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

陶瓷器

陶與瓷在外觀與微觀結構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儘管兩者均由結晶態物質、玻璃態物質和氣泡3種組分組成,但粗細、緻密程度和氣孔數量有所不同。陶器製造主要採用粘土質原料,加工比較簡單,燒成溫度偏低(一般為1000℃左右),因而質地粗糙,緻密度差,氣孔率高,吸水性強。

陶瓷器陶碗
中國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中國人民在世界科學史上和文化史上,都曾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其中陶瓷的製作工藝及其發展,更是絢麗多彩,鮮艷奪目的一頁。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陶器與瓷器絕大部分屬於以粘土為主要原料燒成的矽酸鹽製品。陶瓷一般說是陶瓷器的簡稱,廣義地說是陶器、瓷器以及含粘土很少或不含粘土的特種陶瓷如高鋁瓷、鎂質瓷、鋯質瓷、磁性瓷、電子陶瓷、高溫陶瓷、工程陶瓷、核能陶瓷等的泛稱。

概說

陶瓷器化多角腰沿釜
陶與瓷在外觀與微觀結構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儘管兩者均由結晶態物質、玻璃態物質和氣泡 3種組分組成,但粗細、緻密程度和氣孔數量有所不同。陶器製造主要採用粘土質原料,加工比較簡單,燒成溫度偏低(一般為1000℃左右),因而質地粗糙,緻密度差,氣孔率高,吸水性強。而且一般粘土中含鐵、鈦等化合物雜質較多,使燒成的製品多數帶有顏色。瓷器製造大都選用雜質含量較少的粘土,適量配以熔劑原料和瘠性原料(見陶瓷器原料),在較高的溫度下(1300℃左右或高於1300℃)燒成,所得成品組織細膩,結構緻密,強度較高,而且吸水率很低。如果製造中選用更純的原料,特別是氧化鐵含量很低的粘土,並採用適當配料和較高的燒成溫度,則可製成白度很高、透光度良好的高質量瓷器。

簡史 陶器製造起源於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陶器製造已較普遍地在世界各民族中獨立地得到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對生活與藝術需求的增長,陶器的品種、數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逐漸完成了陶到瓷的演變。瓷器起源於中國東漢時期(公元25~220),然後向東、西方傳輸,影響著世界瓷器製造業的發展(見陶瓷史)。

產區及概況

世界各地的陶瓷器生產,既有傳統品種和傳統工藝的繼續,也有大量新興品種的出現。

在中國,某些失傳的成就,如唐代就已有名的長沙窯,宋代列為名窯的定窯、鈞窯、汝窯、耀州窯都先後通過分析研究與科學總結,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中國的陶都宜興(見宜興陶瓷)與瓷都景德鎮(見景德鎮瓷),長時期稱譽於世界,現在仍是重要產區。宜興的紫砂陶器與宜均陶,景德鎮的青花瓷玲瓏瓷顏色釉瓷以及其他藝術名瓷,仍保持著原有風彩。德化的建白瓷觀音、達摩等雕塑藝術品,其聲譽不減當年(見德化瓷)。被法國人譽為“雪拉冬”的浙江省龍泉青瓷,質量與產量均較過去有大的提高。華北地區的唐山陶瓷邯鄲陶瓷,華南地區的醴陵瓷潮州瓷器石灣陶器,華東地區的淄博陶瓷以及東北的海城陶瓷均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躍居為中國陶瓷的優良品種。

陶瓷器紅衣陶盆

英國的北斯塔福德郡 (North Staffordshire)是英國近200多年來著名的瓷區,尤其是19世紀初期發展起來的骨瓷,以及由韋奇伍德創立的類碧玉(jasper)陶器,一直是風格獨異的優良產品。法國的塞夫爾(Serves)瓷廠自1750年建成後以生產軟質瓷著稱。後在法國里摩日(Limoges)發現瓷土,於19世紀初改制硬質瓷,從而以生產各種雕像、花卉為主,具有裝飾華麗、色彩鮮艷的特點,為歐洲許多瓷廠仿製。德國的邁森(Meissen)瓷廠自1715年開始生產白度很高的硬質瓷(燒成溫度1400℃),是歐洲最早成功地製造硬質瓷的工廠,並左右了歐洲瓷器的風格。這種傳統產品風格一直保留到今天。荷蘭的代爾夫特(Delft)地區 16~17世紀以生產白釉藍彩陶器稱譽歐洲。17世紀生產錫釉陶。這種陶器連同“代爾夫特”的名稱傳入英國,成為兩國共有的品種而沿用至今。日本瀨戶陶瓷產區13世紀起即以陶瓷業著稱,目前的900多家陶瓷工廠除生產日用器皿外,還生產工業用瓷。

