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山西省
文化遺產名稱:壽陽竹馬
遺產編號:Ⅲ-8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壽陽縣文化館
遺產級別:省
歷史淵源
壽陽大竹馬是武術之鄉平頭鎮郭家溝村的傳統民間文藝形式,它起源於明清,集高蹺、竹馬、武打於一身。其內容最初表現的是關公和周倉的打鬥場面,後來增加了《三英戰呂布》《虎牢關》等多種戲劇中的武打人物。過去它和當地平頭溝北村的《愛社》同屬儺劇藝術,“大竹馬”“愛社”和李家山的“圪欄隊”並稱三大社,主要用於到附近與陽曲交界的阪泉山(亦稱阪寺山)驅邪逐疫、祀神祭天、祈求豐年。解放後,多由當地人在元宵節進城街頭表演,深受民眾喜愛。表演形式
據21世紀初的調查,民間尚存的壽陽大竹馬戲演出劇本有《唐朝八大將》、《幽州降香》
壽陽大竹馬的獨特之處是,既有高蹺的魁偉高大,又有竹馬的彩飾造型;既有人們熟知的戲劇人物故事,又有刀槍劍戟的激烈拼殺。表演時有“上坡前傾”“下坡后座”及“馬失前蹄”等高難度動作,通過表演和佇列變換,在或而急促或而舒緩的鑼鼓聲中,馬蹄鏗鏘,鈴鐺作響,馬鞭飛旋,你來我往,精湛的表演把劇中人物表現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