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公輸》原文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
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墨子曰:“胡不見我於王?”
公輸盤曰:“諾!”
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於是見公輸盤。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墨子之守圉有餘。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
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墨子歸,過宋。天雨,庇其閭中,守閭者不內也。
故曰:治於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於明者,眾人知之。
《墨子·公輸》參考譯文
公輸盤給楚國製造雲梯這種器械,造成後,將要用來攻打宋國。先生墨子聽到了這個訊息,就從魯國起身,走了十天十夜,到達郢都,去見公輸盤。
公輸盤說:“先生有什麼指教嗎?”
先生墨子說:“北方有人欺侮我,我希望藉助您的力量殺掉他。”
公輸盤很不高興。
先生墨子說:“我願意送你千金(作為殺人的報酬)。”
公輸盤說:“我崇尚仁義從不殺人。”
先生墨子於是站起來,向公輸盤拜了兩拜,說:“請讓我向您解釋一些話。我在北方聽說您造雲梯,將要用來攻打宋國。宋國有什麼罪過?楚國在土地方面有多餘,缺少的是民眾,發動戰爭去減少自己缺少的民眾,卻去爭奪自己有多餘的土地。不能說是明智。宋國沒罪卻要去攻打它,不能說這是仁愛。懂得了這道理卻不據理力爭,不能說是忠誠。力爭了卻沒有達到目的,不能說是堅強。您崇尚仁義不肯幫我殺死欺辱我的一個人,卻甘心為楚國攻打宋國而殺死很多的人,不能算是明白類推的道理。”
公輸盤被說服了。
先生墨子說:“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停止呢?”
公輸盤說:“不能,我已經把造雲梯的事告訴過楚王了。”
墨子說:“您為什麼不介紹我去見楚王呢?”
公輸盤說:“好吧。”
墨子見了楚王,說:“現在這裡有個人拋棄自己華麗的車子,看到鄰人有破車子便想去偷;拋掉自己的錦繡衣裳,看見鄰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拋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見鄰人有糟糠便想去偷。這是什麼樣的人呢?”
楚王說:“(這個人)一定患了偷竊病了。”
墨子說:“楚國的土地方圓五千里,宋國的土地方圓只有五百里。這就好像華麗的車子和破車子相比。楚國有雲夢澤,那裡滿是犀兕、麋鹿之類,長江、漢水裡的魚、鱉、黿、鼉多得天下無比,宋國真像人們說的那樣,是個連野雞、兔子、鯉魚都沒有的地方。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楚國有高大的松樹、文理明顯細密的梓樹、黃楩木、楠、樟這些大樹,宋國卻沒有什麼大樹。這就好像錦繡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認為大王攻打宋國,正和這個害偷竊病的人一樣。”
楚王說:“對呀!雖然是這樣,但是公輸盤給我造好雲梯了,(我)一定要攻下宋國。”
於是,楚王召見公輸盤。墨子解下衣帶當作城,用竹片當器械。公輸盤一次又一次地設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擋住了他。公輸盤的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墨子的守城辦法還綽綽有餘。
公輸盤技窮了,但他說:“我知道用來對付你的辦法了,可是我不說。”
墨子也說:“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對付我,可是我也不說。”
楚王問這是怎么回事。
墨子說:“公輸盤的意思,只不過是想要殺死我。殺了我,宋國就守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可是我的學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經拿著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國城上等待楚國來進攻了。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保衛宋國的人。”
