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坎肩
拼音: kǎn jiān
注音: ㄎㄢˇ ㄐㄧㄢ
引證解釋
指不帶袖子的上衣(多指夾的、棉的、毛線織的)。古時也稱半臂,南方多稱背心。
《醒世姻緣傳》第十四回:“只見 珍哥 猱著頭,上穿一件油綠綾機小夾襖,一件醬色潞紬小綿坎肩,下面岔著綠紬夾褲,一雙天青紵絲女靴。”《紅樓夢》第四十回:“有雨過天青的,我做一個帳子掛上。剩的配上里子,做些個夾坎肩兒給丫頭們穿。”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穿著一件月白色的上身,外面套了青直貢呢的坎肩。”
歷史發展
古代人們把“馬甲”稱為坎肩,不過現在這一說法已經不存在了,馬甲就是馬甲,坎肩就是坎肩。
相傳坎肩是由久居南方漢族的“半臂”(實是無袖)演變來的。據記載,隋唐時期,已有“半臂”出現,只作為婦女的便服,似乎還有一點短袖,但這個短袖不是後上的,僅是依布幅的寬窄自然下垂的。至宋代便演變成男女都穿的已經無袖的背心了。開始只在武士群體中流行,後來官員或有身份的人只作為便服穿,所以《珩璜新論》中說:“今之衣半臂非禮服也。”就是說,穿上半臂不能登大雅之堂,只能作為休閒時穿。在邵博的《邵氏聞見錄》卷二十中載,“東坡自海外歸毗陵,病暑,著小冠,披半臂,坐船中,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這是說宋代大詞人蘇東坡從嶺南流放歸來,因病,坐在小船里,頭戴著小冠(便帽),穿著件半臂(背心),完全是一種休閒的打扮。另外,“背心”一詞的出現,是在《西湖老人繁盛錄》中,據載:“街市衣服中有薴布背心,生絹背心,撲賣摩候羅者(賣泥人塑像)多穿紅背心。”當時這種背心,結構很簡單,就是對襟,無領無袖,南方人也有叫“搭護”的,也有叫“卡兩襠”的,就是前後兩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
清代的坎肩很講究,尤其是入關以後滿族穿的坎肩多短而緊身,一般僅及腰下。雖說是便服,卻因為它穿起來方便,護心,老少皆宜,所以穿的人很多。坎肩如馬褂一樣也有大襟、對襟諸式。袖口是平的,一般穿在裡面,式樣也比較窄小。也有的喜歡穿在袍衫外面,而且在製作上還常把坎肩和長袍用一種面料,用同樣的裝飾方法製成套裝,穿起來別有一種華貴、莊重的氣派。當時還流行一種“琵琶襟”坎肩,這是清代出現的新款式坎肩。它的大襟邊不到腋下,而是從第二個紐扣的地方直通向下,但不到底,從第四個紐扣又回到中心線,以對襟形式直通到坎肩底部,左前襟缺一塊的地方與里襟扣合。這種款式不分男女,都可以穿。在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中也有描寫。如第四回“傷天害理予泄機謀末路窮途幸逢俠女”中,說安公子見他“……身上穿著件月白綿綢小襖,上頭罩著藍布琵琶襟緊身兒……”這緊身兒指的就是琵琶襟坎肩。
另有一種多紐扣的馬甲,其前襟橫作一字形者叫做“一字襟”坎肩,也叫做“軍機坎”,滿族又稱之為“巴圖魯坎肩”(巴圖魯是滿語勇士的意思)。如在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中,就多次涉及到對這種“巴圖魯坎肩”的描寫,如:“恰好那鄧九公正從東邊屏門進來,身穿一件駝絨窄盪兒實行的箭袖棉襖,系一條青縐綢搭包,挽著雙股扣兒,垂在前面;套一件倭緞廂沿加廂巴圖魯坎肩兒的絳色小呢對門長袖馬褂兒,上著豎領兒,敞著紐門兒;腳下一雙薄底兒快靴”。這種馬甲四周鑲邊,於正胸橫行一襟,上釘紐扣七粒,左右兩腋各釘紐扣三粒,合為十三粒,俗稱“十三太保”。據說這種坎肩是由南方的“一字馬甲”演化而來,其功能、制式與“一字襟”坎肩極為相似。
