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歷史現象
在原始社會,沒有私有制,沒有階級也沒有國家。那時的社會組織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基礎上的氏族和部落,社會秩序的維持主要是依靠習慣和傳統力量以及氏族首領的威信。這種制度是質樸而美妙的,但也是注定要滅亡的。國家就在氏族制度改體的過程中一步步建立起的。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私有制一經確立,社會就分裂為相互敵對的階級而陷入自身不可解決的矛盾之中。占人口少數的奴隸主階級,為了維護對奴隸的剝削和壓迫,保護自己和社會不致在殘酷的無休止的鬥爭中陷於毀滅,就須要建立一種有組織的特殊的暴力工具以緩和衝突,把衝突保持在一定的“秩序”範圍內。這種有組織的特殊的暴力工具就是國家。同時,由於社會職能進一步分化,從而為社會提供了專門的官吏和武裝部隊。於是,一個完全脫離社會生產,脫離廣大民眾,專門從事階級壓迫和社會管理的特殊機構終於建立起來了。這就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的國家——奴隸主階級專政的國家。
國家和氏族組織的主要差別
(1)國家是按地域來組織居民,而氏族是按血緣關係劃分的;
(2)特殊的社會權力機構的建立,即出現了專門的武裝隊武和各種強制機關,以及專門撐握這些權力的官吏;
(3)為了維持這些權力機關,需要有專門的經濟來源,就是捐稅和國債。上述三個特徵是原始社會沒有的,而當這些新特徵完全具備的時後,也就標誌著國家機構形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