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遺址簡介
中國商朝都城遺址.商自公元前17世紀滅夏建國,至前11世紀滅亡於周,共存600餘年,歷十七世、三十一王,商朝的都城據說屢次遷徙,成湯滅夏定都毫,已是第8次遷都。此後又遷 ,相、邢、奄,到盤庚時定都於殷,直至被周人滅亡。
商都遺址詳細介紹
這些都城址除晚期殷都之外,尚無確說,有些說法沒有遺址或過硬證據加以證實。近數十年,考古研究者相繼在今河南境內發現幾處被認為是商代都城或重要邑城的遺址。其中於50年代末期開始發掘的僵師縣二里頭遺址發現了一處規模宏大的宮殿建築基址,現已勘明有數十處,其中編號1、2的宮殿遺址均已清理,前者平面近似正方形,東西長108米,南北寬100米;後者為長方形,南北長73米,東西寬58米。2號宮殿西北還發現了大型夯土:建築基址,有大型柱坑及柱洞,說明這裡已形成都邑。宮殿布局嚴謹,結構合理,其周圍分布著作坊、墓葬、道路、房屋等遺蹟,規模較大。根據其地層結構,文化遺物及文獻記載,有人提出此地是夏胡晚期的都邑,也有人認為是商朝早期城邑,或是商湯都城西毫。
另一處位於偃師縣城關屍鄉溝一帶。城址湮埋地下,現存面積190餘萬平方米,大致呈長方形,經發掘勘測,牆體厚16~25米,殘高2米以下,夯築,已探明城門7座,道路11條,還有排水設施殘跡。其南部有3座小城,居中一座為方形,各邊長200餘米,夯土牆厚至2米,緘中有宮殿基址,周圍分存著多處建築遺蹟,有人據此斷定這座城是宮城。其餘兩座城內布滿排房式建築,可能矗營房基址.此城的年代和性質,根據地理環境和遺址文化層堆積遺物測定,有人認為商湯都城西毫,也有人推測屬於早商時代商王的離官。
鄭州商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進行發掘的重點。城址面積25平方公里,呈長方形,城牆系夯築,東、南牆各長1700米,北牆長1690米,西牆1870米,周長6960米。牆基寬10米左右,內外側築有護城坡,在勘察過程中發現缺口1l處,大概屬於城門之類。城內東北部保留著多處大型夯土台基,墓上有柱穴、白灰面。牆基等,證明這些是重要的建築基址。此外還有小型房基遺蹟,一種是地面建築,一種是半地穴式建築。在城址周圍,還分布著墓葬,鑄銅作坊、制陶作坊、窯穴、灰坑等遺址。關於此城的性質,學術界也有種種的猜測,大致上認為是成湯都邑毫地,或是商正仲丁所建的瞰都,究竟如何仍在探討中。
安陽殷墟是商朝的後期都城,這已被文獻和考古發掘所證實。從盤庚遷都,至商紂滅亡,歷時273年,共經8代12王,年代約為公元前14世紀末至前1l世紀。殷墟範圍面積約24平方公里,洹河南岸的小屯是商都王宮宗廟區,附近則分布居民點、手工業作坊和墓葬;洹河北岸的武官村、侯家莊一地有殷王陵墓、貴族墓葬和眾多的祭祀坑.周圍還有居民聚落和一般墓葬。小屯附近已發現清理了許多建築摹址,僅宮殿遺蹟就有50餘處,基址平面有矩形、正方形、凸形、凹形等多種形狀。規模最大的南北長85米,東西寬14.5米左右。建築基址分為地面夯築和地下穴築兩大類,後者數量較多。有些房基上面或周圍還發現與鑄銅、制骨等手工業有關的遺物,可以斷定手工業是在王室控制下進行生產的。墓葬已發掘3 000餘座,尤以武官墓規模最大,婦好墓隨葬品最多。武官村久墓呈“中”字形,面積340平方米;婦好是王室成員,隨葬晶總數達l 928件,有精美的銅器和玉器。商王陵區位於侯家莊,已發掘大墓13座;商朝祭祖的場所分布在武官村西北岡,不論墓葬還是祭坑,都埋藏著眾多的人殉骨架,說明當時盛行奴隸殉葬的習俗。
整個殷墟遺址發掘工作雖然仍在進行中,但大體範圍和規模已基本清楚。其範圍東起郭家灣,西至北辛莊,南起苗圃北地,北至三家莊;東西寬約4公里,南北長6公里左右。雖然尚未發現城防設施,但從宮殿區。宗廟遺址、居住坊宅、手工作坊及眾多墓葬陵園等分布看,殷墟應該說是規模較大、布局結構較為全面而完整的都邑。許多情況有待於在進一步調查和探索中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