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歷代荊門雖然是軍事重鎮,由於當時生產條件低下,只是根據戰事的需要建築土城,而且時興時廢。荊門古城雛形最早出現在隋朝末年(約公元680年—730年),城垣地址就在荊門南台一帶,後來剩下的唯一標誌就是建在南台的一座“土門”,這裡實際是盤查過往行人的營房。南宋紹熙二年(1191年),陸九淵知荊門,奏請朝廷正式構築荊門城,“土門”逐漸喪失了作為荊門地標性建築的地位,它歷經風雨剝蝕和戰爭的摧殘,直到明崇禎十五年土門終於被李自成部隊所毀。
荊門古城修築後,這裡被命名為土門街,以一道牌坊為界,北段為南台街,南段稱土門街。土門街的範圍:從兄弟狀元坊起至烏龜碑止。荊門升格為省轄市後,因修建天鵝廣場用地,土門街南段不復存在,北段更名為土門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