神,把保護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運用科學力量戰勝非典型肺炎疫情,為人類儘快攻克這一世界難題做出貢獻。
生活後記
最懷念三所學校
在姜素椿的記憶里,最讓他懷念的三所學校就是溈濱中學(現寧鄉縣三中)、省立一中(現長沙市一中)和大連醫學院(後來的大連醫科大學)。他說:“抗日戰爭爆發後,從城裡去了一大批到溈濱中學逃難的教師,他們思想進步,知識豐富,經常向學生傳播一些革命道理,使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45年9月,姜素椿考上省立一中後,又接觸了許多有理想、有報負的同學,對他的思想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大連醫學院,嚴格的管理教育和優秀的教師資源,更使他打下了紮實的專業基礎。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後,他應徵入伍。1956年,姜素椿從大連醫學院畢業後,被提前分配到解放軍302醫院從事中樞神經、消化和呼吸傳染病的防治工作,一乾就是48年。
勤勞儉樸的習慣變不了
姜素椿的老伴是他大學同學,望城縣蓮花鎮人,婚後兩人都把精力集中在了兒科與傳染病的醫療工作中。他們有兩個女兒,均已成家,一個在加拿大從事微生物研究;一個在國內從事計算機工作。現在,儘管生活條件好了,但姜素椿老兩口還是保持著多年養成的勤勞儉樸的習慣,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動手。比如,衣服、床單髒了不用洗衣機洗,而是用手搓。單位分房時,姜素椿主動挑了5樓,每天早晚自己都要堅持來回地登幾次樓作為鍛鍊。他不喜吃大魚大肉、暴飲暴食,講究口味清淡、合理搭配,常吃八成飽,但從小吃到老的辣椒幾乎是餐餐不可少。
希望家鄉成為旅遊區
說到自己的家鄉,姜素椿心情很激動。他說,他的出生地石龍村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老屋坐落在黑龍山腳下,三面環山。村東頭有一座大石山,山頂上有一個深不可測的大洞,扔一塊石頭下去,就會像敲銅鑼一樣發出丁丁冬冬的聲音,當地老百姓叫它銅鑼洞。山的下面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石灰洞。上學時,他和同學舉著火把進去過,洞裡面有許多千奇百怪的鐘乳石,鄉親們叫它神仙洞。洞裡有很多十幾厘米長的魚,長得非常壯,由於缺少陽光,眼睛都退化了。有一次魚抓回家以後,父親開玩笑說:“神仙洞裡的東西動不得。”姜素椿又老老實實地把魚送了回去。
2003年6月,他回長沙時,得知長沙市委對家鄉的建設非常重視,現正抓緊進行旅遊開發,姜素椿激動了好幾個晚上。他說,家鄉這幾年的變化確實很大,一條很寬很乾淨的瀝青路修到了家門口,石灰岩洞的開發工作也基本完成。他說:“家鄉一定會變成旅遊區,變成一個非常美麗的‘世外桃源’。我期待著下次回鄉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