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時間相對論

大腦時間相對論

大腦時間相對論,當人面對可能危及生命的險境時會感覺時間變慢了,大腦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將幫助我們找到治療精神疾病的方法。從頂部起跳到落在網子上,下落45米的整個過程只需要2.6秒鐘,但大多數人都說他們感覺時間持續了4秒以上。

概述

從頂部起跳到落 在網子上,下落45米的整個過程只需要2.6秒鐘。但大多數人都說他們感覺時間持續了4秒以上從頂部起跳到落在45米網子上,整個過程只需要2.6秒鐘,但大多數人都說感覺時間持續了4秒以上。
大腦時間相對論,當人面對可能危及生命的險境時會感覺時間變慢了,從頂部至網子下落45米的整個過程只需要2.6秒鐘,但多數人都說感覺時間持續了4秒以上。理解大腦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將幫助我們找到治療精神疾病的方法。但對時間的感知卻是很難度量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想出了一個古怪的辦法:讓人從45米高處自由落體,看他們的大腦是如何切換到慢動作模式的。

飛人試驗

當一個人被結結實實地捆綁起來,吊到了45米的空中。4根巨大的梁支撐著我的重量,位於達拉斯的零重力驚悚遊樂園裡的這台遊樂設施的正式名稱是“懸掛空中飛人”,但這裡的工作人員通常稱之為“一張網”。因為當操作員鬆開我身上的繩索時,我便會無牽無掛地開始自由下落,直到最後落到下面那張經過改裝的馬戲團保險網上。可怕的自由落體過程總共持續了不到3秒鐘,但對我來說,感覺卻要漫長得多。而這正是此項試驗的關鍵所在。
在手腕上戴著一個感知計時器——基本上它就是兩塊LED螢幕,每塊螢幕上都不斷隨機閃爍著從1~9的數字。當被被吊起之前,這個計時器的數字切換速度被設定為我剛好無法清楚地讀出上面的數字。如果依格曼的理論是正確的,也就是在遇到危險時大腦對時間的感知會減慢,那么就應該能夠以一種慢動作的狀態看清上面的數字,就像是電影《黑客帝國》裡面的主角可以看到飛行的子彈一樣。不過前提是要始終睜開我的雙眼。

試驗結果

大腦時間相對論大腦時間相對論
1、依格曼讓幾十個人玩了九宮格的遊戲,並同時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掃瞄器監視他們大腦中的反應。他發現,當人們體驗到時間延遲的時候,大腦前扣帶回皮層的活動就會明顯增加,而這個區域只有在大腦的不同區域處理相互矛盾的信息時才會活躍起來。這個發現可能說明大腦中存在著至少兩個不同版本的時間:一個主計時器告訴你對“現在”的感知,而另一個則在不停地對這種感知進行調整。
2、重複進行的試驗支持了他的結果,這表明——與語言功能主要由布羅卡區控制、視覺主要由枕葉負責不同——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並不是由某一個大腦區域集中控制的。因此,這一領域中的大多數科學家都將工作的重點轉向了大腦中的不同區域如何相互協調才最終實現了對時間的統一認識。但他們首先要弄明白的是,這套系統是否真的有能力改變解讀數據的速度。依格曼記得自己小時候有一次從屋頂摔下來時,時間似乎變得永無止境,而不僅僅是一瞬間就過去了。這讓他想到,將人從高塔上扔下去的方法,或許能夠幫他找到答案。