楚王說:“好啦!我不攻打宋國了。”
墨子從楚國歸來,經過宋國,天下著雨,他到閭門去避雨,守閭門的人卻不接納他。
所以說:“運用神機的人,眾人不知道他的功勞;而於明處爭辯不休的人,眾人卻知道他。”
《墨子·公輸》字詞解釋
雲梯:古代戰爭中用的器械。
起:出發,動身。
郢:春秋戰國時楚國國都,現湖北江陵。
說:同“悅”,開心
固:絕對
再:再次,兩次
義:講道義
臣:秦漢以前對一般人也可自稱臣
說之:解說這件事
已:停止
胡:為什麼
見:引見
《墨子·公輸》閱讀分析
解析
本文記敘了墨子勸阻楚國進攻宋國的故事。
第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造雲梯之械”,表明一場大戰即將爆發,宋國形勢很危急;“行十日十夜”既表現出時間緊急、刻不容緩,又表現了墨子不辭勞苦的精神。
課文主體部分詳細敘述了墨子同公輸盤、楚王作鬥爭的經過,可分為三個步驟:使公輸盤理屈詞窮;使楚王理屈詞窮;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促使楚王放棄攻宋。下面作具體分析。
第一步:
墨子先設下圈套,誘使公輸盤說出“吾義固不殺人”這句話。接著,墨子就抓住公輸盤這句話來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輕描淡寫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將幫助楚國攻打宋國的公輸盤置於理虧的境地;接著,墨子用“不可謂智”“不可謂仁”“不可謂忠”“不可謂強”“不可謂知類”,從各個角度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為,讓公輸盤無從置辯,等於是斷了公輸盤的退路。“義不殺少而殺眾”一句,揭示出公輸盤所標榜的“義”的虛偽性。
“公輸盤服”,一個“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論說有理有力,使公輸盤無話可說。可是侵略者不會輕易罷手的,當墨子進一步追問他為什麼不停止造雲梯時,公輸盤把責任推到楚王身上,然後在墨子的進一步逼問下,只好答應引墨子去見楚王。文章極自然地過渡到下文。
第二步:
對楚王,墨子採取了和對付公輸盤相同的策略,先讓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不過,在楚王面前,墨子更注意勸說的婉轉和藝術性。他先用一個假設,說有這樣一個人,自己有華麗的車子不坐,而去偷鄰居的破車;自己有絲綢衣服不穿,而去偷鄰居的粗布衣服;自己有好飯好菜不吃,而去偷鄰居的粗劣食物。接著問:“此為何若人?”誘使楚王說出“必為有竊疾矣”,這正是墨子要楚王說出的話。墨子隨即一連用了頗有誇張意味的三個對比,極言楚國的土地遼闊物產豐富和宋國的土地渺小物產貧乏,從而類推出楚國攻宋是和有“竊疾”“同類”的結論。此時,楚王像公輸盤一樣,陷入自己所否定的圈子中而無話可說,只得說“善哉”。但是,他仗著楚國的實力,仍不放棄攻宋的打算。
第三步:
寫墨子以實力迫使楚王放棄攻宋的企圖。
先簡要記述墨子與公輸盤演練的攻守戰。用“九攻”“九距”點明戰鬥之激烈,用“攻械盡”“守有餘”交代激戰結果,用“詘(屈)”點明公輸盤已經技窮。在意識到墨子將是攻宋的一個極大障礙時,公輸盤陡起殺機。墨子敏銳地加以揭穿,並明白告訴公輸盤與楚王,宋國已做好了充分準備,“雖殺臣,不能絕也”,這才使公輸盤與楚王不敢輕舉妄動,楚王不得不取消攻宋的打算。這一段記述,說明要制止侵略,單靠說理是不夠的,還得有足夠的實力做後盾。
賞析
《公輸》通過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動地敘述了墨子為實現自己的“非攻”主張,所表現出的艱苦實踐和頑強鬥爭的精神,同時也暴露了公輸盤和楚王的陰險狡詐,從而說明只有把道義和實力結合起來,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斂其野心。