製造原理

陶瓷器是以粘土為主要原料,利用其可塑性,使泥料塑成陶瓷器物生坯,經過高溫煅燒,使生坯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燒成為陶瓷器。為使陶瓷器更加美觀實用,其中一些產品須再經釉燒和彩燒。

粘土與適量的水混練以後形成泥團,這種泥團(稱坯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塑成器形,並在外力去掉後仍保持其形狀不變。這種性質為粘土的可塑性。坯料成型後有較高的屈服值和乾燥後能維持坯料顆粒之間相互結合而不散垮的結合強度。乾燥過程水分蒸發,顆粒間空隙減少而發生體積收縮。坯料中加入瘠性原料(石英或煅燒熟料)和減少水量,可以改變過大的流動性,調節可塑性能,減小乾燥收縮。

高溫煅燒時粘土中的熔劑原料如長石、滑石等達到一定溫度時熔融,出現液相,填充於未熔顆粒之間的空隙中,靠其浸潤性和表面張力,使氣孔率下降,發生燒成體積收縮,同時能溶解難熔組分,而從液相中析出新的結晶相(莫來石)並發育長大。原料中加入的石英可部分溶解在液相中,提高粘度,防止高溫變形。難熔顆粒溶解和莫來石析出的反應不斷進行,最終,莫來石、殘留石英與其他晶相組分藉助於玻璃相(液相)連結,伴隨氣孔而構成複雜的結構,組成緻密的陶瓷器坯體。

釉是附著於陶瓷器坯體表面的經熔燒的玻璃質層。釉料細漿首先須粘附於坯體表面,釉燒時絕大部分熔融,而與坯互相滲入,形成夾雜殘留氣泡和晶體的釉層,使陶瓷器表面平滑並具有光澤,易於清潔,還可以增加強度和提高抗腐蝕性,並能增進色調和進一步彩飾(見陶瓷釉)。

種類 陶瓷器的種類很多。按用途可分為飲食用具與藝術陳設品兩大類;按原料分類,有紫砂陶、葉蠟石精陶、石灰石精陶、高嶺石瓷、瓷石瓷、滑石質瓷、骨瓷等;按釉色可分為白釉瓷、顏色釉瓷、花釉瓷、結晶釉瓷等;按裝飾方法分有釉上彩瓷、釉中彩瓷、釉下彩瓷、雕塑刻瓷等。

生產工藝 陶器與瓷器在外觀與內在質量上雖存在著差異,但製造原理相同,生產工藝基本一致。綜合起來為:坯料製備、成型、乾燥、施釉(可不施釉)、燒成和裝飾(可不裝飾) 6個過程。每一個過程又可分為若干工序。

坯料製備(見陶瓷器原料)主要包括原料淨化、配料、粉碎和練泥等工序。由於天然礦物原料中雜質含量波動較大,往往需要採用揀選、淘洗、強磁除鐵等方法使之淨化,以保證配料的統一和符合預定組成要求。原料按比例配合,經過粉碎、摻水後,如果水分過多,要通過壓榨去掉多餘水分,還須排除夾入的氣泡並使坯料中的水分均勻,以提高可塑性。一般可以利用陳腐、捏練和真空練泥等辦法。其中真空練泥效果好,效率高。

陶瓷器成型主要採用可塑法與注漿法。濕壓法與等靜壓法也有套用。可塑法成型又可分為鏇壓、滾壓、印坯、雕鑲以及較古老的拉坯法。這些方法的選擇取決於器型(例如扁平的或深凹的)、坯體的質量要求(如緻密度大小)和生產效率。

