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石

夔石

夔石在中國山東濟南趵突泉公園內尚志堂東山外北側,位於老金線泉東,為太湖石種,底部鐫“夔石”銘刻,該石高1.5米 寬0.75米,厚0.6米,形態奇特,因形似傳說中的杜足怪獸夔而得名相傳,夔是古帝王舜的臣,樂官。石旁說明牌有:“‘夔’為古代傳說中的獨足獸,因此石形狀奇特,有單足,昂首,吼天之勢,形似‘夔’,故得此名,為濟南名石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夔石 夔石中國山東濟南趵突泉公園內尚志堂東山外北側,位於老金線泉東,為太湖石種,底部鐫“夔石”銘刻,該石高1.5米 寬0.75米,厚0.6米,形態奇特,因形似傳說中的杜足怪獸而得名相傳,夔是古帝王的臣,樂官。石旁說明牌有:“‘夔’為古代傳說中的獨足獸,因此石形狀奇特,有單足,昂首,吼天之勢,形似‘夔’,故得此名,為濟南名石之一。”

不同尋常的來歷:

夔石原在衛巷一古舊的居民住宅院內,“文化大革命”中,人走院空,房屋倒塌,夔石被遺棄在街旁的公共自來水站旁。趵突泉公園一賈姓職工,路經此處時看到半掩埋地下的夔石,形態奇特,有觀賞價值,便徵求領導允準,取得街道居委會同意後,移置在趵突泉公園,配植青松、翠竹,使其與泉溪青松等融為一體,精巧絕妙,情趣頓生,成為園中的獨特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