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霸權
霸權主義,即某個國家在一個地區、幾個地區或在世界上稱霸,對別的國家實行控制、 壓迫和奴役;或是某一個國家在一些國家中成為盟主、霸主,揮舞指揮棒,干涉別國的內政, 侵犯別國的主權,這些情況,在人類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歷史上的霸權主義總是和剝削制度 相聯繫,和剝削階級的國家制度相聯繫的。霸權主義往往是侵略戰爭和陰謀顛覆的同義語, 是軍事手段和政治外交手段綜合的產物
。蘇聯曾經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如今已淪為世界霸權主義的典型。只要認真回顧一下歷史事實,便可看出,在列寧逝世以前,蘇聯是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的,沒有實行霸權主義的政策。但是在史達林領導期間,蘇聯在積極支援世界各國革命事業的同時,犯了不少大國沙文主義錯誤。在赫魯雪夫時期、特別在勃列日涅夫時期,霸權主義這個毒瘤更加惡性發展起來。
首先是反映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到四十年代初期,在共產國際內,以蘇聯共產黨為中心,推行了一個黨指揮其他黨的作法,形成了兄弟黨之間不正常的關係,並把蘇聯黨內的鬥爭,擴大到其他兄弟黨,踐踏社會主義法制,用判刑、流放、肉體消滅等辦法, 同樣對待兄弟黨的領導幹部。四十年代後期,又對南斯拉夫黨和國家實行封鎖和打擊,並在東歐各兄弟黨內製造了一批冤案。第二,反映在國與國的關係上。隨著蘇聯的國力日益強大起來,不平等地對待兄弟國家及其他鄰國。或是主動侵犯,通過戰爭手段取得某些領土,如二戰初的蘇芬戰爭、蘇波戰爭;或是通過國際會議,劃分勢力範圍,進一步蠶食、吞併 其他國家的領土。在二戰期間及以後,蘇聯通過吞併波蘭東部地區、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日本北方四島等等,取得近七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相當於三個羅馬尼亞。第三,在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駐軍,建立軍事基地,干涉別國內政。
從我國人民的切身體驗中,也體會到蘇聯霸權主義對我國的危害和壓力。史達林時期的蘇聯,主流的一面是援助了我國的革命和建設,但同時也對我國實行了大國沙文主義的政策。 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把大國沙文主義發展到窮凶極惡的霸權主義,乃至發生了撤退專家、撕毀契約的事件、顛覆新疆事件、侵犯珍寶島事件,目前還在我國邊境上陳兵百萬。蘇聯當權者竟然不顧歷史事實,否認過去沙俄對我國的侵略、吞併領土及強加不平等條約,為老沙皇唱頌歌。
由此可見,從六十年代以後,蘇聯變本加厲地推行霸權主義。 蘇聯在一九六二年的加勒比危機中丟臉以後,便瘋狂地發展和擴充新式的軍事裝備,如今已在軍事力 量上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某些方面還略勝一籌。蘇聯憑藉其軍事實力,肆無忌憚地推行霸權主義。一九六八年閃電式地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公然綁架了捷克斯洛伐克黨政領導人,逼他們簽訂屈辱的協定,更換了領導。一九七五年,派遣古巴僱傭軍,插手剛剛獲得獨立的安哥拉內戰。一九七七年,在非洲之角,支持衣索比亞和索馬里進行戰爭。一九七九年,支持越南侵略高棉。一九七九年底,悍然侵占阿富汗,企圖為南下波斯灣、印度洋打開通道。 目前,又盡炫耀武力和威脅恐嚇之能事,對波蘭虎視眈眈。世界各國人民通過這些血淋淋的 事實,逐漸認識了蘇聯霸權主義的真面目。
霸權產生的原因
蘇聯霸權主義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有著它的社會經濟、歷史、思想等根源。我在這裡僅 就歷史根源作些粗淺的分析。第一、是由於沙俄的大國沙文主義和民族擴張主義的影響。 絕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 都不象馬克思、恩格斯原來預料的是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基礎上建立的,而是在經濟比較 落後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經濟落後,就是資本主義發展得不充分,缺乏高度的生產力水平, 缺乏相應的科學文化水平,缺乏相應的較充分的資產階級民主。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封建 主義的因素比較多,生產力水平較低,科學文化水平較低,甚至很低,封建專制主義的影響 比較厲害。沙皇俄國就是一個不發達的封建帝國主義國家。歷史的沉重包袱,並不是可以輕 易拋掉的。死者的靈魂糾纏著活人的頭腦,歷史的陰暗傳統束縛著新的統治階級。正如列寧 所說:“一個國家愈是落後,這個國家的小農業生產、宗法制度和閉塞性就愈加厲害,而且這 種情況必然使最深刻的小資產階級偏見,即民族利己主義和民族狹隘性特別頑固有力。”1 沙俄從第一代沙皇伊凡四世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三百七十年間,使原來偏居一隅的 莫斯科公國發展成為地跨歐亞、擁有二千二百八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帝國,其中殖民地面積 為一千七百四十萬平方公里,占百分之七十六。沙俄用軍事征服和陰謀狡詐的外交手段相結 合,奪得了波羅的海及黑海邊的大片土地及出海口,侵占了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我國領 土,奪得了廣袤的土地和資源寶藏,把俄國變成“各族人民的監獄”。沙俄的特點是搶奪領土 狂,只要沙皇軍隊一旦占領一塊土地,就再也不會自動退出。這是歷史本身做出的結論。
