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基群叢
日本東北地區的紅松林則稱為Pi-nusdensiflora-Quereusserrata-Disporumsmila-cinum基群叢。基群叢相當於植物社會學(狹義)的植被單位——演替系列亞社會的系列,其高一級單位是單優種社會(consociation),下一級單位是演替系列基群叢。
相關資料
群落分類:所謂分類,就是對實體(或屬性)集合按其屬性(或實體)數據所反映的相似關係把他們分成組,使同組內的成員儘量相似,而不同組的成員儘量相異。不同的分類方法只是進行此項工作的不同實現過程。
對生物群落的認識及其分類方法,存在兩條途徑。早期的一批植物生態學家,如俄國的B.H.CykaчeB(1910),法國的Braun-Blanquet(1913)和美國的F.E.Clements(1916,1920)認為群落類型是自然單位,它們和有機體一樣具有明確的邊界,而且與其他群落是間斷的,可分的,因此可以象物種那樣進行分類。這一途徑被稱為群叢單位理論(associationunittheory)或機體論。
另外一種觀點被稱為個體論,認為群落是連續的,沒有明確的邊界,它不過是不同種群的組合,而種群是獨立的。早在本世紀初,Л.Г.PaМeНcКДП就提出這樣的觀點,1926年,H.A.Glea-son發表了《植物群叢的個體概念》,這一觀點的影響迅速擴大,並受到Whittaker(1956,1960)與McIntosh(1967)等人的支持。他們認為早期的群落分類都是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典型樣地,如果不是取樣典型,將會發現大多數群落之間(邊界)是模糊不清和有過渡的。不連續的極端情況也有,它們是發生在不連續的生境上,如地形、母質、土壤條件的突然改變,或人為的砍伐、火燒等的影響,在通常情況下,生境與群落都是連續的。因此他們認為應採取生境梯度分析的方法,即排序(ordination)來研究連續群落變化,而不採取分類的方法。
實踐證明,生物群落的存在既有連續性的一面,又有間斷性的一面。雖然排序適於揭示群落的連續性,分類適於揭示群落的間斷性,但是如果排序的結果構成若干點集的話,也可達到分類的目的,同時如果分類允許重疊的話,也可以反映群落的連續性。因此二種方法都同樣能反映群落的連續性或間斷性,只不過是各自有所側重,如果能將二者結合使用,也許效果更好。
生物群落分類是生態學研究領域中爭論最多的問題之一。由於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對群落實體的看法不同,其分類原則和分類系統有很大差別,甚至成為不同學派的重要特色。由於陸地植物群落的分類研究最豐富、以下著重介紹陸地植物群落的分類。
植物群落的分類工作早已開始,一般可區分為人為的和自然的分類。人為分類是依據一種或幾種事物的特性而進行的,或依據事物對人類的實用價值進行分類。這種方法在科學上普遍套用,特別是套用科學,如將森林劃分為用材林、防護林、水土保持林等,將草原劃分為割草場和放牧場等。自然分類是依據親緣關係,反映事物內部關係的分類。但是,完整反映群落內在關係的自然分類,直到目前還沒有誕生,這主要由於植物群落學中的許多問題還沒有弄清,分類的原則、方法和系統還沒有統一。但是,生態學研究追求的是自然分類。在已問世的各家自然分類系統中,有的以植物區系組成為其分類的基礎,有的以生態外貌為基礎,還有的以動態特徵為基礎。因為有時它們是交織在一起的,所以不易把它們截然分開。但不管哪種分類,都承認要以植物群落本身的特徵作為分類依據,並十分注意群落的生態關係,因為按研究對象本身特徵的分類要比任何其他分類更自然。
(一)植物群落分類的單位
植物群落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群叢(association),這一概念最初由洪堡德於1806年提出。此外,群系(formation)和植被型(vegetationtype)也是植物群落分類的單位。但是,由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完整的令人滿意的植物群落分類系統,各學派都擁有自己的系統,它們在原則上是顯然不同的。因此導致各派在植物群落分類單位的理解和側重點上有所差異。英美學派的分類原則是採用優勢種原則,把群系作為分類的最大單位。法瑞學派的分類系統原則是建立在群落植物區系的親緣關係基礎上,並考慮到植物群落其他方面的特徵。北歐學派的分類系統是以基群叢作為基本單位,基群叢是指“至少每層中具有恆有的優勢種(恆有種)真正一致的種類組成的穩定的植物群落”。前蘇聯學派的分類系統是以群叢、群系、植被型為主要單位,並在各單位之間採用了一些輔助單位,如群叢組、群叢綱、群系組、群系綱等。中國植被分類系統受前蘇聯學派的影響較大,以植被型、群系、群叢為基本分類單位。在各基本分類單位之上,各設一輔助單位,在其下也各設亞級輔助單位。下面著重介紹中國植被的分類原則、系統和單位。
網址:http://www.bbioo.com/blife/2005/3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