在這篇文章里,墨子對戰爭的性質看得是比較清楚的。他能明確指出楚攻宋之不義,因而他不辭辛勞,長途跋涉趕到楚國都城,以實際行動去制止戰爭的發生。正因為墨子站在正義一邊,所以自始至終,都以主動進攻的姿態向公輸盤及其主子楚王進行了無可調和的鬥爭,而且理直氣壯,義正辭嚴。當時楚大宋小,楚強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謀已久,要想制止這場戰爭的發生,是一件極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終於制止了這場戰爭。這固然同墨子的機智善辯頗有關係,但更重要的卻在於他能夠針對敵方的要害展開攻勢。首先,他從道義上擊敗敵人。墨子至楚後,公輸盤問他為何而來,他說:“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先是使得公輸盤“不說(悅)”,繼而逼出“吾義固不殺人。”但公輸盤只知道殺一人謂之不義,卻不知興師攻宋殺更多的人,是更大的不義。所以墨子接著指出:“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把公輸盤說得啞口無言。在十分狼狽的情況下,公輸盤不得不把責任轉嫁到楚王身上。墨子見楚王,同樣採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辦法,從道義上譴責楚攻宋之不義。他以富人盜竊窮人為喻,問楚王“此為何若人”?使楚王承認並說出此人“必為有竊疾矣”。既然承認這種人“有竊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國而攻伐貧窮之宋,正“為與此同類”。在墨子強有力的論據面前,楚王也不得不諾諾稱是。公輸盤的“義不殺少而殺眾”和楚王以富竊貧,在道義上都是站不住的,因而他們理屈詞窮,弄得尷尬不堪。但是公輸盤和楚王決不因在道義上的失敗而放棄侵宋之心,公輸盤把責任推到楚王身上,楚王又把責任轉嫁到公輸盤身上的事實,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從而說明對於強大而又頑固之敵,只是在道義上攻破它還是遠遠不夠的,與此同時,還必須在實力上同敵人較量,並壓倒它,才有可能迫使侵略者放棄勃勃野心。墨子意識到了這一點。因而他“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這雖然還只是停留於近乎紙上談兵,然而卻是一次戰術上的較量,在較量中大大滅了公輸盤仗恃雲梯之械攻宋的囂張氣焰。公輸盤雖被挫敗,但侵宋之心仍然不死。直到墨子說出即使把“我”殺掉,“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之時,在實力的對抗之下,才使公輸盤和楚王死了攻宋之心。
這場鬥爭表明,面對大國的不義之戰,要敢於鬥爭。一方面要從道義上揭露其不義,使他們在輿論上威風掃地;另一方面,要從實力上作好充分準備,使他們的侵略野心無法得逞。這個道理,不僅在歷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無借鑑意義。
從寫作特點來看,本文又是通過曲折生動的故事,圍繞矛盾衝突來闡明道理,突現人物的。當墨子到楚國見到公輸盤,經過道義上的一番譴責之後,公輸盤“服”了。既然“服”了,將意味著矛盾得以解決。其實不然。當墨子指出:你既然“服”了,何以不停止攻宋呢?這么一問,公輸盤卻把責任轉嫁於楚王。這既說明他口服而心不服的真相,又引出了與楚王的新矛盾。為解決這一矛盾,墨子又去見楚王,從道義上把楚王駁得體無完膚,致使楚王稱“善”。楚王既然稱“善”,看來矛盾該是解決了。其實不然。楚王同公輸盤一樣,只不過是耍了個花招罷了。他在稱“善”之後用“雖然”二字一轉,又把責任推到公輸盤身上,說什麼“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這樣一來,矛盾就更加複雜化了。又是與楚王的矛盾,又是與公輸盤的矛盾,二者錯綜交織在一起。面對這樣頑固而又狡詐的敵人,如果還採取先前那種從道義上揭露的辦法對付他們,顯然是不能奏效的。那么究竟怎樣解決這一矛盾,既是擺在墨子面前的一個十分艱巨的課題,也是讀者想要急切知道的。出自墨子的機智多謀,來了個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既然楚王和公輸盤都仗恃雲梯這一攻城之械來攻宋,就需要把雲梯這個迷信予以徹底摧毀。於是墨子便在戰術上與公輸盤來一次較量。較量的結果,公輸盤徹底失敗,屈服了。如是,矛盾該解決了。然而,矛盾非但沒有解決,且向縱深發展。公輸盤在黔驢技窮的情況下,竟想下毒手把墨子這個勁敵殺掉,妄圖掃清攻宋道路上的障礙。但是這一陰謀非但未能得逞,反被墨子一眼看穿,進而一針見血地當面揭露了公輸盤的卑劣行徑,並嚴正告訴他們:“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在實力的對比和威懾之下,才迫使楚王不得不最後說出“善哉!吾請無攻宋矣”的話來。至此,矛盾才得以解決。試看故事是多么曲折生動!矛盾衝突猶如波浪起伏,滾滾向前推進。
