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來源1
《辨證錄》卷六。
藥物組成
地骨皮5錢,玄參5錢,芡實5錢,山藥3錢,牛膝3錢,丹皮3錢,熟地1兩,肉桂1錢。
主治
燥證。陰已萎弱,見色不舉,強勉入房,耗竭其精,大小便牽痛,數至圊而不得便,愈便則愈痛,愈痛則愈便。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處方來源2
《東醫寶鑑·雜病篇》卷十一。
藥物組成
綠豆半錢,黑豆半錢,赤小豆(水浸取皮)半錢,新採桑白皮1錢。
主治
痘後眼目生翳。
用法用量
上銼。煎水調下蟬菊散。
中藥方劑之四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