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奧蘭多·帕拉蒂諾》又名《騎士奧蘭多》(OrlandoPaladino)(1782)三幕喜歌劇。奧地利作曲家弗朗茨·約瑟夫·海頓(Halydn Franz Joseph,1732—1809年)作於1782年,同年首演時曾經轟動一時,但在近代卻一直熬到1982年才有再登舞台的機會。劇本由艾斯特哈扎宮廷的新歌劇監督波塔編寫,依據的是文學與歌劇傳統上盛傳不衰的查理曼勇士的事跡。
劇情介紹
查理曼的勇士瘋狂地愛上卡塞的公主,但卡塞的公主她愛的卻是騎士。劇中奧蘭多漫遊在樹林中尋找卡塞的公主與騎士,後面則有伯柏斯國王在追蹤,國王的目的是要保護逃亡的兩位情侶。牧羊女與奧蘭多的隨從也捲入雙方的衝突之中,神通廣大的女巫師設法幫助公主與騎士,她成功地以兩頭怪獸擋住奧蘭多的去路並將其化成石頭。奧蘭多最後喝了地獄中遺忘之河的河水才忘卻他的激情,大家也終於獲得平靜,而公主與騎士則成為快樂的一對。
海頓生前雖然寫了不少歌劇,但有半生都受僱於Esterhazy艾斯特哈濟王朝,這個當時全歐洲最舉足輕重的奧匈帝國主宰者,海頓擔任宮廷樂長的任務,並不在提供歌劇創作,而是一些更平日的享樂音樂。而寫作喜劇更不是他的天分所在。可是往往,意外會是靈感的來源,就像這齣喜歌劇「騎士奧蘭多」一樣。
此劇是一七八二年,艾氏王朝為了迎接未來的俄國沙皇,佩特羅維契大公到訪,而特別委託海頓臨時寫成的。這齣歌詠愛情的喜歌劇,之前就已經有人用同樣的劇本寫過另一出歌劇,但是因為佩特羅維契大公和妻子雅好音樂,艾氏王朝擔心他們可能早已聽過該劇,若是上演舊劇,未免貽笑大方,於是才轉請海頓依同一劇本寫成新的歌劇。結果海頓雖然依約寫成,佩特羅維契大公卻臨時改變心意,未到訪艾氏宮廷。結果這齣歌劇就改在未來的艾氏王朝領導人,尼可拉斯王子命名日的慶祝儀式上演出。
演出後許多人都贊此劇是海頓寫過最有趣的歌劇。歌劇中的女主角Angelica安潔莉卡,被設定是中國的公主,而追求她的Orlando奧蘭多王子則是Charlemagne查理曼大帝的法籍外甥。他追求安潔莉卡不成,乃想殺掉她和她的情人,最後三人都被仙子Alcina艾爾辛娜所救。這齣劇的故事在十九世紀以前,是跟格林童話一樣,廣為人知的傳說,原作者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劇作家,原著名為「忿怒的奧蘭多」,韋瓦第也用同樣的題材寫過歌劇。
海頓的歌劇並不多少,但出版的CD並不多,但這並不意味著海頓的歌劇就缺乏魅力,輕快的旋律、迷人的詠嘆調都是令人愉悅的享受!望大家喜歡!
歌劇是源於音樂發展而來的戲劇舞台表演藝術
戲劇的演出需憑藉劇場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戲服以及表演等。較之不同的是,歌劇中還運用了大量的音樂元素,其表演並不是說出來而是唱出來。歌手由合唱隊伴唱,在某些歌劇中,合唱隊的陣容甚至達到了整個交響樂團的規模。歌劇有兩種傳統的演唱形式:宣敘調,類似於普通的朗誦;詠嘆調,獨唱的樂段。比較短小的唱段有時也稱為詠敘調。每一種歌唱方式都輔有樂器伴奏。
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們各自不同的音調分類。男性歌手由低至高分為:男低音、男中低音、男中音、男高音、男最高音。女性歌手由低至高分為:女低音、女中音以及女高音。女高音也可細分為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等不同種類。
歌劇中包含著其他多種藝術形式。音樂當然是其主幹,但基於其對話式的表演,故戲劇元素在歌劇中也占有較重的分量。另外視覺藝術,比如繪畫,被用來展示舞台背景,對於整個表演來講,其作用不容忽視。最後,舞蹈也經常作為歌劇的一部分參與表演。因此,最著名的歌劇作曲家之一的華格納會在提到歌劇類型時稱之為“總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