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大鯢

太平洋大鯢

太平洋大鯢(學名:Dicamptodon tenebrosus)是分布於北美西部的大型蠑螈,最大可長到30公分。肋骨間溝不顯著,皮膚光滑,頭大,大理石花紋。有幼體性熟的現象。成熟的太平洋大鯢是少數有發聲能力的蠑螈。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學名:太平洋大鯢
太平洋大鯢太平洋大鯢

拉丁學名:Dicamptodontenebrosus
別稱:太平洋娃娃魚、陸巨螈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兩棲綱
目:有尾目
科:陸巨螈科
命名時間:BairdandGirard,1852
英文名稱:PacificGiantSalamander

外形特徵

太平洋大鯢體型中等,全長可達30厘米,是北美最大的陸地鯢。頭部和四肢健壯結實,尾巴扁平,身體的底色是黑褐色,覆蓋淺棕色斑點與黑色細粒或大理石花紋。腹部為白色至淺灰
..
色。皮膚肋間溝不顯著。陸棲;有的種類有幼體性熟現象,即終生保持幼體形態。產卵於靜水中。終生有發達的尾,尾褶較為厚實。皮膚光滑無鱗,表皮角質層薄並定期蛻皮。眼小,無鼓室和鼓膜;舌橢圓形,舌端不完全游離,不能外翻攝食;兩頜周緣有細齒;有犁骨齒。椎體後凹型。具外鰓,犁骨齒停滯在幼體期齒列形狀等,而繁殖方面已達到性成熟,稱童體型或幼態持續型。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和美國,從北美西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部(奇利韋克河)向南,經華盛頓西部和俄勒岡州西部及加利福尼亞州西北部。

生活習性

幼體用的是鰓呼吸,長大後用肺呼吸。棲息于山區的溪流之中,在水質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並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成體棲息於潮濕環境,陸棲。以節肢動物、螺類、小魚、蝌蚪和幼蛙為食。視覺差,捕食主要憑嗅覺或側線,一般靜等。成體往往留在森林的地面上,常在雨夜在覓食的,有時發現雨夜橫過道路。也通常出現在溪流附近的岩石下,有時白天在溪流中爬行。肢、尾殘損後可再生。‍

生長繁殖

雄性無交配器,體外或體內受精。求偶時皮膚腺或泄殖腔腺分泌特殊氣體可識別同類。多為卵生,少數卵胎生,以適應激流環境。幼體水棲,有3對羽狀外鰓,2~3齡開始不明顯的變態,外鰓消失、鰓裂封閉和頸褶形成。在水流淹沒的岩石或木頭底部產孵,繁殖期是每年的六月和七月。每次產83至146個枚卵。幼體要經過18-24個月的孵化,根據環境條件和水流的狀況。有些幼蟲三年都不孵化。一般在雨季期間亞成體會在棲息地周圍活動。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兩棲類紅色名錄——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