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簡介
大荔人遺址,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1978年春,在村子附近的洛河第三階地的砂礫層中發現一具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
1978年秋和1980年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西北大學地質系、西安半坡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進行了發掘。
遺址考古
男性頭骨
化石年代經鑑定距今約20萬年左右,屬不足30歲的男性頭骨,顱穹低矮,前額扁平,顱骨壁較厚,眉脊粗狀,其形狀和北京人接近。但頂骨相對較大,枕骨隆凸下移,頂枕部較高,吻部不那么前突,顴骨細弱,顴骨鱗部非三角形而呈圓麟狀,這些又都是智人的進步特徵。腦量約為1120毫升,比北京人平均值稍大,體質特徵介於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間,是早期智人中的古老類型。“大荔人”頭骨化石總的特點是粗壯、厚實、骨質較厚,頭長目低矮。其眉脊粗壯,較北京人的稍低,比馬壩人顯著高突;額骨低平,其傾斜度甚至比北京人的還小;骨板較厚,有的骨板與爪哇人、北京人相近或更厚;頂骨相對較大,頂結節發育,枕骨隆凸位置下移,頂枕部較高,腦量較大,這些又都是較北京人要進步得多,與馬壩人的特點相近似的地方。而其脊間的眉間部分最寬厚,面骨特低矮等則又是與其它人類化石不同的地方。
動植物
與大荔人伴生的動物有古菱齒象、腫骨大角鹿、鴕鳥等10餘種。發現的植物孢粉有蒿、菊、藜等草木植物,松柏、雲杉等針葉樹種,而沒有發現闊葉樹種,表明在大荔人生活時期,當地屬森林一草原型環境。
石器
與大荔人同出的石器和石製品約500多件,原料以石英岩為主,燧石次之,還有少量脈石英、火成岩等。石製品中,大多數是石片和石核,石器約占30%。器形普遍較小,長度一般不超過4厘米,重量約在20克左右。類型以刮削器為主,凹刃刮削器數量為多,其次是尖狀器和少量的雕刻器、石錐、砍砸器、石球等。打制技術主要是錘擊法,打片較厚,不甚規整。砸擊法也偶爾見得,或在一端,或在兩端可見砸痕。
第二步加工以單向背面加工為主,刃緣曲折,刃口不齊,多呈鋸齒狀或波紋狀,或銳或鈍。石器中單刃多於復刃。尖狀器加工稍為精緻,有正尖、角尖、雙尖、歪尖等類型。大荔人的文化特徵,屬於我國華北地區以小石器為主的船底形刮削器一雕刻器類型。
發掘意義
通過“大荔人”的發現,了解了許多過去在古人類學上難以得到形態細節,從而填補了中國古人類研究上的一大空白,對研究中國古人類的演化很有價值,為中國古人類學增添了新的資料。再從它的完整性來說,不但是中國罕見的、難得的,也是當前世界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