嗲文化

嗲文化

嗲文化是一種上海女性文化。嗲文化中的“嗲”,包括了一個女人的嬌媚、溫柔、情趣、談吐、姿態、出身、學歷、技巧等等,其中既有小姑娘的撒嬌弄俏,也有大姑娘的扭捏作態等一系列顯示女性柔弱嬌媚的魅力的舉止,包含有很多不可觸摸的因素在其中,從而成為上海女性文化的一個重要成分。

歷史由來

嗲文化源自蘇杭。大約早在宋代從開封遷都到杭州時,嗲文化就已經發端,這可能是千百年來所形成的江南女兒柔美溫婉的佳人風範,正如越劇所表現的那樣,因為當時杭州的女性文化是來自開封或是更遠的地方。

表現形式

上海“嗲妹妹” 上海“嗲妹妹”

上海女人的“嗲”與北方女人的“撒嬌”有點相似。女人發嗲,也許是因為知道自己的性別優勢。一般來說粗壯堅強,豪情俠骨,從來與吳越美女無緣。這種嗲文化薰陶下的美女,大都表現得含蓄委婉、纏綿悱惻。不過有時候“嗲”也是外露的,尤其是在有外人在場的時候,上海女人尤其“嗲”,也不知道是為了讓外人知道她多么愛自己的男人,還是為了讓別人知道她自己多么風情萬種。

“嗲”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是上海人對女性魅力的一種綜合形容。涉外婚姻統計證明,上海的女性,最受西方男性的歡迎。中國的嗲同歐洲比如法國女人相比,有點小家子氣。法國女性有一種要力奪“最有魅力女性”的領導地位的傾向,不管長相如何,似乎總認為自己最有魅力,也就是說,法國女性的 “嗲”是一種強勢嗲,而上海女性的“嗲”,是一種惹人憐愛的弱者之嗲。

主要特點

上海女人天生會嗲,一嗲一層魅力,一嗲一種風情,一嗲一套文化,一嗲一堆情商,上海女人嗲招一出,人人心甘情願為其奔走,能量巨大。

作的女人有想法,有內容,腦筋想個不停,作的女人有個性,有挑戰性,也有嗲勁,有時會帶有童心的任性。然而,作的對面就是哄,女人一作,男人就要下功夫哄,這一來一往,趣味無窮。作的地道,哄得落力,征服和被征服之間的迎送推拒,讓女人魅力十足,讓男人躍躍欲試。

上海姑娘有嗲的魅力,上海姑娘有嗲的風情,上海姑娘有嗲的文化,上海姑娘有嗲的智慧。這也許是舉世公認的。

意義

“嗲”也是“好”的同義語,充分而恰當地表現了上海美女的讓人魂牽夢繞的神情。而北方的姑娘們大多不知“嗲”為何物,她們為這種嗲找了另一個名詞,稱之為“犯酸”。但是在上海,“嗲”作為人們所認同的文化形態,正在悄然對女性進行塑造。

不說到嗲,就沒有上海女人的味道。說一個女人“嗲”是褒義,說一個女人“發嗲”是貶義。因為“嗲”是從里而外的煥發,“發嗲”就是像吹氣球一樣吹出來的。發嗲與嗲的關係,類似於東施效顰。

女孩子一點沒有發嗲,更沒有搔首弄姿,但是一副認錯、幼稚、柔弱的樣子,核心就在於“嗲”,“嗲”得男人發不出火,“嗲”得男人放她生路。

相關評論

嗲文化只是上海女性文化的一種現象,而從上海的女性文學中,可以看出上海的女人文化。張愛玲筆下的女人是豐富的,依稀代表了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中產階級女性。她們的目標,便是成為一種“優雅的女人”,這種女人,其表現就是“出得廳堂,下得廚房”,旗袍麻將,宴會舞會。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種風格,甚至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不同格調,就好像每一個女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一整箱衣服,任何一款都會有一則美麗動人的故事。

文化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