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樂昌峽水利樞紐的上游集雨區包括湖南郴州的5縣和廣東樂昌市的5鎮,這也正是樂昌峽大壩大量生活垃圾的來源地。自2012年樂昌峽大壩蓄水以來,每年都要遭遇“垃圾圍壩”。大壩所在的武江流域集雨面積近5000平方公里,其中70%在湖南郴州,30%在廣東韶關。流域內有工業城鎮,也有大量鄉村居民。在每年三四月開汛第一場暴雨後,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林木垃圾就被沖刷進武江,順河而下直奔樂昌峽大壩。2016年上游遭遇了20年一遇的大洪水,水位增高也讓更多的岸上垃圾被裹挾而下。2016年3月26日垃圾帶最為“恐怖”,壩前垃圾漂浮綿延1公里長,估算約有20萬平方米,相當於28個標準足球場大小,最厚的地方達1米。太陽暴曬下,岸上的水利樞紐管理處辦公大樓上都能聞到臭味。
影響
污染水源
垃圾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長期堆積會在陽光暴曬下分解腐爛,導致水體氨氮超標,出現異味。樂昌市自來水廠的取水口就位於該垃圾帶的下游11公里處,該水廠保障著樂昌市城區和兩個鎮的18萬戶籍人口的自來水供應。阻礙泄洪
垃圾堆集還可能為樂昌峽開閘泄洪製造大麻煩。陳兵說,如果有大樹幹、船隻或養魚網箱等金屬類垃圾衝到大壩前,會對閘門啟閉製造“大麻煩”,影響防洪調度。在被清撈中的垃圾里可以看到直徑約50厘米,長10餘米的粗大樹幹。這說明上游還存在亂砍亂伐的現象,而大壩最怕的就是這種大物件垃圾。
治理
水利部門
從2016年3月26日開始,樂昌峽水利樞紐管理處就開始組織清撈垃圾。但大型船隻不夠,加上受到現場地形限制,碼頭作業面狹窄,大的垃圾清運車下不去,打撈上岸的垃圾無法快速裝車,效率不高。管理處已經加大了清撈力度,力爭在3到5天內將垃圾清理完畢。樂昌峽“垃圾圍壩”現象背後,折射了武江流域上下游對生活垃圾治理的短板,也對湖南、廣東兩省的跨區域環境治理統籌聯動提出了挑戰。
地方政府
超過一半的壩前垃圾都是生活垃圾,農村地區垃圾隨意丟棄甚至直接往河道中傾倒的現象仍比較突出。上游城鎮和農村的民眾應提高環保意識,地方政府也應加大庫岸迎水面山林的保護,嚴禁亂砍亂伐和放火燒山養肥。
樂昌市環保局黨組成員曹海雄表示,粵湘兩地已就河流重金屬污染建立了環保聯動機制,未來也應探索建立跨區域垃圾處理機制,進行專題研究。
建議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生活垃圾處理問題日益受到重視。但現實中,受地方財力和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制約,一些地方在此方面仍不容樂觀。在不少農村地區,很多生活垃圾被隨意丟棄在房前、屋後、村口,甚至被直接倒入河道。一遇大雨天,垃圾就會隨污水橫流。相關專家表示,根治垃圾圍壩現象必須堅持源頭治理,環保、住建等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做好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制度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