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保護區

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保護區

埃爾比斯卡伊諾保護區,位於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中部地區。地處歐尤-德列布雷湖(LagunaOjodaLiebre)和聖伊格納西奧湖(LagunaSanIgnacio)的沿海環礁湖,是灰鯨、港灣海豹、加利福尼亞海獅、北方的海象以及藍鯨的重要繁殖地及越冬地。埃爾比斯卡伊諾於1988年被政府正式列入生物圈保護區,199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單。

簡介

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保護區保護區告示
中文名稱:埃爾比斯卡伊諾保護區
英文名稱:Whale Sanctuary of ElVizcaino
國家:墨西哥
類型:文化遺產
批准年份:1993年

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禁漁區占地面積為370,950公頃:其中奧霍-德列夫雷占地227,994公頃;聖伊格納西奧占地142,956公頃。位於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中部地區。地處歐尤-德列布雷湖(LagunaOjodaLiebre)和聖伊格納西奧湖(LagunaSanIgnacio)的沿海環礁湖,是灰鯨、港灣海豹、加利福尼亞海獅、北方的海象以及藍鯨的重要繁殖地及越冬地。在奧霍-德列夫雷湖周圍的沿海小沙丘中,形成了不穩定的植物群落,主要的植物種屬有:美花莉屬,枸杞和拉里亞屬。位於北太平洋北部邊界的紅樹林的主要品種在該地區均有發現。

1972年1月14日,正式聲明奧霍-德列夫雷是鯨魚的避難區。1972年9月11日,奧霍-德列夫雷和聖伊格納西奧被劃為遷徙鳥與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區。1979年將聖伊格納西奧湖作為懷孕的鯨魚與腓類的保護區,同時作為旅遊勝地。奧霍-德列夫雷和聖伊格納西奧於199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單。埃爾比斯卡伊諾於1988年被政府正式列入生物圈保護區。

環境氣候

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保護區埃爾比斯卡伊諾保護區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位於加里福尼亞灣與太平洋之間,半島中心的奧霍-德列夫雷瀉湖和聖伊格納西奧瀉湖是在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禁漁區境內。其中奧霍-德列夫雷瀉湖較大,有9公里寬,48公里長,水深在5-12米之間。兩個瀉湖均坐落於半島的西部。這個地區處於乾旱-半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在18-22°C之間,該地區的蒸發率高達98%,而年均降水量僅在0-200毫米間。

動植物

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保護區埃爾比斯卡伊諾保護區鯨魚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是灰鯨和鳥類的重要棲居地,也是世界上七種海龜中的三種的重要築巢地帶,灰鯨動物群和海豹都是這裡有名的海洋哺乳動物。寬吻海豚加利福尼亞海獅海驢在聖伊格納西奧瀉湖都有發現。保護區內還可以見到許多鳥類,如魚鷹獵鷹等。災害安地區還發現了綠毛龜玳瑁海龜鱗龜。在保護區的周圍居住著大約38,000人,這些居民主要以農業、漁業、畜牧業、採礦業和旅遊業為生。

灰鯨:體短粗,頭長約為體長的1/5。無背鰭,但在尾部沿脊上有10個左右的瘤狀隆起,第一個最大。鰭肢較小,略呈橢圓形。尾鰭寬大 外緣呈波狀。腹部平滑無褶溝,僅在喉部有1-2米長的縱溝2-5條。體為暗灰色,腹部稍淡,體上具有不規則的白色斑點,系寄生蟲遺留的傷痕。鯨鬚每側130-180片,長40-50厘米,鬚毛短粗,皆黃白色。成體體長11-15米,最大可達16米,雌鯨略大於雄鯨,最大體重35噸。趨於近海水域或淺海灣棲游的特性,通常2-3頭一起棲游,游泳速度很慢,呼吸時噴起的霧柱短粗,高3-4米,大潛水時尾鰭露出水面以上。每年進行有規律的南北洄游。性成熟體長平均雄鯨11米,雌鯨11.7米。每2-3年產仔1次,妊娠期3個月,每產1胎,初生仔鯨體長4.5-5米,哺乳期約7個月,離乳時體長約8米。主要食餌為底棲生物,磷蝦和小型魚類。

