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恐龍名稱: 奇齒龍\異齒龍(大陸)、畸齒龍(港台)拉丁文名: Heterodontosaurus
恐龍體長: 1.2—1.5米
恐龍體重: 約2.5千克
恐龍食物: 雜食
生存年代: 早侏羅世
生存地點: 南非的開普省
辨認要決: 顧名思義,它口中生有不同類型的牙齒。
恐龍種類: 鳥臀目·鳥腳類
來 歷
甄朔南教授的《中國恐龍》里的奇齒龍
奇齒龍在拉丁文中heter是不同的意思,odon是牙齒的意思。
簡 介
奇齒龍善跑,三種不同種類的牙齒,分為門牙、犬齒、臼齒三種,類似哺乳動物,因此科學家認為它們可能是哺乳動物的祖先。奇齒龍顧名思義,這是一種不同於一般或者本身有幾種不同牙齒的恐龍。的確如此,奇齒龍的牙齒有三種不同形狀,三種不同用途:前面鋒利的門牙用來咬斷樹的枝葉;後面的板牙則用來咀嚼磨碎食物;而那些類似犬齒的獠牙,可能只有雄性才有,大概是用來當做武器使用的。前肢結實。
生活環境
奇齒龍生活在距今2.05億年的早侏羅世晚期,生活在半沙漠化的環境裡。它長約1.2米,重約2.5千克,頭長約10厘米,是最早、最小的鳥腳類恐龍之一。奇齒龍,顧名思義,它口中生有不同類型的牙齒。它上頜最前端長著小而尖銳的上前齒,與下頜的角質喙相對應,用於咬住樹葉;上頜前部生有肉食型的牙齒3顆,第三顆是獠牙,與下頜第一顆獠牙型牙齒相對;兩頰牙齒齒冠邊緣呈鑿子狀,緊密排列,用於咀嚼食物。有的奇齒龍沒有獠牙,所以有人認為可能只有雄性才有這種牙齒。奇齒龍通常四肢著地或站立吃食,只有在遇敵逃跑時才兩腿奔跑,奔跑中為了平衡身體,尾巴會甩來甩去。科學家推測,奇齒龍在吃食時,用喙一片一片啄下樹葉或莖,集中在口的兩邊,然後一起咀嚼,咀嚼時下頜輕微向後挫動,樣子頗像現代牛羊進食。它的手第四、第五指很短,但前三指長而靈活,並且有爪,因而它能夠挖掘一些多汁的植物根吃,既有營養,又補充水分。它或許還會挖蟻巢吞吃蟻類。
資料圖片
古生物-古脊椎動物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而現已大部分絕滅的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