再者,作者還善於運用比喻,進行層層推理。墨子見公輸盤和楚王,都不是直陳其事,開宗明義,而是先作比喻,然後進行邏輯推理,使之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這就大大增強了說服力,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而尤為突出者,是作者運用比喻之妙。諸如墨子見到公輸盤後,公輸盤問他有何見教,他並不正面直答來意,而說:“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他把問題說得十分嚴重,意在一下子把對方的注意力引到這件事上,迫使對方對這件事立即表示態度,說出意見,亦即使對方說出自己要他說出的話來。可是公輸盤偏偏不說,只是表示不高興。公輸盤不說,當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於是只好再來個火上加油,“請獻十金”。這意味著要拿金錢賄賂收買他,讓他去乾殺人的勾當。這下子公輸盤可沉不住氣了,便脫口說出“吾義固不殺人”。墨子之所以使他不高興,繼而又激怒他,無非是讓他說出這句話來,然後再予以批駁。墨子見楚王,則是另一番氣象。一開頭就作比說:“今有人於此”如此這般。他不用“倘若”“假如”等假設字樣,好像是講一件實實在在的事,使對方不致發生錯覺,能夠聽得進去,然後讓對方說出自己要他說出的話來。墨子連用了三個比喻,然後問楚王:“此為何若人?”楚王很痛快地回答說:“必為有竊疾矣。”既然回答得痛快,那就毫無必要再用激將的辦法進一步逼問了。但讀者完全可以想像,假如楚王也像公輸盤那樣吞吞吐吐的話,墨子將會用別的辦法使他說出自己要他說的話的。可見,墨子是根據不同對象的表現,而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總之,要他們說話,要他們說出自己想要他們說的話。不說話,不行;說了話,達不到自己的目的也不作罷。只要他們說了話,事情就好辦了,就可以抓其把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墨子就是用這種引魚上鉤、先發制人的辦法,進行說理的,自始至終都以主動進攻的姿態出現,使對方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文章之所以富有邏輯性和說服力,又是同這種說理的方法密不可分的。
《公輸》一文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
《墨子·魯問》有關內容
公輸子謂子墨子原文 公輸子謂子墨子曰:“吾未得見之時,我欲得宋。自我得見之後,予我宋而不義,我不為。”子墨子曰:“翟之未得見之時也,子欲得宋,自翟得見子之後,予子宋而不義,子弗為,是我予子宋也。子務為義,翟又將予子天下。”
譯文 公輸盤對墨子說:“我沒有見到你的時候,我想得到宋國。自從我見了你之後,給我宋國,假如是不義的,我不會接受。”墨子說:“我沒有見你的時候,你想得到宋國。自從我見了你之後,給你宋國,假如是不義的,你不會接受,這是我把宋國送給你了。你努力維護義,我又將送給你天下。”
史實典故
公元前440年前後,墨子約29歲時,楚國準備攻打宋國,請著名工匠魯班製造攻城的雲梯等器械。墨子正在家鄉講學,聽到訊息後非常著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帶領三百名精壯弟子,幫助宋國守城;一面親自出馬勸阻楚王。墨子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腳爛,毫不在意,十天后到達楚的國都郢(今湖北的宣城)。到郢都後,墨子先找到魯班,說服他停止製造攻宋的武器,魯班引薦墨子見楚王。墨子說:“現在有一個人,丟掉自己的彩飾馬車,卻想偷鄰居的破車子;丟掉自己的華麗衣裳,卻想偷鄰居的粗布衣,這是個什麼人呢?”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這個人一定有偷竊病吧!”墨子趁機對楚王說:“楚國方圓五千里,土地富饒,物產豐富,而宋國疆域狹窄,資源貧困。兩相對比,正如彩車與破車、錦繡與破衣。