陶瓷器的器型設計既要滿足產品的藝術效果和實用價值,還需要考慮生產技術的要求。因此,設計工作者在具有較高的審美素質的同時,還須熟悉生產工藝和工藝材料性質。例如將器型的彎曲部分設計成90°的折角,在乾燥與燒成中則容易出現裂紋。此外,器型設計還要結合使用要求,考慮減少洗滌、貯存、包裝、運輸等因素造成的損失。

陶瓷器燒成是陶瓷器生產中的關鍵工序。燒成中必須制訂正確的溫度制度(包括升溫速度、最高溫度、保溫時間、冷卻速度等)和氣氛制度(包括氧化、還原和中性氣氛的溫度範圍和強度)。這些制度的制訂要依據坯體在溫度變化過程中的物理、化學變化,同時還須考慮窯爐的形式、結構和裝窯方法等的影響。

陶瓷器是一種實用品,同時也是一種藝術品。史前時期的人類在陶器藝術方面就有突出的成就,彩陶上的彩繪藝術與器型的配合,渾然一體。這些原始陶器的藝術表現到現在還為人們所賞識。現代陶瓷器裝飾的設計和藝術遠比過去豐富,彩色顏料已從天然呈色礦物擴大到人工合成顏料多種系列,可以適應1300℃以上的燒成溫度,使陶瓷器的裝飾得到空前的發展。

陶器

人類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實踐中,經常和泥土打交道,逐漸發現了粘土與適量的水混合後,它就會有粘性和可塑性,可以用手隨意把它塑造成各種形狀,在強烈的太陽光下曬乾,泥坯變硬,即可盛放乾東西。當然,這些土器由於沒有經過焙燒,不太堅固,使用時容易破碎,尤其遇水要溶化。但是,隨著人類世世代代長期用火經驗的積累,對於火的使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火與土的結合,社會生活的需要,這就為陶器的出現準備了必要的條件。考古材料證明,陶器的發明並不是某一個國家或某一地區的古代先民的專利品,只要具備了必要條件,任何一個古代農業部落、人群都有可能獨立製作出陶器。它是人類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各自獨立創造出來的。陶器的發明,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在人類生活史上開闢了新紀元。

陶瓷器連柵紋鼎

新石器時代,全國很多地方,都曾普遍地使用過陶器,但那時的陶器製作,還只是把泥土先搓成條,然後圈起來,一層一層地疊上去,並將里外抹平,稱為盤築法。以後人們經過不斷實踐,反覆摸索,又發明了用輪制來修整陶坯。它是將泥料放在陶輪上,藉其轉動的力量,用捻拉的方式使之成型。用輪製法製成的陶器,器形規整,厚薄均勻,器物表面留有圓環狀輪紋。在一些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內壁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種輪紋。在一些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內壁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種輪紋。從出土的陶器來分析,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輪制設備,可分為快輪和慢輪兩種形式。慢輪修整的陶器往往有局部輪紋,例如仰韶文化的某些陶器上,輪紋大多出現在器口部分,這是慢輪修整口沿留下的重要證據。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尤其是龍山文化時期,輪制已普遍使用,從器物內外同心輪紋上看,無疑是在快速轉動的快輪上製成的。輪製法的使用,標誌著制陶技術的發展和日漸成熟。

制陶技術不斷發展、工藝不斷改進的同時,人們也對陶器加以裝飾。為了美觀,用有色顏料,如赭、紅、黑、白等在陶器的表面進行彩繪,於是誕生了各種紋飾美觀、色澤鮮艷的彩陶,以期達到實用與美觀的效果。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中,陝西、甘肅、青海等地出土的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特別精美。在長江中下游一帶的河姆渡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器屬於另一種類型,即黑陶。尤其是山東龍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有“黑如漆,薄如紙”的美稱,是新石器時代陶器中的一朵奇葩。

商代青銅器的製作尤為輝煌,但青銅器的使用不能代替陶器,因此陶器成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品而盛行不衰,並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以生產灰陶為主。商代晚期灰陶的製作變得更為粗陋,雖說呈下降趨勢,但白陶和印紋陶卻有了更大的發展,其中尤以白陶胎質潔白細膩,質地堅硬,花紋謹嚴,吸收了同期青銅藝術的特點,為不可多得的藝術品。
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制陶業以生產民間實用器皿為主,除承襲商代一些陶器形制外,並沒有多大的創新,但建築用陶卻有了新的發展。

