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又名囟門。即額囟。嬰幼兒兩頂骨前內角尚未發育完全所致。兩歲以後,額囟閉合而稱頂骨。出處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 :“囟骨者,嬰兒頂骨未合,軟而跳動之處,名曰囟門”。
又名囟門。即額囟。嬰幼兒兩頂骨前內角尚未發育完全所致。兩歲以後,額囟閉合而稱頂骨。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 :“囟骨者,嬰兒頂骨未合,軟而跳動之處,名曰囟門”。
(象形。或從肉,宰聲。本義:連合胎兒或新生兒顱頂蓋各骨間的膜質部) 同本義 [fontanel]、夾囟曰角。——《禮記·內則》注。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囟門 方言集匯 字源字形前囟(frontal suture)位於頂骨與額骨之間,即矢狀縫與冠狀縫相會處,是最大的囟,呈菱形,囟的直徑,出生後3個月內平均為26mm,面積平均為3...
概述 相關疾病囟子又名囟門,嬰兒左右頂骨與顱蓋諸骨尚未接合所形成的骨間隙,有前囟、後囟之分。囟門(xìn mén )指嬰兒出生時頭頂有兩塊沒有骨質的“天窗”,醫學上稱...
兒科著作。書名取小兒初生時顱囟未合之義。又名《師巫顱囟經》。二卷(一作三卷)。六脈諸經皆發陰證,若血盛氣衰,則肥而劣氣,若氣盛血衰,則瘦而壯氣,余髒妊之...
顱囟經 內容概要 提要記載 作者兒科著作。書名取小兒初生時顱囟未合之義。又名《師巫顱囟經》。二卷(一作三卷)。
顱囟經 摘要 提要記載 作者囟開不合,解顱,是顱縫解開之意。
概述 出處囟中是醫學術語,指經外穴名。出自《千金要方》。
概述 出處後囟是現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人體部位名。即枕囟。
基本內容囟會,經穴名。出自《靈樞·熱病》。別名囟門、頂門、天窗。屬督脈。位於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2寸。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吻合網,布有額神經分支。主...
名稱釋義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