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樂團
樂器構成
弦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木管樂器:長笛、短笛、單簧管、雙簧管、英國管(中音雙簧管)、大管(巴松管)等。
銅管樂器:小號、短號、長號、圓號(法國號)、大號等。
打擊樂器:定音鼓、大鼓、小鼓、鑼、鑔、鈴鼓、三角鐵等。
色彩樂器組:鋼琴、豎琴、木琴、鋁板鐘琴、鋼片琴等 。
等級關係
第一成員
每個樂器組有一個首席演奏家(或獨奏家),他在組內有獨奏和領導組內其他音樂家的任務。
第二成員
小提琴分兩組: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因此小提琴有兩個首席演奏家。第一小提琴的首席演奏家也被稱為首席,他不但是弓弦樂器的首席,而且是整個樂隊的首席,地位只在指揮之下。長號的首席演奏家是低音的首席演奏家,而小號的首席演奏家則是整個銅管樂器的首席演奏家。單簧管(有時是長笛)的首席演奏家是整個木管樂器的首席演奏家。
法國號技術上屬銅管樂器,但往往同時有銅管和木管樂器的作用。大多數樂器組還有一個副首席。假如首席缺席的話他們代理首席。
第三成員
現代管弦樂團演奏時一般需要一個指揮家指揮,過去的樂團沒有指揮家,首席或羽管鍵琴家起指揮家的作用。今天,尤其一些小的室內樂團或專門演奏巴洛克音樂的樂團也不用指揮家。
管弦樂團一般演奏古典音樂或歌劇,有時也會演奏流行音樂。有些樂團也會為電影配樂或音樂專輯擔任的演奏。
席位排列
總體介紹
交響樂是人類音樂文化的高級形式,所以交響樂隊在演奏交響音樂時就非常需要一個質量較高的音響,然而交響樂團中包括了數10種不同類別的樂器,並且它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色和個性,這樣在寫交響音樂作品時,不但需要作曲家對它們的編制即音色進行合理的調配,另外在排練和演出時,對它們的席位排列也需要考慮外表的美觀,以及它們在演奏音樂時的配合與色彩協調,為此,世界上有好多的指揮家與樂器演奏家,經過將近一百多年的努力探索、實驗,基本上找到了一個合理的席位排列原則。比如,弦樂組是整個交響樂隊的基礎,它的音色給人以親切感,所以一般席位排在舞台的前面,最靠近觀眾。木管組樂器種類較多,音色突出,所以需要分門別類的將其排列在弦樂組之後,樂隊的中間部位。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音量宏大,並富有刺激性,所以他們排列在樂隊的最後面或後側面。豎琴和其它彈撥樂器經常排在樂隊的左右側。但有時候因作品的要求,比如一些近、現代派作曲家的作品演奏,另外也由於指揮家的個人偏好,樂隊席位排列也有某種特殊安排。一般常見的交響樂隊標準席位排列有兩種,即歐洲式樂隊席位排列和美國式樂隊席位排列。
歐式樂隊
對演奏古典交響樂優越性較多,因為當時的作品構思,第Ⅰ小提琴和第Ⅱ小提琴常進行問答式對奏,加上它們的音色又是一致的,這樣把它們分別排列在指揮的左右側,容易取得區別它們的效果。再者,這樣的排列法,第Ⅰ小提琴的“f”發音孔面朝觀眾,第Ⅱ小提琴的“f”發音孔背朝觀眾,演奏時容易主次分明,如果從外表來看,這樣的排列法也比較對稱美觀。但如果讓這種排列法的交響樂團去演奏近、現代作品,效果就會差些,因為近、現代作品第Ⅰ小提琴與第Ⅱ小提琴的構思基本統一在一個聲部里,如果分兩邊,不但不好配合,而且指揮也難於照顧。
美式樂隊
在演奏浪漫派以及近、現代的交響樂作品時優越性較大,除以上所提到的指揮便於照顧小提琴Ⅰ和小提琴Ⅱ聲部外,大提琴排在右前方,容易在演奏時,使樂隊的低音聲部也得到突出,這樣大提琴與小提琴相呼應,能達到弦樂組的鏇律、低音、和聲三者層次清晰的效果,世界上好多交響樂團,都採取了這種美式樂隊席位排列法,我國的中央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在排練演出時,也採取這種美式的席位排列。
爭議
上海交響樂團宣稱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 ,而哈爾濱交響樂團則宣稱是“中國第一支交響樂團” 。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個樂團的歷史。
上海交響樂團,是具有廣泛影響的專業音樂團體,最早廣泛介紹西方音樂、最早演奏中國第一部管弦樂作品、最早培養中國音樂人才、最早培養中國交響樂聽眾,曾被譽為“遠東第一”。 其前身——上海公共樂隊成立於 1879年, 1919年義大利鋼琴家梅帕器接任指揮,1922年,樂隊改稱為上海工部局樂隊,在長達23年的“帕器時代”,樂隊演奏曲目更加廣泛豐富,並和歐洲及世界各地來滬的著名音樂家合作演出,聲名遠揚,被譽為“遠東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樂隊幾次易名,1956年正式定名為上海交響樂團。
哈爾濱交響樂團,是一個具有百年歷史,強勁實力的樂團。1899年,由鐵路員工捷克人埃爾姆利一家為主組成的室內樂團,是哈爾濱市有據可考的最早引進的西洋音樂組織。1908年4月,哈爾濱中東鐵路管理局,將俄國阿穆爾鐵路第二營管弦樂隊調入哈爾濱,成立了“哈爾濱(中)東清鐵路管理局交響樂團”。這支當時以俄羅斯人為主組成的交響樂團,是哈爾濱交響樂團的前身。上世紀20-30代樂團鼎盛時期,一度號稱遠東第一交響樂團,被後人稱為老“哈交”。 老“哈交”在蘇聯紅軍進入哈爾濱後逐漸停止活動,直到1961年新中國建立後又重新組建。
【看到這裡,列位看官估計會覺得上海交響樂團比較久,哈爾濱交響樂團冒稱了這個“第一支”的名號。但不會有人隨便就會自稱為“歷史最悠久”,裡面肯定會有他的原因,所以請各位再次深入探究。】
首先來看上海交響樂團的前身---上海公共樂隊,根據《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一書的記載,這支樂隊叫做“上海公共管樂隊”,成立於1879年,是一支新式軍樂隊,只有管樂,沒有弦樂。所以說,1879年所成立的這支樂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交響樂團。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新式軍樂隨著西方人的湧入也開始在中國出現,成為了最早進入中國的西方音樂形式之一。上海公共管樂隊是中國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西式樂隊(而非樂團)。幾年以後,北京也出現了一個類似的管樂隊,叫做赫德樂隊,但這個樂隊1908年隨著創辦人的離開而解散。同一時期,中國的新式軍隊中也出現了西式軍樂。
時間進入二十世紀,管樂隊也逐漸往管弦樂隊的方向發展,哈爾濱交響樂團在1908年作為中國第一支管弦俱有的樂團正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上海公共管樂隊則直到1919年才進行擴充,加入了弦樂部分。所以從管弦俱全的角度來說,哈爾濱交響樂團才能夠確實稱的上中國第一支交響樂團。但是回過頭來看,雖然上述兩支樂隊成立的很早而且都在亞洲地區享有聲譽,但他們都由外籍人員組成,只能說是中國這片土地上最早的交響樂團,還不能說是最早的中國人的交響樂團。
回頭來看,上海交響樂團和哈爾濱交響樂團似乎誰稱第一都不為錯,重要的是,他們的前身都為交響樂在中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