大王攻打宋國,這不正如偷竊癖者一樣?如攻宋,大王一定會喪失道義,並且一定會失敗。” 楚王理屈辭窮,借魯班已造好攻城器械為由,拒絕放棄攻宋的決定。墨子又對楚王說:“魯班製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勝的法寶。大王如果不信,就讓我與他當面演習一下攻與守的戰陣,看我如何破解它!”楚王答應後,墨子就用腰帶模擬城牆,以木片表示各種器械,同魯班演習各種攻守戰陣。魯班組織了九次進攻,結果九次被墨子擊破。魯班攻城器械用盡,墨子守城器械還有剩餘。魯班認輸後故意說:“我知道怎么贏你,可我不說。”墨子答道:“我如道你如何贏我,我也不說。”楚王莫名其妙,問:“你們說的是什麼?”墨子義正辭嚴他說:“他以為殺了我,宋國就守不住,但是,我早已布置好,我的大弟子禽滑厘能代替我用墨家製造的器械指揮守城,同宋國軍民一起嚴陣以待!即使殺了我,你也無法取勝!”這番話,徹底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頭,楚王知道取勝無望,被迫放棄了攻打宋國的計畫。這就是墨翟陳辭,止楚攻宋的典故。
墨子救宋的故事
墨子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他崇尚和平,反對戰爭,主張兼愛,厭棄攻伐。為了和平的理想,墨子常置生死於度外,善於運用傑出的智慧、不凡的辯才和英勇的膽略去實踐自己的政治主張。
春秋戰國時代,天下大亂,諸侯混戰。墨子目睹戰爭的殘酷無情,公開倡導非攻,反對戰爭,開始了他為實現“國際”和平而奔走呼號的正義征程。墨子認為,當時的王公大人,天下諸侯,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指揮其爪牙侍從,驅動其舟車卒伍,披堅執銳,以攻無罪之國,踐踏他國的莊稼,斬伐他國的樹木,拆毀他國的城池,殺戮他國之百姓,掠走他國之財物,這是“虧人以自利”的不道德行為,是最大的不義不仁之行徑,天下應共起而討伐之。墨子對那些挑起戰亂、仗勢欺人的大國之暴行深為憤慨,同時對遭受蹂躪的小國人民則寄予深切的同情。墨子是“非攻”的倡導者,也是這一思想的實踐者,為了避免戰爭,減少災難,他盡了應有的努力,歷史上,“止楚攻宋”的故事即為著名的例證。
楚國當時是南方的大國、強國,而宋國是中原地區的小國、弱國。楚王為攻打宋國,請公輸般製造了一批雲梯,準備隨時進伐。宋國危在旦夕。墨子聽到這個訊息,非常震驚,一面吩咐禽滑厘帶領300 多人前往宋國支援,一面親自前往楚國,勸說楚王放棄不義之戰。
墨子日夜兼程,走了十天十夜到達了楚國的都城郢,會見了公輸般。公輸般說:“您見我有何吩咐?”墨子說:“北方有個人欺侮了我,想請您殺了他。”公輸般一聽,頓時不悅。墨子說:“我願出高價。”公輸般聽了更為惱火,憤然說:“我奉行義,決不殺人!”
墨子聽了公輸般的話,心中暗自高興,站起來再拜公輸般說:“咱們就討論一下你剛才說的義吧。我聽說你造了雲梯,將用它攻打宋國,宋國有什麼罪呢?楚國有的是土地,只是人口不足。現在要犧牲不足的人口去掠奪有餘的土地,這不能說是明智的。宋國無罪而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知義知仁,而不去諫爭,不能算做忠。諫爭而無結果,不能算做強。不殺一人,卻去殺眾多的百姓,決不能說是聰明。”公輸般認為墨子說得有理。
墨子問:“既然你認為我說的有理,那么為什麼不取消攻打宋國的主張呢?”公輸般說:“不能。我已經對楚王許願了。”墨子說:“為什麼不帶我去見楚王呢?”於是公輸般帶墨子去見楚王。
墨子見了楚王,對楚王說:“現在這裡有一個人,捨棄他的彩車,鄰居有一輛破車,卻想去偷它;捨棄他漂亮的衣服,鄰居有一件粗布短衣,卻想去偷它;捨去美味佳肴,鄰居有糟糠,卻想去偷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楚王說:“這個人一定是得了偷竊病了。”墨子又說:“楚國有地方圓五千里,宋國只有五百里,這相當於彩車與破車之別。楚國有雲夢大澤,各種珍貴稀有動物充滿其中,有長江,漢水,各種魚類應有盡有,可謂富甲天下,宋國連野雞、兔子、狐狸都沒有,這簡直有佳肴和糟糠之別。楚國有松、梓、楠、樟等名貴木材,而宋國連棵像樣的大樹都沒有,這簡直是華麗的絲織品與粗布短衣之別。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攻打宋國,這與患偷竊病的人有何區別呢?大王如果真的去攻打宋國,一定會傷害仁義,卻不能占據宋國。”
楚王說:“你說的有理。但公輸般已為我造好了雲梯,我是非攻打宋不可了!”