秦代陶器的品種繁多,大多仿自銅器的造型。最惹人注目的是兵馬俑,被譽為世界奇觀。個個形體高大,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形象生動而傳神。整個軍陣嚴整統一,氣勢磅礴,充分展現秦始皇當年“奮擊百萬”、“戰車千乘”統一中國的雄偉壯觀情景。為我們研究秦代燒陶技術和雕塑藝術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實物資料。
漢陶俑的製作也極為藝術化,出土的說書人俑神形皆備,令人嘆服。漢代的磚瓦藝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其畫面精細,內容豐富,極富時代氣息,多側面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西漢陶器最常見的是泥質磨光灰陶,同時又出現了一種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劑的鉛色釉陶。鉛釉陶的製作成功,是漢代制陶工藝的又一成就。釉料中加入鉛,不僅可以降低釉的熔點,還可以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整光滑,使鐵、銅著色劑呈現美麗的綠、黃、褐等色;但以綠釉為多,綠如翡翠,光彩照人。

陶瓷器三彩假山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陶器,由於瓷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使用,逐漸不為人們所重視,所以制陶業呈現衰落局面。
唐代三彩陶俑的出現,又將陶塑藝術推向了一個高峰。無論是造型、施彩或是製作都達到了相當高度,為後世所不及。
三彩陶俑,一直到宋、元、遼還在流行,但無論風格和氣派,整體水平都趕不上唐代盛世。就在三彩陶的發展後勁不足的時候,江蘇宜興的紫砂陶又異軍突起,成為陶器中一個獨具特色的品種。紫砂陶產生於宋,盛行於明中葉以後,一直為人們所喜愛,至今仍長盛不衰。但是陶器始終是文明初級階段的低級產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注定了它逐漸被歷史淘汰的命運。

瓷器

瓷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勤勞智慧的中國先民們點土成金,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瓷器的發明和發展,是有著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成熟逐步發展的過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已出現了原始青瓷,再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到東漢時期終於擺脫了原始瓷器狀態,燒制出成熟的青瓷器,這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瓷器生產在南方和北方都得到廣泛的發展。三國到西晉時浙江、江蘇、安徽、湖南等地形成南方一個巨大的青瓷生產體系,青瓷生活用具已經比較廣泛的進入地方貴族的家庭,甚至用青瓷作出象徵財富和權勢的穀倉罐、莊園建築,象徵大吉祥的青瓷羊、神獸和青瓷傭。發明了高溫釉下彩裝飾以及用化妝土來幫助提高質量。黑瓷水平大大提高,進入藝術瓷器的領域。

南朝時期,青瓷生產擴大到長江上游的湖南、四川以及沿海的福建和贛江流域的江西。不僅生活用具、祭器、陳設藝術品用青瓷作出,甚至接水排水的管道也用青瓷出。

北朝時期,北方開始出現青瓷體系,它的作品表現出雄渾的氣魄和吸收西域和中亞地區金銀器工藝,青瓷藝術獨具風格。發明了白瓷和釉中掛彩的釉陶。醬釉、醬褐釉瓷器以實用敦厚、樸實豪放著稱。

