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一般沙文主義指大國和強國把本國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在同小國和弱國的關係上表現出大國民族優越感,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甚至粗暴干涉別國內政,不尊重以至侵犯別國的主權和獨立。它是侵略性的民族主義思想在國際關係方面的集中表現。“沙文主義”因1815年法國士兵N.沙文狂熱擁護拿破崙一世,宣揚擴張主義,鼓吹本民族利益至上,煽動民族仇恨,主張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建立大法蘭西帝國而得名。歷史表現
在歷史與現實中,國與國之間關係錯綜複雜,大國沙文主義廣泛存在於每個歷史階段。如:沙俄侵略擴張
沙皇俄國存在典型的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思潮。沙俄政府對內推行壓迫各非俄羅斯民族的政策,鼓吹俄羅斯民族優越論,宣揚俄羅斯民族應支配、歧視、欺壓、限制和剝削其他民族,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語言,血腥鎮壓要求自治的少數民族,使俄國成為各民族人民的監獄;對外則進行侵略、擴張,征服外族,擴大沙俄疆域等。大俄羅斯沙文主義的影響長期未能肅清,給國內外都帶來嚴重後果。蘇聯東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導致沙皇下台,俄羅斯帝國解體。出現了資產階級組織的臨時政府和工兵代表蘇維埃(俄語意為"大會")並存的局面。最後以列寧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左翼(布爾什維克)聯合其它左翼政黨在聖彼得堡發動起義,從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史稱十月革命。革命後改國名為蘇維埃社會主義俄國,簡稱蘇俄。十月革命後,原沙皇俄國境內的各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或自治共和國。國內戰爭期間,為抗擊共同的敵人,俄羅斯聯邦同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建立了軍事政治同盟。隨著國內戰爭的結束和國民經濟恢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開始,為了統一進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怎樣把前沙俄中的各民族國家的蘇維埃政權聯合起來(除波蘭及芬蘭外),便提上了議事日程。
俄共(布)中央成立了由史達林主持的專門委員會,史達林提出了一個叫做《關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和各獨立共和國的相互關係》的決議草案,其中規定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喬治亞等作為自治共和國加入俄羅斯聯邦。這明顯是違反了承認民族自決與民族平等的俄共綱領的。更壞的是當喬治亞共產黨領袖起來反對時,史達林用粗暴的組織手段剷除他們。此時的列寧正在病養中,當他得知訊息後,立即寫信給中央政治局,嚴厲批評“自治化”方案和史達林的大國沙文主義錯誤。列寧建議各蘇維埃共和國接平等自願原則一起加入蘇維埃共和國聯盟。
1921年11月,俄共(布)中央高加索局通過決議,要求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三國組成南高加索聯邦。1922年2月,三國共產黨召開統一代表大會,通過建立聯邦的決議。1922年3月12日,三國政府代表簽署了聯邦條約,南高加索聯邦就此成立。
1922年12月,全俄第十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召開,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及南高加索聯邦等四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全權代表在聯盟成立條約上籤字,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大會通過的聯盟條約規定,聯盟蘇維埃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聯盟人民委員會為執行機關。條約還特別規定,每個加盟共和國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
1925年,中亞地區新建的土庫曼和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
1929年,由於原屬烏茲別克共和國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被升格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於1931年成為蘇聯的第七個成員國。
1936年蘇聯新憲法對加盟共和國的條件作了具體規定,共有三條:一、這個共和國一定處在邊疆區,應同蘇聯的鄰國有共同的邊界;二、以自己的名稱作為共和國名稱的那個民族,在該共和國的人口應占半數以上;三、這個共和國人口總數應在一百萬以上。因此,根據新憲法的規定,俄羅斯聯邦的哈薩克自治共和國及吉爾吉斯自治共和國,南高加索聯邦中的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符合了加盟共和國的條件。上述五國於1936年12月5日新憲法生效之日,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南高加索聯邦建制被取消。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由7個發展到11個。
由於史達林膨脹的大國沙文主義和大俄羅斯民族主義的制約作用(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史達林本人是喬治亞人),蘇聯社會主義联邦制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落入有名無實和嚴重變形的尷尬境地,憲法中規定的加盟共和國“主權”和“自由分離權”被束之高閣。蘇聯政府把俄羅斯民族和俄羅斯聯邦置於一個極其特殊的地位,高高地凌駕於其他民族之上。
1939年11月蘇聯入侵芬蘭。翌年3月蘇芬和約將列寧格勒附近蘇聯國境線向北推移150千米,蘇聯將獲取的4.1萬平方千米領土併入俄羅斯聯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1940年3月31日,又將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升格為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然後接收為第12個加盟共和國。
1940年6月,蘇聯以立陶宛政府違反蘇立互助公約,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組成反蘇軍事聯盟為由,出兵占領波羅的海沿岸3國。8月初,三國被迫加入蘇聯。史達林對當地民族不滿者採取了罕見的“集體懲罰”措施,或流放或驅趕到國外,受害者達數十萬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由此從12個發展到15個。但此後數十年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始終存在謀求脫離蘇聯獨立的鬥爭,使歷代蘇聯領導人不安。它們在戈巴契夫時期率先獨立絕非偶然。
1940年6月,蘇聯以國際形勢要求用最快速度解決歷史遺留的領土問題為由,出兵占領羅馬尼亞管轄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後將比薩拉比亞併入1924年建立的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從而建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也稱摩爾多瓦),成為蘇聯的第16個加盟共和國。
美蘇冷戰
二戰結束後,美蘇由於意識形態的差異,為了維護國家以及本集團的利益,進行了長達40多年的冷戰,形成了兩極格局。期間,兩國凌駕於世界之上,挑起了無數的武裝衝突,給各國人民帶來嚴重災難。1956年,蘇聯政府以“以卡累利阿--芬蘭共和國形式出現的我們共和國的目前結構已不符合居民人口的民族構成”為根據,將其降格併入俄羅斯聯邦。但造成當地民族構成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蘇聯政府20世紀40年代初開始的毫無限制地鼓勵向少數民族地區大規模移入俄羅斯民族的政策。卡累利阿--芬蘭共和國被降格和併入俄羅斯聯邦是蘇聯共產黨和蘇聯政府不尊重當地民族意願和違背民族自決權原則的表現。它實際上是在當地居民對此事不甚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情況下作出的決定。這一行動不僅損害了卡累利亞民族的自主權,而且在其他少數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響。其他民族擔心會在某個時候遭到和卡累利亞族同樣的命運,從而增強了它們對聯盟中央的離心傾向。至此,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數量固定為15個。
隨著1991年8月21日“8·19”事變的失敗,蘇聯第一任總統(也是最後一任總統)、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於1991年8月25日辭去總書記職務,並宣布蘇共自行解散。從1991年8月22日至11月6日所有加盟共和國的共產黨和作為全聯盟組織的蘇共都停止了活動。
統一的國家隨著蘇共組織的垮台而轟然瓦解也是很自然的。1991年8月決定脫離蘇聯(雖然沒有遵守法定程式)的有亞塞拜然、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摩爾達維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愛沙尼亞,9月,亞美尼亞、塔吉克斯坦也決定獨立。而在早些時候,1990年和1991年春天立陶宛、拉脫維亞、喬治亞已決定脫離蘇聯(1991年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承認波羅的海三國獨立)。這樣,到1991年12月除了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外的所有加盟共和國都已經事實上脫離了蘇聯。
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首腦簽署協定,正式確認了蘇聯的已成現實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