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595年古人就用瓷來燒制圍棋盤了。千百年來,人們用各種材質來製造圍棋的棋子,如:玻璃、瓷器、玉圍棋盤上有金字塔形狀的宇宙觀。
![圍棋盤](/img/d/3c2/wZwpmL4ATNzAjN1QDO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0g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圍棋盤上有九個星,最中間的稱“天元”,“元”是第一的意思,“天元”意為天空最高點。以“天元”為中心可以找到同心的多個正方形(現在縱橫各十九道的棋盤可找到九個)。
![圍棋盤](/img/1/490/wZwpmLyMjMxkjNxcjMy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I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在我國,相傳是堯發明的圍棋實際是《河圖》的產物,並且參照《河圖》的比例,“地”到“天”的距離與“天”到“天元”的距離應該相等,即最初的圍棋盤是縱橫各十一道。
我國的《河圖》是文字產生前記號文化的最高代表作,在伏羲時代就被尊為神物,結合《河圖》中蘊涵的多方面內容分析,其應有萬年左右的歷史。由於《河圖》的影響,出現在圍棋盤上的宇宙觀也被廣泛地套用於華夏早期文明中的許多事物的發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