布爾什維克黨所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正是為了把帝國主義的俄國變為社會主義的蘇 聯,把戰爭變為和平,把對各民族的壓迫變為各民族平等的聯合。列寧同志始終堅持無產階 級國際主義的原則,主張民族自決權,主張各民族的自由聯合,主張對外取消一切不平等條 約,支持了波蘭的獨立和芬蘭的獨立,熱情地支援了我國民族解放事業。
歷史卻是沿著螺鏇形上升的道路無情地重複著。從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這半個世紀中, 沙皇的大國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的幽靈始終在克里姆林宮裡徘徊。蘇聯過去強調進行愛 國主義教育的時候,沒有始終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原則,沒有對過去的歷史抱分析的態 度,沒有對沙俄的大國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進行徹底的批判和總結。相反地,卻把精華 和糟粕混為一談,發展了封建主義的大國沙文主義思想。 《共產黨宣言》早就指出過,“要同傳 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歷史的傳統觀念的痕跡,猶如生在一個民族身上的毒瘤,如不 及早開刀和防治,在一定條件下,就會舊病復發。打著無產階級的旗號,並利用勞動人民創 造的巨大生產力,來復發大國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的老病。其政治後果必然是十分嚴重的。
第二、是由於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大俄羅斯民族優越感的影響。在兩次世界大戰後建立起 來的社會主義國家,雖然都是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或工人黨領導的,但是所進行的革命大都 是民族民主革命,然後在奪取政權後,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即使是俄國的十月革命,也是 在二月革命的基礎上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二月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是無產 階級、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共同推翻封建貴族統治的革命。民族民主革命的特點,是能 夠團結一切愛國的、爭民主的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各階級、各階層,形成廣泛的統一戰 線。但畢竟還不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個階級的全面的直接的鬥爭,還不是經典意義上的 無產階級革命。因此,民族民主革命往往是民族性多於階級性,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是激勵 大多數人民參加革命的旗幟。這就帶來一個相應的弱點,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無產階級國 際主義覺悟不夠高。在發揚愛國主義的時候,如果掌握得不好,就易發展民族主義的思想和 情緒,進而發展成為沙文主義和民族擴張主義的思想和情緒,混淆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封 建的、資產階級的民族主義的界限。
蘇聯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提出保衛祖國的口號,當然是必要的、正確的。當時大肆 宣傳了庫圖佐夫、烏沙科夫等沙俄時將軍的功績,甚至把蘇聯一些軍事學院冠上了庫圖佐 夫、烏沙科夫等名字。史達林在慶賀戰爭勝利時,又特別表揚了俄羅斯民族,並稱它是“蘇 聯所有民族中最傑出的民族”,是“蘇聯各民族的領導力量。”2庫圖佐夫、烏沙科夫是沙俄 的傑出將領,他們有過保衛祖國的功勞,但也有過為沙俄征服異族、鎮壓農民運動的劣跡。 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對這些歷史人物進行具體分析,而不能盲目推崇。俄羅斯民族是蘇聯各民 族中平等的一員。不能把民族分成“最傑出的”、“一般的”甚至“不傑出”的類別,也不能 在民族關係中有一個民族成為領導力量。成為領導力量的只能是各族工人階級的政黨共產黨。 實際上,蘇聯各族人民都為保衛社會主義祖國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第三、是由於十月革命產生的世界影響,使蘇聯某些領導人的驕傲思想惡性膨脹起來。 革命的勝利當然