陶瓷器青釉蓮花式渣斗
隋唐五代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空前統一,空前繁榮,國運昌盛,經濟、文化、教育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瓷器和三彩釉陶生產也達到歷史的最高水平,各地出現以州命名的瓷窯體系,南方的越窯青瓷和“秘色瓷”胎體細膩,釉光瑩潤,唐代詩人用“千峰翠色”、“嫩荷含露”、“古鏡破胎”來形容它的綠色之美。浙江金華地區的婺州窯、溫州地區的甌窯、衢州地區的衢州窯、德清窯、安徽淮南地區的壽州窯,湖南湘陰地區的岳州窯、江西地區的洪州窯、四川的邛窯等影響教大的青瓷窯生產很興旺。湖南的長沙窯和四川的邛窯發明釉下多彩裝飾為瓷器的美化開闢了廣闊的前景,河南魯山、郟縣、禹縣的花釉瓷器獨具風格。北方以邢窯、曲陽窯為代表的白瓷蓬勃興起,與南方青瓷“抗衡”,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河北邢窯、河南鞏縣窯、陝西鹹陽窯、四川邛窯等地生產的三彩釉陶,滿足人們多姿多彩生活情趣的需要,眾多藝術形象深刻反映大唐盛世的社會面貌。中國陶瓷由青瓷、白瓷的單一色調變成青瓷、白瓷、黑瓷、花瓷、茶葉末釉瓷、釉下褐、綠、紅彩及三彩釉陶的絢麗多姿的藝術格調。
陶瓷器青釉貫耳扁瓶
宋代是中國藝術瓷器取得光輝成就的時期。由於封建商品經濟的活躍,文化教育的昌盛,有文化底蘊和科學技術內涵的官窯、民窯在各地興起,甚至跨州跨縣巨大的瓷窯體系的各類產品,不僅僅滿足皇室貴族、上層官僚集團的需要,而且滿足市民階層、商人、地主以及庶民百姓之家。品茶、鬥茶、飲酒之風如奢侈風氣在社會興起,促使人們對精美瓷器用具的追求。青瓷、白瓷的製作工藝已完全成熟,還能利用含有不同金屬氧化物配在釉中,燒成不同顏色的單色釉和彩釉瓷器。同樣一種釉,工匠能巧妙控制窯中焰火,燒出色調各異、光彩奪目的瓷器。中國傳統的雕塑、鏤刻、線劃、剔花等技藝熟練的用在瓷器的裝飾上,粗瓷細作,使民間粗瓷閃耀出震撼人心的光彩。特別是把傳統的水墨畫技巧套用在瓷器上使瓷器面貌不同凡響。一些地方優秀的民間民俗藝術在瓷器上出現,如剪紙貼花、木葉紋理用來打扮瓷器,使極普通的粗瓷別開生面。定、汝、官、哥、鈞窯光彩奪目,有的流光異彩,有的巧奪天工,有的溫潤如玉,就連中國歷來皇室貴族追求最高品位的玉器也有被瓷器超過的意味。

鈞窯,在今河南禹州八卦洞與鈞台一帶,因古鈞台而名。始燒於唐代,盛於北宋,金元時繼續燒造,以燒制乳濁釉瓷為主,兼燒黑瓷及白地黑花瓷,以其“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而聞名,北宋徽宗定為御用珍品,

汝窯,以地處汝州而得名,所燒陶瓷精美絕倫,在中國陶瓷史上享有盛譽。北宋後期,汝窯專為宮廷燒造御用瓷器,即“汝官瓷”。汝瓷胎質細膩,工藝考究,以名貴瑪瑙入釉,色澤獨特,隨光變幻。器表呈蟬翼紋般細小開片,釉下有稀疏氣泡,在光照下時隱時現,似晨星閃爍,在胎與釉的結合處微現紅暈,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

哥窯,器物造型端莊古樸,器身釉色滋潤腴厚,傳世者彌足珍貴,

官瓷,有別於汝官瓷,窯址先在開封,後遷杭州。官瓷藝術上追求質樸無華、淡雅自然;胎骨堅薄;釉色翠美清新,腴潤如脂;紋片縱橫,飄逸流暢;“紫口鐵足”是其獨特名貴處。

定窯,在今河北曲陽縣,宋屬定州,故名。始燒於唐而終於元,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瓷、醬色釉瓷和綠釉瓷等品種,宋代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除五大名窯的瓷器外,湖田窯、磁州窯、建陽窯、德化窯、臨汝窯、耀州窯、同安窯、吉州窯等反映民窯藝術情趣和地方風格,各有千秋。把中國瓷器藝術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

