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江西樟樹以傳統的藥材交易市場和精湛的藥材炮製技術聞名全國,被稱為“江南藥都”、“中國藥都”。其藥材發展史已有1700多年。
樟樹的民間藥膳享譽中外,1991年6月在樟樹舉辦的國際中藥節上,烹製的樟樹藥膳席,受到中外賓客的高度讚譽。其中“天麻童子雞”以獨特的風味及滋補強體之食療作用而獨領風騷。下面就其典故傳說、製作特點、功效套用及注意事項逐一介紹。
典故傳說
據傳,“天麻童子雞”與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曹操還有一段緣由,故事是這樣的。曹操患有偏頭風,偶遇風寒暑熱,頭痛劇烈,坐臥不安。請來神醫華佗,一般針藥全然無效,華佗提出開顱剖治,曹操大怒,將一代名醫華佗治罪。曹操向文武百官傳話,他的偏頭痛要治,但一不開刀,二不針刺,三要藥不苦、味還要可口。他的一聲令下,可難壞了文武百官,但又不敢違令,只好分頭尋訪。有一位幕僚打聽到樟樹藥業興盛,名醫雲集,民間風味食品獨特。因而他走訪了樟樹閤皂山,來到樟樹坪上街。隨著滿街飄蕩藥香,邁進一家前店後坊的藥店,看見一位坐堂郎中,白髮童顏,雙目有神,正逐個為病人切脈開藥方。這位幕僚,也以病人的身份候診。當輪到他時,這位老中醫邊切脈邊問“你你那裡不適?”回答道:“頭痛”。老中醫仔細觀察來人面容,再換一隻手切脈,搖搖頭:“不對,先生並無頭疾,而有腎虛之症。”這位幕僚立即起身,深深向老中醫一揖說:“神醫,神醫!樟樹中醫中藥名不虛傳。老先生,實話相告,我確無頭疾,這次是為我家主人請醫問藥。”老中醫說:“你家主人患有何疾?有何症狀?”幕僚回答說:“我家主人患有偏頭風,一遇風寒暑熱即頭痛難忍。可他非常固執,要求一不開刀,二不針刺,三要藥不苦、味還要可口,請老先生出高招,妙手回春。”老中醫聽罷,手捋銀須沉思片刻說:“這也不難,我開一張藥膳處方,請你家主人服用,即可奏效。”說罷,草書處方一紙,交給這位幕僚。他展紙一觀,上寫“天麻童子雞”,幕僚一看拍手稱妙,說:“此方用藥不苦,味道鮮美,不知其療效如何?”老中醫說:“其功效補虛益氣,補腦益智……你家主人可隔三天服用一劑,一定有效。”幕僚聽罷,叩謝老中醫,並賞白銀五十兩,說:“若見功效,定當重金厚報。”說罷告辭而去。曹操服用此方後,確有功效,讓人為老中醫送去綾羅綢緞,黃金白銀以示謝意。
工藝流程
選料→初加工→刀工處理→焯水→調味蒸製→成菜。
製作方法
原料:仔公雞隻(約1000克),野生天麻15克,寧夏中寧枸杞15克,香蔥10克,薑片7克,精鹽7克,黃酒15克,味素1克,香油5克。
製法:將仔公雞宰殺放淨血後,除盡毛及內臟,沖洗乾淨,剁成2.5厘米見方的塊,然後投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洗淨血污備用。將野生天麻潤透後,切成薄片;枸杞用水輕輕洗淨;香蔥挽成結備用。取一大湯碗,放進焯好水的雞塊及天麻片、枸杞,調入黃酒、精鹽和清水500克,放上蔥結、薑片,封嚴蓋,入籠隔水蒸至子雞熟爛,取出揀去蔥姜,調入味素,淋上香油即成。
特點:湯清味醇,酥爛鮮美。
功效與套用
雞肉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具有益氣填精,補髓,溫中的功效;枸杞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含有甜菜鹼、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煙酸)、β-谷甾醇、亞油酸、酸漿紅素、玉蜀黍黃素、鈣、磷、鐵等,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延年益壽的功效,並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降膽固醇的作用;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含有香英蘭醇、香英蘭醛、維生素A、甙、生物鹼、粘液質等,具有熄風、定驚、祛風濕、止痹痛的功效。三味合伍,食之具有平肝熄風,養血安神,補虛益氣,補腦益智的功效。適用於中風癱瘓,肝陽上亢之眩暈頭痛;神經衰弱之頭昏、頭痛、失眠,病後虛弱,產後虛羸等症。
注意事項
宜選用當年家養的土仔雞,因為此種雞肉嫩味鮮,營養豐富,不宜選用成年雞或洋雞,否則其質感和滋味達不到成菜標準。且滋補作用也稍遜。
雞經刀工處理後,一定要入沸水鍋中焯一水,這樣既可保證成菜的湯汁清亮,又可除去部分腥膩味,但焯水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把鮮味流失。
天麻宜選用野生的,因其藥效價值高於種養的,若無野生的,也應選用上等種養天麻,以保證成菜的功用;天麻要求切得越薄越好,但要求保證片的完整,這樣既可使天麻的有效成分充分溢出,又可保證美觀。
調味料不宜過多,以突出雞的本味,掌握好蒸製時間,以雞肉熟爛,藥汁充分析出為佳。
選購藥材
天麻的識別方法:呈長橢圓形,略扁,皺縮而稍彎曲。頂端留有殘莖基或紅粽色乾枯和芽,習稱鸚哥嘴;末端有圓臍形疤痕。表面淡黃色至淡黃粽色,略透明,有縱皺紋,並可見多輪點狀斑痕組成的橫環紋。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色為黃白色至淡粽色,角質樣。氣微,味甘。將其編成歌訣則是:天麻長圓扁稍彎,點狀,環紋,十餘圈,頭頂莖基鸚鵡學舌哥嘴,底部疤痕似臍圓。
枸杞的識別方法:呈類紡錘形,略扁。表面鮮紅色或暗紅色,頂端有小一凸起狀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韌,皺縮;果皮肉質,柔潤而有粘性,內含多數扁腎形種子,無臭,味甜,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