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不正確估價和對待勝利,也會產生驕傲思想。這 種思想的惡性發展,也會產生霸權主義。俄國十月革命開闢了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但 是又為蘇聯黨自封為國際共運的唯一中心, 自封為老子黨創造了條件。共產主義的理想是要在世界上徹底消滅階級、剝削和壓迫,使生產資料為社會成員共同 占有,逐步消滅三大差別,做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同時,使人民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 悟。霸權主義的行徑,是和共產主義的理想根本不相容的,是和社會主義制度根本不相容的。 打著社會主義旗號搞霸權主義,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更大的危險性。它可以利用無產階級革 命領袖及社會主義國家的巨大威望,可以利用高度集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威脅和破壞世 界和平。我們必須同蘇聯霸權主義進行堅決的鬥爭。和這種霸權主義進行鬥爭,不僅是為了 維護世界和平,而且是為了捍衛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反對蘇聯霸權主義,一方面要組織全 世界最廣泛的反霸統一戰線,和它進行針鋒相對的政治及軍事鬥爭;另一方面,必須在理論 上捍衛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原則,徹底批判民族沙文主義和民族擴張主義。
霸權的突破
人類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的歷史時期,形成了世界市場,形成了殖民奴役,資產階級不 僅剝削本國的無產階級,也剝削其他國家的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和封建地主階級不一樣, 資產階級形成為一種國際的力量。全世界無產階級必須團結起來,進行共同的鬥爭,才能最 終消滅資本主義制度,打倒國際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的解放只能是國際的事業。列寧說:“資 本是一種國際的勢力。要戰勝這種勢力,需要有工人的國際聯合和國際友愛。”3因而,無產 階級的口號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到了帝國主義階段,再加上一句口號:“全世界 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首先要求各國無產階級同各自國家的資產階級進行鬥爭,努力推翻 本國的資產階級、剝削階級的統治,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第二,要毫無例外地支援世界各國 無產階級、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鬥爭,在必要時做出民族犧牲。第三,要堅持各民族 完全平等,堅持民族自決權、分離權和聯合的自由,最後實現“各民族高度統一的溶合。”4 根據百年多來的歷史實踐,特別在世界上有了社會主義國家後的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實踐,怎樣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總結和探討。
第一、關於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
各國工人的聯合,是以各民族的完全平等,各民族有自決權、分離權,有成立獨立國家的 權利為前提的。民族獨立的國家有生存的權利。工人階級的聯合,在奪取政權以後,形成新 的聯邦國家,也是在自願的基礎上,在各民族相互信任和友愛的基礎上產生的。實際上,正 如列寧指出,在俄國條件下只有實行民族自決權,實行民族的分離權,才能最後實現各民族 的統一的溶合。這是民族發展的辯證法。列寧說:“正如人類只有經過被壓迫階級專政的過渡 時期才能達到階級的消滅一樣,人類只有經過一切被壓迫民族完全解放的過渡時期,即他們 有分離自由的過渡時期,才能達到各民族的必然融合。”5
恩格斯早說過“真正的國際主義無疑應當以獨立的民族組織為基礎。”6堅持大小民族一 律平等,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不承認有什麼優秀民族和劣等民族,不承認哪一個民族是 領導民族,這是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一個原則區別。因此,勃列日涅夫 的“有限主權論”是反馬克思主義的,是推行霸權主義的理論根據。
第二、關於支援革命。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要求支援其他國家無產階級革命鬥爭,支援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的革命鬥爭。對於無產階級已取得政權的社會主義國家說來,這是責無旁貸的義務。 但是,一個國家的革命,是由該國無產階級和人民去進行。只有主客觀條件成熟了,革 命才會爆發。支援革命和輸出革命完全是兩碼事。革命思想是能傳播的,革命是不能輸出的。 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原則。列寧多次說過:“革命是不能按定單定做的。”7 “革命是不能‘造成’的,革命是從客觀上(不依政黨和階級的意志為轉移的)已經成熟了的歷史危機的歷史 變革中發展起來的;……”8 “共產主義是不能用暴力來移植的。”9
社會主義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具有強大的生產力,具有巨大的物質力量,因此可以 不僅在思想上政治上支援別國的革命,而且可以在物質上加以支援。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 是,必須是在該國具有革命的條件和因素,獨立自主進行鬥爭的條件下,給予物質上支援。 更不能依仗這種援助來控制、指揮別國的無產階級和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給予的援助, 要有助於該國的自力更生,而不要助長躺在外國援助上的依賴思想。對於世界各國無產階級 和人民革命的援助,最主要的是搞好本國的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一步步地削弱帝國主 義力量,壯大社會主義力量,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啟發各國無產階級和人民為 共產主義理想而鬥爭。