西夏,這些都是遼闊的祖國大地居住的古老民族,有的是遊牧部落,有的是半農半牧,在與漢人的接觸中,尤其在唐宋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影響下,社會經濟和政治文化迅速提高,模仿漢人政權結構建立起地方民族政權,請漢人陶瓷工匠,或學習漢人制制陶技藝發展起本民族的陶瓷手工業,在滿足本民族生活需要的同時,展現了創造藝術的才能,它們是中國陶瓷史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元代,由於社會生活的變化,元政權控制版圖的擴大,陸上、海上貿易交通線的全面開通與擴大,海外貿易迅速發展,推動了制瓷工藝的發展。統治者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統理窯務,發明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燒制出大型瓷器,並成功地燒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紅及樞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燒製成功,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景德鎮逐漸成為了全國制瓷的中心。宋、金時戰亂後遺留下來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窯仍然繼續生產,其中龍泉窯比宋時更加擴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龍泉窯的上乘之作。還有“金絲鐵線”的元哥瓷,應是仿宋官窯器之產物,也是曠世希珍。

明代,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一個空前發達的新階段,經濟、文化、教育、藝術等各個方面都超越歷史上各個朝代的成就。從洪武年間開始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200多年來燒制出許許多多的高、精、尖產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銅紅釉、成化的鬥彩、萬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窯廠的存在也帶動了民窯的進一步發展。景德鎮的青花、白瓷、彩瓷、單色釉等品種,繁花似錦,五彩繽紛,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還有福建的德化白瓷產品都十分精美。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發展臻於鼎盛,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景德鎮瓷業盛況空前,保持中國瓷都的地位。康熙時不但恢復了明代永樂,宣德朝以來所有精品的特色,還創燒了很多新的品種,並燒制出色澤鮮明翠碩、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的青花。郎窯還恢復了失傳200多年的高溫銅紅釉的燒制技術,郎窯紅、缸豆紅獨步一時。還有天蘭、灑蘭、豆青、嬌黃、仿定、孔雀綠、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時創燒的琺瑯彩瓷也聞名於世。

陶瓷器五彩蝙蝠葫蘆紋碗
雍正朝雖然只有十三年,但制瓷工藝都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緻,成為與號稱“國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種。

乾隆朝的單色釉、青花、釉里紅、琺瑯彩、粉彩等品種在繼承前新的基礎上,都有極其精緻的產品和創新的品種。
乾隆時期是我國制瓷業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到嘉慶以後瓷藝急轉直下。尤其是道光時期的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力衰竭,制瓷業一落千丈,直到光緒時稍微有點迴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清王朝壽終正寢。長達數千年的中國古陶瓷發展史,並至此落下帷幕。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古陶瓷發展史,它雖然是以衰退而告終,但是它給後人留下的這份珍貴而又豐富的遺產,將永遠放射出燦爛的光輝。

保養方法

陶瓷器都是易碎品,同時,易受塵埃等侵害,如果保養不當極易損壞。所以應妥善保存。
陶瓷器對溫濕度的變化不是很敏感,一般的常溫對其影響不大。但還是要儘量避免忽冷忽熱的情況出現。對於濕度,避免特別的潮濕或特別的乾燥情況,當然,理想的濕度應控制在50%—60%。
陶器最好存放在專用的囊匣內,過量的灰塵,易對陶器形成一定的損害。造成器物表面變色,所以對陶器應定期除塵。
陶器容易破碎,收藏時,避免擠壓,存取搬動時,應雙手托底,輕拿輕放,避免碰撞,不要單手提拎耳部、把手、口沿等部位,防止滑脫、斷裂。
瓷器與陶器一樣,在存取時,均要雙手捧持輕取輕放。鑑賞時,應鑑賞完一個,再取下一個,切忌兩個以上放在一起,以免相互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損壞。鑑賞陶瓷器的桌子應穩固,桌面硬鋪防滑軟墊或毛氈,避免陶瓷器與硬桌面接觸時,不小心而造成磕碰。
瓷器的收藏,最好採用專用囊匣存放,暴露在外長期展出,難免會沾染灰塵等污漬,影響其美感,對一般的灰塵和污物,可採用雞毛撣子輕輕將表面塵土撣去,或用軟毛巾蘸水輕擦。較難以擦除的污垢,可用毛巾蘸濕後,再蘸點肥皂擦拭,最後用清水清理乾淨即可。對於污垢嚴重,或有描金、掉彩的瓷器,建議送到專業的文保修復單位處理。

相關詞條

陶瓷鑑賞

陶瓷

陶瓷藝術

明代瓷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