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門四弟子

梅曾亮在京師古文圈子的領袖地位是由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促成的。嘉道之際經世學風的興起,“姚門弟子”中梅氏年壽最長,此是天時;梅氏居京二十年,桐城古文得以擴展,此為地利;梅曾亮與京師士人的雅集,則是人和。

簡介

古代文學上,“姚門四弟子”指清代姚鼐門下梅曾亮管同姚瑩方東樹四人。四人堅守桐城“家法”,同時又吸收柳宗元、歸有光等古文的長處,為姚鼐之後的桐城派古文發展做出很大貢獻。
梅曾亮(1786-1856),字伯言,上元(今南京市)人。道光年間進士,官戶部郎中。後乞歸,主講揚州書院。早年喜作駢儷文,後師事姚鼐,致力於古文。散文平易清新,富有情韻。張裕釗評其文云:"梅氏勝處最在能窮盡筆勢之妙。"有《柏梘山房文集》。
管同,江寧上元(今南京)人。道光五年(1825)中舉,入安徽巡撫鄧廷楨幕。論學為文一遵姚氏軌轍。然管同頗能自立,論學之作,往往直言姚氏所失。所為文章,則特貴宏毅,偏重陽剛之美。但成就不及梅曾亮。管同之文,長於議論,時有卓見。他本有志經世,然會試不中,胸懷所蓄,抒發為文。
姚瑩,字石甫,號明叔,晚號展和;因以十幸名齋,又自號幸翁。安徽桐城人。從祖姚鼐,為桐城派古文主要創始人。姚瑩於嘉慶十二年(1807)中舉,次年為進士。
方東樹(1772~1851),字植之,其居室名“儀衛軒”,學者因之稱“儀衛先生”,晚年自號儀衛老人,安徽桐城人,是“桐城派”中較有名氣的一員。其曾祖方澤,字基川,貢生,有詩文集行世;祖父方訓,號味書處士;父方績,字展卿,縣學生,著有《經史簽記》、《屈子正音》、《鶴鳴集》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