“一字襟”坎肩最先流行於八旗子弟中,有時朝廷各部司員、要官在謁見上司的時候,往往套在長袍外面,以後一般官員也都穿著,慢慢演變為一種半禮服。按例本用皮製,襯於袍套之內,如果乘馬行走覺得熱時,就探手於內解掉上排紐扣,再解兩旁紐扣拉引而脫之,可免挽脫外衣之累,後來就直接穿在外面,但仍保持著一字襟和多紐扣的樣式,成為一種裝飾。後來,也有在對襟坎肩前襟的中部或下部,增加一道一字襟的,兩排紐扣在身前交叉為一個十字,更是純粹的裝飾了。
還有一種由“巴圖魯坎肩”而演變過來的褂子,這也是滿族在服飾上的一種創新。就是在坎肩的兩個跨欄處,用與坎肩不同的面料,再接出兩個袖子,當時稱做“鷹膀”。據說當時的八旗子弟招搖過市,騎馬抖威風,就常穿這種“鷹膀”褂子。因而在曹雪芹筆下,賈寶玉這個八旗子弟也曾有過“穿一件茄紫色,哆羅呢狐狸皮襖,罩一件海龍小鷹膀褂子……”的時候,以此標榜當時的潮流。
當時還有一些一般常見款式的坎肩,如帶大襟的(捻襟)、對襟直翹的、對襟圓翹的、人字襟的、圓領的、雞心領的、長身的、短身的等等諸多式樣,多半都套在外邊穿。四周和襟領處鑲以異色邊緣並隨時而增設,在交襟處或對襟下端及左右腋下處,都作如意頭式樣的鑲滾,後來鑲滾道數甚多,反倒把其本身的衣料退居於極少的部分。坎肩有裝領頭的或不裝領頭的,領的高低也隨時變化,到清末則漸為增高了。清代坎肩的用料及顏色和馬褂差不太多,有單、夾、棉、紗、皮之分,一年四季都可以穿,內著襯衫,下穿長褲。向例為王及公主服,到清後期便人人都穿了且又做得短小,只及腰下。坎肩的用料和顏色與馬褂差不多,其功能除了裝飾美觀的作用外,還有穿著方便,保暖的實用價值。所以坎肩這種服飾,能一直流傳至今而不見衰落。
滿族坎肩
清代滿族的坎肩,常見樣式有對襟、琵琶襟、大襟、一字襟和人字襟等。起初一字襟坎肩穿在袍子的裡面,到了清代中晚期,它一般都被穿在了袍子的外面。
清朝時興穿坎肩亦稱“馬甲”、“背心”。馬褂去袖,衣長及腰,兩側開禊,多在領、襟、衣擺外鑲飾花邊。坎肩並不是滿族原有的服裝,是由漢族的“半臂”演變來的。據記載“半臂”的樣式始於隋朝,當時很簡單,就是無領、無袖、對襟。坎肩還有背心、蔽甲方、披襖、搭護等名。坎肩分為對襟、捻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多種。一般穿在裡面,樣式也比較窄小。清末時,有把馬甲穿在外面的。還有一種多鈕扣的馬甲,稱“巴圖魯看坎肩”(巴圖魯是滿語,是“勇士”之意)。這種馬甲,四周鑲邊,在正胸釘一橫排鈕扣,共十三粒,俗稱“一字襟”馬甲,或稱“十三太保”。先在朝廷要官服用,故稱“軍機坎”。以後,一般官員也多穿著,成為一種半禮服。
女服鑲緣於交襟處,對襟下端或在右腋下作如意頭式,後鑲滾多道邊。坎肩分為對襟、捻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多種,有棉有夾,或絲或布,還有皮的,各惟其時。清初,坎肩窄小,一般穿在裡邊,晚清尚寬博,多喜於袍、衫之外,男女皆著。有一種“巴圖魯”(滿語勇士)坎肩在八旗子弟中很流行,後來有的加上兩袖,被稱為“鷹膀”,更顯英武。由於坎肩美觀、輕便、保暖,至今經久不衰,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