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嘧菌胺
英文名稱:
Mepanipyrim嘧菌環胺:
製劑與分析EC、WG。HPLC法。混劑如Koara(嘧菌環胺+丙環唑)、Radius(嘧菌環胺+環丙唑醇)、Stereo(嘧菌環胺+丙環唑)、Switch(嘧菌環胺+咯菌清)。
作用機理抑制真菌水解酶分泌和蛋氨酸的生物合成。同三唑類、咪唑類、嗎啉類、二羧醯亞胺類、苯基吡咯類等無互動抗性。
套用
適宜作物小麥、大麥、葡萄、草莓、果樹、蔬菜、觀賞植物等。
對作物安全性對作物安全、無藥害。
防治對象主要用於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網斑病、穎枯病以及小麥眼紋病等。
使用方法嘧菌環胺具有保護、治療、葉片穿透及根部內吸活性。葉面噴霧或種子處理,也可作大麥種衣劑用藥。葉面噴霧劑量為150~750g(a.i.)/hm2,種子處理劑量為5g(a.i.)/l00kg種子。
氟嘧菌胺:
製劑EC。如10%乳油。
作用機理與特點氟嘧菌胺從分生孢子萌發至分生孢子梗形成的任何真菌生長期,都能立即抑制生長。實驗室試驗,以l0mg/L濃度藥劑,處理皮氏培養器上5種不同生長期麥類白粉病,結果表明,在每種生長期都能抑制真菌生長。這與已進人觀賞植物殺茵劑市場的SBI作用方式有很大不同。分生孢子萌發前用藥抑制率100%;播種lOh,分生孢子萌發後用藥抑制率76%;接種24h附著胞形成後用藥抑制率55.6%;接種48h,菌絲體茂盛生長後用藥抑制率35.2%;接種96h,分生孢子梗形成後用藥抑制率11.2%。更具體的作用機理在砑究中。其化學結構有別於現有的殺菌劑,同三唑類、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苯並咪唑類及其他類包括抗生素等無互動抗性,因此其對敏感或抗性病原因均有優異的活性。
套用
適宜作物禾穀類作物、觀賞植物如玫瑰、菊花等。
對作物安全性對51種玫瑰、17種菊花安全、無藥害。
防治對象白粉病和鏽病等。
使用方法氟嘧菌胺具有良好的保護活性和一些治療作用,但防治白鏽病以染病前或染病開始施藥(噴霧處理)為好。多年驗證對小麥白粉病、小麥鏽病、玫瑰白粉病、菊花鏽病等具有優異的保護活性,使用濃度為50~l00mg(a.i.)/L,防治玫瑰白粉病推薦濃度50mg(a.i.)/L,防治菊花鏽病推薦濃度100mg(a.i.)/L。
嘧菌胺:
製劑SC,WP。
作用機理嘧菌胺具有獨特的作用機理即抑制病原菌蛋白質分泌,包括降低一些水解酶水平,據推測這些酶與病原菌進人寄主植物並引起寄主組織的壞死有關。甲基嘧菌胺同三唑類、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苯並咪唑類及乙霉威等無互動抗性,因此其對敏感或抗性病原菌均有優異的活性。
套用
適宜作物賞植物、蔬菜、果樹、葡萄等。
對作物安全性作物安全、無藥害。
防治對象星病、白粉病及各種灰霉病。
使用方法內吸活性。莖葉噴霧。防治蘋果和梨黑星病,黃瓜、葡萄、草莓和番茄灰霉病,桃、梨等褐腐病等,使用劑量為200~750g(a.i.)/hm2;防治黃瓜、玫瑰、草莓白粉病,使用劑量為140~600g(a.i.)/hm2。
嘧霉胺:
製劑40%懸浮劑(每升含有效成分400g)。
作用機理與特點嘧霉胺是一種新型殺菌劑,屬苯胺基嘧啶類。其作用機理獨特,即抑制病原茵蛋白質分泌,包括降低一些水解酶水平,據推測這些酶與病原菌進人寄主植物並引起寄主組織的壞死有關。嘧霉胺同三唑類、二硫代氨基甲酸醋類、苯並咪唑類及乙霉威等無互動抗性,因此其對敏感或抗性病原菌均有優異的活性。由於其作用機理與其他殺菌劑不同,因此,嘧霉胺尤其對常用的非苯胺基嘧啶類殺菌劑己產生抗藥性的灰
霉病菌有效。嘧霉胺同時具有內吸傳導和熏蒸作用,施藥後迅速達到植株的花、幼果等噴藥無法達到的部位殺死病菌,藥效更快、更穩定。嘧霉胺的藥效對溫度不敏感,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施用,其效果沒有變化。
套用
防治對象對灰霉病有特效。可防治黃瓜、番茄、葡萄、草莓、豌豆、韭菜等作物灰霉病。還可用於防治梨黑星病、蘋果黑星病和斑點落葉病。
使用方法嘧霉胺具有保護、葉片穿透及根部內吸活性,治療活性較差,因此通常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施藥。用藥量通常為600~l000g(a.i.)/hm2。在我國防治黃瓜、番茄病害時,每畝用40%懸浮劑25~95ml。噴液量一般人工每畝30~75L,黃瓜、番茄植株大用高藥量和高水量,反之植株小用低藥量和低水量。每隔l0d用藥1次,共施2~3次。一個生長季節防治灰霉病需施藥4次以上時,應與其他殺菌劑輪換使用,避免產生抗性。露地黃瓜、番茄施藥一般應選早晚風小、氣溫低時進行。晴天上午8時至下午5時、空氣相對濕度低於65%、氣溫高於280C時應停止施藥。
