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楊氏鸚鵡嘴龍](/img/6/3bc/nBnauM3X0ADO4kDO5gTNzk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1M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拉丁文名: Psittacosaurus youngi
恐龍體長: 長0.98m 寬0.15m 高0.49m
恐龍體重: 200公斤
恐龍食物: 蕨類植物
生存年代: 白堊紀早期
生存地點: 中國山東省萊陽縣(Laiyang Shaandong)
辨認要決: 一張類似鸚鵡一般帶勾的鳥嘴
簡介
![(圖)概貌](/img/b/87b/nBnauM3X0ETMyYDNzQzN0MjNzITM2gzMwYjMwADMwAzMxAzL0c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鸚鵡嘴龍是小型恐龍,兩足行走,頭短寬而高,吻彎曲似鸚鵡的喙,故而得名。顴骨高向外伸,牙三葉狀,牙冠低,頸短。這種小恐龍在我國分布較廣,時代為晚侏羅世-早白堊世。 鸚鵡嘴龍和原角龍、三角龍等恐龍都具有一張類似鸚鵡一般帶勾的鳥嘴,科學家由它的體形及生存年代來推斷,認為鸚鵡嘴龍可能是大部分角龍類恐龍的祖先。
小型鳥腳類恐龍,類似鸚鵡的喙嘴為名。 身長約一米,兩足行走,生活在河湖邊,主要以水邊柔嫩多汁的植物性為食。
特徵
![(圖)化石](/img/9/828/nBnauM3XwUTOzUDM5QzN0MjNzITM2gzMwYjMwADMwAzMxAzL0c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生活在中國北方各地的鸚鵡嘴龍並不屬於一種,而且不僅是大小有區別,連頭骨和腰帶等骨骼的構造也有一定的不同(Xu et Zhao, 1999)。不過所有的鸚鵡嘴龍都是頭骨短高,頂面平坦,顴骨突出,眶前部分長,鼻孔小,眶前孔退化消失,眼眶大;牙齒三葉狀,齒根高,齒冠很低,牙齒的咀嚼面傾斜;有6到9個頸椎,13到16個背椎,5到7個薦椎和40個以上的尾椎;鸚鵡嘴龍的腰帶纖細,前肢大約為後肢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前後足都為四指(趾),爪略呈半圓形。
以前有人提出鸚鵡嘴龍可能是後來那些進步的新角龍類的祖先,不過這個結論已經被推翻,理由很簡單,因為鸚鵡嘴龍的前足只有四個指,而後期的新角龍類還有五個;鸚鵡嘴龍的眶前孔已經退化消失,而一些早期的新角龍類還有眶前孔。根據生物進化的不可逆原則,鸚鵡嘴龍肯定不是新角龍類的祖先,不過一般認為它們的確有很近的關係,是姐妹群,也就是有共同的祖先。
發布
在山東省出產的鸚鵡嘴龍是中國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sinensis),以前還有一種所謂“楊氏”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youngi"),現在有人把楊氏鸚鵡嘴龍已經被歸入中國鸚鵡嘴龍了。山東省出產的鸚鵡嘴龍個體很小,所以以前被當地的農民認為是貓或者小狗的殘骸,稱為“石貓”。
遼寧省的義縣組地層發現的鸚鵡嘴龍包括梅勒營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meileyingensis),陸家屯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lujiatunensis)和巨大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major)三種以及一些尚未定種的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sp.),其中陸家屯鸚鵡嘴龍產於義縣組下部,梅勒營鸚鵡嘴龍和巨大鸚鵡嘴龍的層為要高於陸家屯鸚鵡嘴龍,所以有人推測陸家屯鸚鵡嘴龍是最原始的鸚鵡嘴龍。巨大鸚鵡嘴龍是一種比較大型的鸚鵡嘴龍,和鸚鵡嘴龍的模式種蒙古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mongoliensis)相比大了大約三分之一,而且顴骨非常的發育。
在內蒙古自治區發現過蒙古鸚鵡嘴龍,內蒙古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neimongoliensis)和額多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ordosensis)。其中蒙古鸚鵡嘴龍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也有發現,是最早被發現的一種鸚鵡嘴龍,早在1923年美國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NH)的館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1857—1935)就根據美國中亞探險隊(1922年—1930年,1929年後改稱“中美考察團”)的安德魯斯(Roy Chapman Andrews,1884—1960)在蒙古戈壁的Oshih組發現的化石命名了蒙古鸚鵡嘴龍。因為發現的時間比較早,所以這種鸚鵡嘴龍被研究的比較多,蒙古鸚鵡嘴龍大約有2米長,體重超過30公斤,屬於中型到大型的鸚鵡嘴龍,很多蒙古鸚鵡嘴龍的化石都把四肢收在身體下面,有人推測可能是蒙古鸚鵡嘴龍在躲避酷熱的時候在沙丘里挖洞,結果被風暴活埋;而且根據在蒙古鸚鵡嘴龍胃部發現的胃石推測,蒙古鸚鵡嘴龍很可能像現在的雞鴨等一些鳥類一樣通過吞食砂石來幫助消化食物。
古生物-古脊椎動物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而現已大部分絕滅的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