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2010年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期間,50多萬志願者高呼著“我志願、我快樂、我成長”的口號,講服務不講條件,講奉獻不講回報。忙碌在各個角落的綠色身影,構成了城市裡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每一個亞運志願者手中都揮舉著一個“大拇指”,每當遇到遵守交通規則、文明禮讓、互幫互助等文明行為時,“大拇指”就高高翹起,表示感謝和鼓勵;每當看到亂穿馬路、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時,“大拇指”則成為提示和制止。在大街小巷他們豎起“大拇指”,倡導文明禮儀;在捷運公車站為路人指路釋疑,攙扶老弱;堅守場館商場疏導人群;深入街道社區助殘扶困;坐鎮“心理熱線”解人心結。
亞運過後,這種志願者活動繼續著,如今註冊志願者總數近120.9萬人,納入統計的志願服務累計4.3億小時,每周約6.3萬志願者活躍在全市各個行業、各個角落,並感染著成千上萬的市民青年,用點滴行動。他們,被親切地稱為“大拇指一代”。
產生時間
2009年6月,深入發動廣大市民、志願者和青少年共同參與的“大拇指行動”正式啟動,32.2萬人次志願者和100萬市民積極參與,影響和覆蓋人群超過200萬。亞運期間,廣州有10餘萬市民分赴全市3700餘個交通路口、公交站台等維持公共秩序,在公園景區、旅遊景點宣講廣州文化,在600個城市志願者服務站點展示城市文明。
效果
亞運期間,在和平新村當了三年交通協管員的王大姐發現,自己平日工作的崗位上又多了一群志願者,而且多出了很多“設備”。有時,自己的哨音仍阻止不了個別市民闖紅燈,而志願者一句“你很棒”、一個“大拇指”,卻能神奇地讓已經邁出的腿縮回去。現在,王大姐引導市民遵守交通秩序時,也開始將原來的制止手勢,改為豎起一個大拇指,勸阻效果更加明顯了。
來自共青團廣州市委的一份調查問卷顯示,在接受問卷的268名交通協管員中,93.6%的交通協管員認為,“大拇指行動”志願者出現後,亂闖紅燈現象基本消失了;1263名市民中,95.6%的市民曾在街頭見過“大拇指行動”的志願者,他們認為“大拇指”在市民文明出行方面有著較好的效果,83.6%的市民表示自己有時間也會參加。
範圍擴大
廣州的志願者群體日益活躍,從粵北冰凍災害到汶川大地震,從玉樹地震到舟曲土石流,他們總是一馬當先。此次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志願服務更經受住了一次重大考驗。亞運會計畫招募59萬名志願者,卻吸引了151萬人報名,其中90%以上為“老廣”。而在廣州亞殘運會上,有2.5萬名亞殘運會賽會志願者分布在19個競賽場館,50萬名城市志願者分布在600個城市志願服務站點和2139個城市文明志願服務崗。亞運會、亞殘運會志願服務總時數約為1.28億小時,其中包括“亞運會志願時”約3066萬小時,“亞殘運會志願時”約1100.7萬小時,全民行動志願者自2010年9月11日以來共奉獻服務時數達8600萬小時,令整個城市充滿融融暖意。
2010年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之際,共青團廣州市委聯合廣州市殘聯啟動“當好亞殘東道主,志願創造新生活”廣州志願者結對幫扶重殘青少年主題行動,發動各級團組織、志願者組織、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團體或個人,和轄區內8歲到18歲重殘青少年進行“一對一”個性化結對幫扶,直至這些青少年成年。據統計,共有近1000個志願者團隊、近1萬名志願者個人參與了幫扶行動。
評論
亞運會、亞殘運會中的志願服務,曲終人未散,經過歷練而成長起來的“大拇指一代”,正將志願精神、志願文化代代相傳,傳授給更多的後生仔,沉澱到未來的城市文明中去。無怪乎一位研究嶺南文化的專家坦言,亞運之後,志願者文化將成為廣州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廣州人善舉將不斷攀升,“廣州人精神”將越來越豐富,廣州城市的文明形象也將愈發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