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釋義
典源
《荀子·天論》:“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是節然也。”
《禮記註疏》卷十〈檀弓〉
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斂手足形,還葬而無槨,稱其財。斯之謂禮。」
漢·鄭玄註:「王云:熬豆而食曰啜菽。」
唐·孔穎達疏:「謂使親盡其歡樂此之謂孝」
運用示例
清·梁啓超《國民籌還國債問題》:“使舉吾民啜菽飲水之資,而悉節減之以償國債。”
唐 李商隱《李義山文集·祭韓氏老姑文》:“弓裘望襲,菽水承歡。”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晚生只願家君早歸田裡,得菽水承歡,這是人生至樂之事。”
宋 陸游《湖堤暮歸》詩:“俗孝家家供菽水,農勤處處築陂塘。”
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入則孝,出則弟,怎離白髮之雙親?到不如盡菽水之歡,甘齏鹽之分。”
郁達夫 《再游高莊偶感續成》詩:“只愁母老羣兒幼,菽水蒲編供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