製劑與分析EC、SC、WP。如6%可濕性粉劑。分析採用GC/HPLC。
作用機理與特點麥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劑,即通過干擾病原菌甾醇及麥角甾醇的形成,從而影響正常生長發育。不能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發,但是能抑制病原菌菌絲的生長、發育,致使不能侵染植物組織。氯苯嘧啶醇是具有保護、剷除和治療活性的內吸性殺茵劑。可以與一些殺菌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使用。
套用
適宜作物與安全性對果樹如石榴、核果、板栗、梨、蘋果、梅、芒果等,葡萄,草莓,葫蘆,茄子,辣椒,番茄,甜菜,花生,玫瑰和其他園藝作物等;正確使用無藥害作用,過量會引起葉子生長不正常和呈暗綠色。
防治對象白粉病、黑星病、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鏽病、輪紋病等多種病害。
套用技術與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氯苯嘧啶醇是一種用於葉面噴酒的具有預防、治療和剷除作用的殺菌劑,主要用於防治蘋果白粉病、梨黑星病、葡萄和薔薇的白粉病等多種病害,並可以與一些殺菌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使用。使用閬隔期為10~14d。可與多種殺菌劑桶混。
(1)蘋果黑星病、炭疽病的防治在發病初期以30~40mg(a.i.)/L進行葉面噴霧,噴藥液量要使果樹~達到最佳的覆蓋效果,間隔10~14d,施藥3~4次。氯苯嘧啶醇也可防治蘋果白粉病,藥液濃度為15~30mg(a.i.)/L進行葉面噴霧。
(2)梨黑星病、鏽病的防治在發病初期,以30~40mg(a.i.)/L進行葉面噴霧,噴藥液量要使果樹達到最佳覆蓋效果。間隔l0~14d,施藥3~4次。
(3)葫蘆科白粉病的防治在病害發生初期開始噴藥,每次每畝用6%可濕性粉劑15~30g對水噴霧,間隔期10~15d,共施藥3~4次。
(4)花生黑斑病、褐斑病、鏽病的防治在病害發生初期開始噴藥,每次每畝用6%可濕性粉劑30~50g對水噴霧,間隔期10~15d,共噴藥3~4次。
(5)防治梨輪紋病落花後或幼果初形成前開始施藥,以後每隔lOd施藥1次,用6%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均勻噴霧。開花期請勿施藥;果實形成期間如乾旱無雨則無須施藥;採收前5d停止施藥。
(6)防治蘋果白粉病發病初期開始施藥,每隔10~14d施藥l次,連續3~4次。用6%可濕性粉劑8000倍液均勻噴霧。採收前5d停止使用。
(7)防治瓜類白粉病發病初期開始施藥,以後每隔lOd施藥l次。每畝用6%可濕性粉劑5g(有效成分0.3g),對水40~50L均勻噴霧。採收前5d停止使用。
(8)防治葡萄白粉病發病初期開始施藥,每隔lOd施藥1次,共4次。用6%可濕性粉劑8000倍液均勻噴霧。採收前9d停止使用。
(9)防治芒果白粉病發病初期開始施藥,以後每隔l0d施藥1次,到幼果形成初期為止,共施2~4次。用6%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均勻噴霧。採收前6d停止使用。
(1O)防治梅白粉病開花前開始施藥,每隔20d施藥1次,共施5次。用6%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均勻噴霧。梅樹開花盛期請匆使用;採收前6d停止使用。
製劑EC、SC、SL、WP。
作用機理與特點麥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劑,通過抑制擔孢子分裂的完成而起作用。具有保護、治療和內吸性活性。
套用
適宜作物禾穀類作物、蘋果、石榴、核果、葡萄、蛇庥草、葫蘆和其他作物,
防治對象對禾穀類作物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病害如斑點病、葉枯病、黑穗病、白粉病、黑星菌等有廣譜的抑制作用,對石榴、核果、葡萄、蛇麻草、葫蘆和其他作物的白粉病,對蘋果的瘡痂病等也有抑制作用。
使用方法既可用作葉面噴灑,又可作種子處理劑。以40g(a.i.)/hm2劑量,進行莖葉噴霧可防治大麥和小麥白粉病·,也可以用100~20Omg(a.i.)/kg種子對大麥和小麥進行拌種防治白粉病;還可用來防治果樹上由白粉菌和黑星菌引起的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