海豹:體粗圓呈紡錘形,體重20-30千克。全身被短毛,背部藍灰色,腹部乳黃色,帶有藍黑色斑點。頭近圓形,眼大而圓,無外耳廓,吻短而寬,上唇觸鬚長而粗硬,呈念珠狀。四肢均具5趾,趾間有蹼,形成鰭狀肢,具鋒利爪。後鰭肢大,向後延伸,尾短小而扁平。毛色隨年齡變化:幼獸色深,成獸色淺。海豹大部分時間棲息在海中,脫毛、繁殖時才到陸地或冰塊上生活。海豹分布於全世界,在寒冷的兩極海域特別多,食物以魚和貝類為主。海獅、海象是海豹的近親,它們有耳殼,後肢能轉向前方來支持身體。

藍鯨:藍鯨和其他種類的鯨不同,其他種類顯得矮壯,而藍鯨則身體長椎狀,看起來像被拉長。頭平呈U型,從上嘴唇到背部氣孔有明顯的脊型突起,嘴巴前端鯨鬚板密集,大約300個鯨鬚板(大概1米長)懸於上顎,深入口中約半米。60-90個凹槽(稱為腹褶)沿喉部平行於身體。這些皺褶用於大量吞食後排出海水。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而且比地球上曾經生活的最大的恐龍震龍還要大,是人們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般體長為2400-3400厘米,體重為150,000-200,1000千克,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

威脅來源

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保護區藍鯨
在保護區的周圍居住著大約38,000人,這些居民主要以農業漁業畜牧業採礦業旅遊業為生。人類在此地的活動頻繁。例如,一家石油公司在瀉湖濱海岸進行鑽探開發天然氣、石油;水產公司在此生產牡蠣;此外,還存在著五家漁業公司團體。1996年在聖伊格納西奧地區興建工業鹽場的計畫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一個由科研單位負責的對該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的研究表示,開發活動對遺址的完整性構成威脅的,就責令停止。

管理與保護

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保護區埃爾比斯卡伊諾保護區違禁活動
保護區由國家生態研究所下轄的一個新建的環境、自然資源和魚類秘書處管理。其負責制定新的長期和短期的有關保護區的計畫,也負責繼續實施上一屆秘書處制定的計畫。

在生物保護範圍圈定之前,旅遊觀光著紛至沓來,進入濱海地區,觀看鯨魚。1988年,法律上禁止這些活動的進行。在聖伊格納西奧瀉湖的周圍,一些組織的運魚船可以將遊客帶入違禁區。長期以來,位於奧霍-德列夫雷瀉湖附近的地區以經受到現代化建設發展的威脅,石油鑽探對該地區造成了嚴重的問題。自從1938年,明文規定禁止進行鯨魚貿易以來,鯨魚的種群得到了巨大的恢復。

隨著工業、經濟以及船隻運輸業的不斷擴張,鯨魚依然難逃厄運。過往的船隻對海生動、植物群構成了嚴重的危害;旅遊業也嚴重影響著鯨魚的數量,因為船隻攪動了沿岸水體。在夏天裡人們用網在瀉湖和沿岸的河口地區捕撈海龜,並將其送到附近的罐頭加工廠。海龜的生長已經收到過度捕撈的嚴重威脅。人類在此地的活動日趨頻繁。對遺址的完整性構成威脅的開發活動,都是不允許的。

評價

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保護區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保護區
埃爾比斯卡伊諾保護區位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中部地區。地處奧霍-德列夫雷和聖伊格納西奧的沿海環礁湖,是灰鯨、港灣海豹、加利福尼亞海獅、北方的海象以及藍鯨的重要繁殖地及越冬地。環礁湖還為四種瀕於滅亡的海龜提供棲身之地。位於北太平洋北部邊界的紅樹林的主要品種在該地區均有發現。保護區為野生動植物和遷徙鳥類,以及鯨魚和腓類的繁殖、孕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起著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