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天門素有“皮影之鄉”的美譽,天門皮影戲源遠流長,其歸納在江漢平原皮影戲之中。江漢平原皮影,是把流行於原荊州地區的天門、潛江、沔陽、監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地的皮影實行了大一統的歸納。這一民間娛樂曲藝,在長期的演唱過程中,各地藝人們推進了其唱腔藝術的發展,使其個性鮮明。
天門一些知名的皮影藝人們說,與潛江皮影戲的“雞鳴腔”不同的是,天門皮影是“漁鼓腔”。天門漁鼓,是演唱者用牛皮和竹筒作鼓敲打,邊敲邊唱的一種天門民間傳統曲藝,距今已有280多年歷史。天門皮影戲將這一曲藝融入演唱之中。藝人們說,天門皮影唱的是“七五韻”,即唱詞上是五個字與七個字的句子組成,一般為“五五七五”式。在演唱過程中,他們還根據觀眾的要求,巧妙地將《正月望郎》、《雙探妹》等100多種民眾喜愛的天門民間小調穿插其中。這樣一來,天門皮影戲地方特色更加鮮明,鄉土氣息更加濃郁。
天門皮影藝人在長期的演唱過程中,在皮影的雕刻工藝上也有創舉。
原市群藝館館長楊泰山說,現在,江漢平原皮影藝人演出的皮影大多是潛江的“湯格”和“郭格”,以圖案精細、圓潤舒展、人物造型逼真生動和影大見長,藝術風格獨特。而在上世紀50年代,天門皮影名藝人楊雙林師承“郭格”創始人郭大彪,開始從事皮影雕刻,由於他兼通戲劇,熟悉舞台臉譜衣冠,所以,他雕的皮影都較湯、郭兩種格譜有新的變化。如他雕的關公、包拯、焦贊等人物,女靠、花箭袖、跨蟒等衣裝影子都較“郭格”更細緻、逼真。
天門皮影唱腔與雕刻工藝上的不斷創新,源於它長演不衰。如今,儘管受到各類現代娛樂方式的衝擊,但是天門皮影在城鄉仍熱受追捧,市場廣闊。目前,常年活躍在我市城鄉市場的天門皮影戲班共有5個,藝人有30人左右。
目前,在城區有3個固定的皮影戲館,這種格局至今保持有5年。一處在船閘附近,一處在趟子街,一處在大橋附近。3個唱館,個個興旺,每天日場有300多人看戲。
皮影在農村特別受歡迎。在彭市、楊林、石河、張港、汪場等地,辦紅白喜事請皮影戲班助興蔚然成風。
今年58歲,出生在皮影世家,有30多年皮影戲唱史的甘炎忠說:“馱上一擔皮影箱子,機車—騎,隨時可以外出演出。而三四張方桌,幾塊木塊就可搭台表演。因為搭台簡便,隨到隨唱,農村人便喜歡請唱皮影戲,一般出個三五百元包場。”
甘炎忠的戲班有7個人。演出時,兩男一女操縱提線,在螢幕後表演打、跳、翻、跑各種角色,還有伴奏的樂手司掌琴、鑼、鈸、鼓等樂器,7人配合默契,演得有聲有色。演唱內容靠他們根據歷史故事展開情節和刻畫人物,唱、做、念、打渾然—體。他們常常根據東家辦喜事的類別選擇劇目,有時還即興編演故事。因此,他們又有“燈光才子”的美譽。
甘炎忠說,唱皮影戲一年可以純收入1.2至1.5萬左右。在農村來講,他這算是不錯的了。儘管如此,一些年輕人還是認為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一般寧願選擇外出打工,也不願學這門手藝。
“皮影戲耍、唱都需經師父心傳口授和長期勤學苦練而成,看似簡單的技藝,求精卻相當不容易。有的農村貧家子弟學習一段時間後,覺得苦,就半途而廢了。”談到收徒,甘炎忠顯得有些無奈。
經過數十年潛心苦練,甘炎忠操耍皮影練就了一套絕活:可十指全部利用,同時操耍數個皮影打鬥。“這門技藝傳給了徒弟才會沒有遺憾。”他爽朗地道出心裡話。
在天門5個皮影戲班中,36歲的艾良兵和34歲的王月義夫妻倆算是最年輕的藝人了。艾良兵從13歲就開始學唱,夫妻倆登台做搭檔也有十幾個年頭了,目前,他們是天門皮影界出類拔萃的人物。他們對天門皮影后繼乏人也產生深深的擔憂。“目前,天門皮影雕刻藝人已是鳳毛麟角。”艾良兵說。
我們相信,有了甘炎忠和艾良兵、王月義等一批天門知名的新老藝人的傳承,天門皮影的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廣闊。天門皮影戲在發展中一定會特色更加鮮明,韻味更加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