時間感知

1、對大腦對時間流逝的感知的研究在過去幾十年中,醫學掃描和電腦分析技術的進步讓科學家已經能夠以毫秒為單位來監控大腦的活動。最近幾年科學家已經發現,我們在每天24小時中有規律的睡眠/醒來的生理節奏,是由約1萬個大腦細胞所組成的視交叉上核神經元負責控制的。而依格曼的研究焦點,是要確切地找出其中的每一時刻都發生了什麼。他設在貝勒醫學院的感知與行為實驗室,也是目前惟一專注於通過試驗獲得關於人們對時間感知的可靠數據的研究機構。
這是因為你的大腦在不斷校準時間間隔。依格曼解釋說比如說,我們現在用撥動開關去打開一盞燈,如果每次按下開關之後都有200毫秒的延遲燈光才會亮起來,你的大腦就能識別出這種固定的模式,並自動忽略掉延遲的時間差。這樣,在你撥動開關的時候,感覺就像是燈立刻就亮了起來。但如果這時把你放到另一間房子裡,那裡的燈光就是一按下開關馬上就亮起來,那么你就會感覺好像是在你撥動開關之前燈就自己亮了。這是因為你的大腦暫時卡在了先前的思維模式中。

新鮮感知

1、進化的過程讓我們的大腦更容易注意到新鮮的事物。比如你在叢林中發現了一片移動的陰影,它可能意味著一頓美餐,或者是你自己將變成別人的美餐——無論是哪種結果,這都是最值得引起注意的徵兆。當我們提高注意力的時候,大腦每秒鐘就會處理更多的信息。這是一種生存策略。當我們面對可能危及生命的情況,比如從45米高空墜落的時候,你的大腦每秒鐘所處理的信息量也會比平時更多,因此它會重新校準時間。就像前面提到的那個燈光馬上點亮的情況一樣,你的大腦會被卡在舊的模式中。如果你覺得大腦處理了平時用4秒鐘才能處理完的信息量,那么就會認為你的下墜過程的確持續了4秒鐘的時間。
2、視網膜的速度沒有快到足以完成對圖像的處理,與環境並沒有關係;研究表明視網膜處理畫面的速度能達到每秒 100次,遠遠超過了讀出計時器上的數字所需的反應速度。因此如果說引起人的注意是造成這種效果的關鍵,那么當人看到一個更能引起情緒波動的“新鮮事物”——比如一個人持槍對著你的照片,其他試驗已經證實它要比一朵花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時,就應該感覺它在螢幕上停留的時間更久才對。但試驗結果卻發現,人們似乎並不覺得拿槍的人比一朵花更有新鮮感。

研究意義

為了弄明白為什麼當人面對可能危及生命的險境時會感覺時間變慢了做實驗為了弄明白為什麼當人面對可能危及生命的險境時會感覺時間變慢了做實驗
1、這項研究有些很有意思的分支,其中之一就是用它來找出造成精神疾病的原因。每個人的大腦中都存在著幾乎是在瞬間就會閃現出來的“內心獨白”,或者說是自己和自己說話。但這其實是一個可以分成兩步的過程:你先在心裡發出一個聲音,然後再聽到它。對一般人來說,這個過程幾乎是同時完成的。但如果這兩個步驟出現了不同步的情況,那感覺可能就像是你聽到了別人的聲音。這很有可能就是很多有過精神分裂體驗的人所感受到的幻聽症狀的根源。
2、所謂的感覺門控,也就是大腦過濾掉重複刺激的過程,正是精神分裂症出問題的地方所在。大多數人都覺得,可能是他們抑制自己對重複刺激的反應的能力出現了問題,但依格曼的研究把焦點對準了對時間的認知功能。從這個認識出發,依格曼正在心理學家的幫助下設計一個遊戲,用來重新校正病人大腦對時間認知,他希望能在未來幾年中對其進行測試。
3、希望能利用另一種閃爍滯後現象的研究結果揭開大腦的秘密。儘管他的研究致力於創建度量時間的科學方法,但他也不由自主地開始思考所有這一切背後的意義。愛因斯坦說時間是相對的的時候曾經指出,當人在太空船上以光速旅行的時候,他所體驗到的時間與站在地球上所體驗到的是不一樣的。但依格曼發現的卻是,即使兩個人並肩站在一起,他們所感受到的時間也是相對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