支援革命鬥爭和搞霸權主義,完全是對立的。一個是在完全平等的基礎上,給予真誠的 支援;另一個是戴著援助的面具,對別的國家控制、滲透、顛覆和侵略。霸權主義,連主觀 上想輸出革命也談不上,這是歷史作出的結論。
第三、關於革命和建設的具體道路。
各社會主義國家的平等,不僅要體現在尊重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方面,而且要體現在尊 重各國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互相學習和取長補短。這是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重要內容。 雖然革命的勝利是有先有後,黨和國家有大有小、有強有弱,但是無產階級政黨之間的 關係,遵循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原則,應該是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不僅不應該是老子黨、 兒子黨的封建關係,而且不應該有一個什麼中心,有一個什麼頭。各國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 建設,都對共產主義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許多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人物並不一定都 出自大民族、大黨。史達林是喬治亞人。季米特洛夫是保加利亞人。久經考驗的狄托是南 斯拉夫人。在無產階級政黨、社會主義國家之間,應該體現平等、社會主義民主的精神,這 才會使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具有堅實的基礎。
第四、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是不能自發產生的。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一個組成部分。和無產階級世界觀一樣,它並不 因為建立了無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國家,就會自發產生。它所反映的各國無產階級相互關 系的準則,是以馬克思主義原理和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為指導的。必須對各國無產階級及其 政黨,對廣大人民,進行反覆教育。一定要把馬克思主義原理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相結合,來 進行這種灌輸工作。要對一個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進行科學的分析,分清精華與糟粕, 分清統治者與人民。只有徹底批判民族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只有和霸權主義作堅決的 鬥爭,才能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
馬克思、恩格斯一生曾為被壓迫民族爭取民族獨立大聲疾呼。他們畢生都同情和支持波蘭的獨立和愛爾蘭的獨立,並且把爭取民族獨立事業放到整個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中來考 慮。他們不斷批判民族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特別寫了許多著作,批判沙俄的霸權主義, 批判泛斯拉夫主義。
偉人對霸權的看法
馬克思在一八五六年寫了《十八世紀外交史內幕》,揭露沙俄是歐洲反動勢力的堡壘,同 時抨擊英國統治階級支持俄國的反動對外政策,馬克思在書中寫下了一段極為精彩的帶有總 結性的話。他說:“莫斯科公國是在蒙古奴役這所恐怖而卑賤的學校中養育和成長起來的。它 只是由於成為一個奴性藝術大師才積聚起力量的。……彼得大帝終於把蒙古奴才的政治手腕 和蒙古主子繼承成吉思汗征服世界遺志的狂妄野心結合在一起。”(第78頁)
恩格斯於一八九O年寫了《俄國沙皇政府的對外政策》,指出沙俄是“歐洲反動勢力的主 要堡壘”,批判了沙俄的霸權主義,指出它“以解放這些民族的假面具來掩蓋自己獨霸世界的 計畫”。他對俄國革命的勝利抱著極大的期望,他說:“一旦沙皇這個全歐洲反動勢力的最後 堡壘垮台,整個歐洲的風向就會完全改變。”10
史達林在他革命活動的早期,是以在民族問題上堅持馬克思主義原則而著名的,並在蘇聯負責過民族工作。但在一九三四年,他不同意當時蘇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研究院院長阿多 拉茨基建議把恩格斯的這篇論文發表在《布爾什維克》雜誌上。理由是,恩格斯此文有片面性,只強調了沙俄十分卑鄙齷齪的侵略政策,但沒有指出這種政策的經濟根源。同時又指出此 文其他幾個缺點。其實,恩格斯這篇著作著重分析了沙俄的對外政策,這種分析是十分精闢的,對於蘇聯黨和人民是一篇極其重要的教材。應該藉助恩格斯這篇著作及馬克思、恩格斯的 其他有關著作,教育蘇聯人民,徹底清除大國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的流毒。可惜在史達林時期的蘇聯,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充分,因而帶來了嚴重的後果,這是個歷史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