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魚得水

如魚得水

如魚得水比喻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出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押韻:槌骨瀝髓、山積波委、疑心生暗鬼、乞憐搖尾、勝不驕,敗不餒、依頭順尾、天經地緯、街頭市尾、望塵奔北、東南之美。

基本信息

讀音

rúyúdéshuǐ
如魚得水如魚得水

英譯

Feeljustlikeafishinwater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狀語

解釋

好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比喻有所憑藉,找到了依靠。指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

近義

如虎添翼情投意合、如鳥投林、水乳交融、志同道合

反義

寸步難行、步履維艱、釜底游魚、格格不入、方枘圓鑿

押韻

槌骨瀝髓、山積波委、疑心生暗鬼、乞憐搖尾、勝不驕,敗不餒、依頭順尾、天經地緯、街頭市尾、望塵奔北、東南之美

謎語


歇後語

劉備遇孔明

出處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典故
三國時期前,曹操的實力很強大。劉備在還沒有做皇帝之前,被迫依附於親戚劉表的軍隊陣容,
如魚得水如魚得水
並且駐守新野這地方。可是劉備是個胸懷大志的人,他並不想長久寄人籬下,只做別人的軍師。正好這個時候徐庶向他推薦諸葛亮是個難得的好人才,徐庶勸劉備一定要網羅諸葛亮。
為了請諸葛亮協助自己獲得天下,劉備曾經三次親自到他住的茅廬(今襄陽古隆中,)拜訪他,諸葛亮看到劉備非常誠懇,最後才同意與劉備見面。劉備向他請教許多治理國家的方法,諸葛亮仔細分析了當時的情勢,建議劉備先占據荊州,這樣才能有機會和曹操、孫權鼎足而立,互相抗衡。
劉備很欣賞諸葛亮的見解,而且和諸葛亮的感情逐漸加深,高興的劉備甚至對結拜兄弟關羽及張飛兩人說:“我得到諸葛亮的輔助,就好像魚得了水一樣。”
原文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型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辨析

正音】得;不能讀作“dě”。
【辨形】魚;不能寫作“漁”。

示例

◎《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平王曰:‘卿久不蒞任,朕心懸懸。今見卿來,如魚得水,卿何故出此言那?’”
◎在黑暗的舊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統治階級以及他們的幫凶,象小劉麻子、小唐鐵嘴、小二德子一類人物,卻感到"如魚得水",活得很自在。
◎只有全面、深入地學習好鄧小平理論,我們深入生活,才能如魚得水;分析生活,才能理絲有緒;認識現實和把握未來,才能洞若觀火;論世衡文時,也才能做到平理若衡,照辭如鏡。
◎當他接觸到第一部文藝作品——一本描寫抗日軍民打日本鬼子的小說時,他就被迷住了,從此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五二年,全軍開展的向文化大進軍運動,對這個渴求讀書渴求知識的少年軍人,真是如魚得水,旱苗遇上了春雨。[3]

英文

如魚得水
feeljustlikeafishinwater;asaducktakestothewater;asfishgettingtothewater;asifthefishhadgotintothewateragain
雙語例句
1.Suchasystemisfineforthosewhohaveitinthemtosucceed.這樣的制度對那些有能力成功的人來說如魚得水。
2.Vancewasinhiselementhere,asHurstwoodwouldhavebeeninformerdays.萬斯在這種地方如魚得水,就像赫斯渥從前一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