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稱

方劑組成
黃耆30g,升麻6g,葛根20g,天花粉15g,桑螵蛸15g,煅牡蠣30g,五味子12g,炒白朮10g,陳皮6g,甘草6g。功能主治
益氣固澀。主治濕濁內蘊,升降失司之尿崩症。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方劑來源
《千家妙方》引王立泉方中藥方劑之固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固脬方,中藥方劑,由黃耆、升麻、葛根、天花粉、桑螵蛸、煅牡蠣、五味子、炒白朮、陳皮、甘草用於益氣固澀。主治濕濁內蘊,升降失司之尿崩症。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固脬湯,此沈芊綠先生《尊生全書》自製產後胞損失禁方,與固脬丸各別。
固脬散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楊氏家藏方》。主要用於治產婦臨產時傷手胞破,小便不禁者。
別名 處方來源 藥物組成 主治 各家論述固脬丸,主要成份有益智仁、石菖蒲等,主治脬寒,小便頻數。《雞峰普濟方》卷十。
固脬丸 正文 來源 異名 組成《美味養生滋補膏方 》是2011年9月1日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唐博祥。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古代補腎壯陽名方444首》是1997年11月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華中健等。本書對古代補腎壯陽方劑進行整理,同時對組方結構規律進行了研究。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一大黃附子湯�í�二溫脾湯�í�三三物備急丸�í�四三物白散�í�五半硫丸�í�六感應丸�í�第三節潤下方�í� 一膠艾湯�í�二薴根湯�í�三安沖湯�...
固下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略六書》卷二十八。主治孕婦溺血,久不能止,脈虛澀者。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方義 重要文獻摘要《古代世傳補腎壯陽名方444首》匯集了中國古代療效顯著,有溫補腎元、壯陽回春、延年益壽作用之補腎壯陽名方444首,溯古發微,系統整理,按方源、組成、用法...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