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79 年 7 月畢業於山東農學院農學系農學專業,2000 年9 月至2002年 07 月在山東農業大學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
現任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助理、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員、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育種協作攻關首席專家。
兼任國家 863 計畫專家庫專家、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協會副理事長、山東省農業顧問團玉米分團成員、山東農學會常務理事、“十五”山東省農業良種產業化玉米執行專家。
主要成就
2005 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 2005 年第五屆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在科研上取得的成果
“六五”以來主持多項省和國家及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援華重大科研開發項目。先後育成省和國家審定玉米新品種 17 個。
其中,魯單 50 , 2001 年獲省科技進步一 等獎
優質蛋白玉米魯玉 13 號, 1999 年榮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魯單 981, 2005 年榮獲農業部玉米授權品種
2004 年全國推廣面積前五名 獎。
1993 年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1 項。
1991-2003 年榮獲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4 項。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績
2001-2005 年連續 5 年被評為“優秀領導幹部”
2001 年度被評為所長任期目標屆滿考核優秀單位
2002 年度被評為院重獎科研創新單位
2002-2003 年連續 2 年被院評為“優秀領導班子”
2002-2003 年度被院評為 “先進集體”、“文明單位”;
2004 年榮獲農業部“全國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先進集體”
2004 年榮獲山東省知識產權局“專利工作先進單位”
2003-2004 年被院評為 “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4-2005 年被院評為“工會工作先進單位”
1996 年 玉米所 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百強研究所”
1997 年批准為《國家玉米改良分中心》
1998 年被評為省屬一類研究所
在他的帶領下,山東省農科院玉米所 現已發展 成為全國同類一流專業研究所。
學術成果及商業化運作的成果
在學術上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先後參加著書 8 部,其中, 《中國玉米栽培學》為主編,《山東玉米》為副主編,《食用玉米研究進展》為主編。 在《中國農業科學》、《作物學報》等期刊上, 先後發表研究論文 30 余篇。這些著作和論文, 具有很重要的 學術 價值和套用價值。
在成果推廣上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先後組織全國 60 多家種子公司,聯合推廣魯單系列玉米雜交種,其中,魯單 50 ,到 2003 年,累計推廣 6000 余萬畝,社會經濟效益達 26.55 億元,新育成的玉米雜交種魯單 981 , 2004 年全國種植面積 1144 萬畝。
在育種成果商業化運作上有創新:
2002-2005 年榮獲院科技開發效益特等獎、一等獎
1998-2005 年魯單 981 商業化運作收入育種經費 600 萬元
2003 年魯單 9021 的生產、經營權轉讓費 1000 萬元,並與 “山西屯玉”簽訂了 2000 萬元的育種經費協定。
2003 年將魯單 999 以 260 萬元的品種權入股,組建了 1000 萬元資產的山東祥豐種業公司。
2004 年將魯單 981 、魯單 984 、魯單 6003 三個新品種以 1470 萬元的品種權入股,組建了 3000 萬元資產的山東冠豐 科技 種業公司。
2004 年魯單 8009 、魯單 9002 、魯單 6018 轉讓費 560 萬元。
2005 年以品種權入股,組建了山東魯豐種業 科技 有限公司、山東省德發種業 科技 有限公司。
開創了國內國有科研院所育種成果商業化運作的先例
中國學者百科
學者一般是專門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包括文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科學家等等。一般說來,學者多指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文人,但也不乏自然科學專家。 學者,又名 學人,近義詞可以是專家、顧問等,在學術方面比較優秀並且其思想能夠影響社會發展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