墨子於是解下腰帶,圍成一座城的樣子,用小木片代表守城用的器械。公輸般九次設計攻城用的雲梯等器械,墨子九次抵住了他的進攻。公輸般攻城的計策用完了,而墨子守城的計策還綽綽有餘。狡猾的公輸般又心生一計,說:“我知道用什麼辦法對付你了,但我不說。”楚王問什麼原因,墨子說:“他的意思,不過是想殺了我。殺了我,宋國就沒人能防守了,就可以進攻了,但我的學生禽滑厘等300 多人,已手持器械在宋國都城上等待著你們的入侵呢!即使你們殺了我,同樣也不能得逞。”楚王無奈,只好取消了攻打宋國的念頭。
墨子勝利地完成了止楚攻宋的使命。從楚國歸來時,恰巧天下大雨,他想前往宋國的閭門內避避雨,而宋國守門人卻不願接納他。這段止楚攻宋的故事,是墨子兼愛非攻和平思想的典型表現,歷史上已傳為美談。正如梁啓超先生所言,墨子出面援救宋國,純粹是由他的哲學思想使然,並非為了做官或發財。方授楚先生也指出,墨子止楚攻宋,去的時候,從魯國出發,回來的時候經過宋國,且守關的大夫將他拒之門外,可見墨子不是宋國人,他去救宋國實則出於他的哲學大義,乃其救世精神之具體體現。
相關文藝作品
1. 魯迅的小說《非攻》@《故事新編》
2. 王叔暉的著名連環畫《墨子救宋》
這本連環畫主要根據魯迅《故事新編·非攻》,同時參考《墨子》等,由王叔暉女士編繪,1951年由朝花美術出版社出版,50開本。後以人民美術出版社名義再版時,改為60開本。2005年為滿足廣大讀者需求,經重新整理,改為48開本,納入“古代故事畫庫”,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3. 日本小說、漫畫《墨子攻略》
4. 中國/中國香港/韓國/日本電影《墨攻》
有關成語
1. 輸攻墨守
解釋 輸:指公輸盤,春秋時魯國人,也稱魯班。墨:墨子。比喻只要有一種進攻戰術,就會有防禦的方法。
出處 《墨子·公輸》:“楚王曰:‘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各顯神通
近義詞 各顯神通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張兼愛與非攻,到處推廣他的學說。楚國要去攻打宋國,魯班為楚軍設計攻城的雲梯。墨子急忙去勸阻這場戰爭,楚王讓墨子與魯班比試比試攻防演習,墨子善於防守,魯班敗北。楚王只好放棄攻打宋國
2. 墨守成規
【讀 音】mò shǒu chéng guī
【釋 義】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成規: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則、方法。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用 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思想固執保守。
【結 構】動賓式
【近義詞】因循守舊、故步自封、抱殘守缺
【反義詞】標新立異、推陳出新
【同韻詞】以白為黑、下車作威、勞燕分飛、天網恢恢
【謎 語】臨帖
【歇後語】一本經書看到老
【它的利弊】利:大多數人走過的路不怎么會錯。弊:有時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未必不正確,或許更好。
3. 摩頂放踵 摩頂放踵 ( mó dǐng fǎng zhǒng )
解 釋 從頭頂到腳跟都磨傷。形容不辭勞苦,捨己為人。
出 處 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上》:“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不辭勞苦,捨己為人
示 例 清·譚嗣同《<仁學>自敘》:“深念高望,私懷墨子~之志矣。”
章炳麟《變法箴言》:“故摩頂放踵以拯生民之陸沉,前者踣,後者繼,百挫而無反顧,終以集事。”
{辨誤}“放”不能讀四聲。
4.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比喻不管對方使用什麼手段,總有相應的對付方法.。指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靈活的對付辦法。
5.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