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區別
如果是母系社會時期,堂妹一般指母親的姊妹的女兒,即姨母的女兒。因為你們同姓同宗。
如果是父系社會時期,堂妹一般指父親的兄弟的女兒,即伯父或叔父的女兒。因為你們同姓同宗。
在父系社會,如果一個家庭男孩特別多,養不起的話,可能會讓幾個孩子入贅,或當童養婿。
入贅後,在妻子家住,所生的孩子隨妻子姓。如果,叔叔伯伯或爸爸入贅,那么叔叔伯伯的孩子就不是堂親了,是從父親。
姑母沒有嫁人,而是招婿,那么姑母所生的孩子也叫堂親。因為同姓,又住在一起。
母親沒有嫁人,父親是上門女婿,那么舅父所生的孩子也叫堂親。因為同姓,又住在一起。
基本信息
拼音:táng mèi
對稱稱謂:堂兄/堂姊
關聯稱謂:堂弟/堂哥/堂姐;堂兄弟,堂姊妹。
中譯英:Cousin
註:英文的Cousin包括,從母姊妹,從母兄弟,從父姊妹,從父兄弟,姑表姊妹,姑表兄弟,舅表姊妹,舅表兄弟。
解釋
堂妹是中國當今較常用的親屬稱謂詞之一。“堂妹”肇始並流行於唐代,逐漸取代了原稱謂詞“從妹”。
本義-親堂
父親兄弟之子而年幼於己者稱之為堂妹(屬於親堂妹)。共祖父關係。
堂妹直呼面稱(當面稱呼堂妹本人)時,有的地方籠統地稱為“妹”,但血緣上有隔代。
廣義-遠堂
祖父的兄弟的孫子,是自己的遠堂姊妹。”堂妹廣義“可以泛指親堂姊妹和遠堂姊妹。
基本解釋
在父系社會時期;堂妹,一般是指同一個祖父,即是父親兄弟的女兒,比自己年幼者。也可以是同一個曾祖、同宗或關係更遠比自己年長的人是遠房堂妹,也稱堂妹。他們與你是同輩關係,一般是同姓,也稱“堂妹”。
在母系社會時期;堂妹,一般是指同一個祖母,即是母親姊妹的女兒,比自己年幼者。也可以是同一個曾祖、同宗或關係更遠比自己年長的人是遠房堂妹,也稱堂妹。他們與你是同輩關係,一般是同姓,也稱“堂妹”。
詞語釋義
爸爸同輩(爸爸的哥哥、弟弟,也就是自己的伯伯、叔叔)的孩子中比自己小的,和自己同一個爺爺的是自己的堂妹。但是父親也有堂兄弟,他們的孩子和自己雖不是同一個爺爺,但有血緣關係,是遠堂姊妹。
有的地方也稱叔伯姊妹/從父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