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詛

咒詛,猶咒罵。

基本信息

詞語信息

【詞目】咒詛
【拼音】zhòu zǔ
【釋義】
1、猶咒罵。
隋書·獨孤皇后傳》卷十四:“異母弟陀以貓鬼巫蠱咒詛於後,坐當死。”
明史》卷二百四十五:“會鐸家人有夜醮者,參將張體乾誣鐸咒詛忠賢,刑部尚書薛貞坐以大辟。”
2、謂念咒語。
唐律疏議·盜賊·憎惡造厭魅》:“諸有所憎惡而造魘魅,及造符書咒詛,欲以殺人者,各以謀殺罪論減二等;以故致死者,各依本殺法。”

詳細解釋

1、猶咒罵。
西漢 焦延壽 《易林》卷六:“夫婦咒詛,太上覆顛。”
《隋書》卷四十四:“天子下公卿議其事,楊素等曰:‘集密懷左道,厭蠱君親,公然咒詛,無慚幽顯。情滅人理,事悖先朝,是君父之罪人,非臣子之所赦,請論如律。’”
唐 李延壽 《南史·王悅之傳》:“悅之按覆無所避,得奸巧甚多,於是眾署共咒詛。”
元 李冶 《敬齋古今黈》卷之十二:“於是飛燕譖告許皇后、班倢伃。挾媚道。咒詛後宮。詈及主上。許後廢黜昭台宮。”
《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褒姒曰:‘吾王千秋萬歲之後,少不得太子為君。今王后日夜在宮怨望咒詛,萬一他母子當權,妾與伯服,死無葬身之地矣!’言罷,嗚嗚咽咽,又啼哭起來。”
《明史》卷九十五:“世宗銜張鶴齡、延齡,奸人劉東山等乃誣二人毒魘咒詛。”
林語堂 《剪拂集·打狗釋疑》:“生活就是奮鬥,靜默決不是好現象,和平更應受我們的咒詛。”
蕭乾 《蠶》:“幾條又白又長,長得像南非洲長頸鹿的孩子們,頭一抬一落地向我眈眈逼視,咒詛我這殘忍的人。”
2、謂念咒語。
宋書》卷七十九:“而公容氣更沮,下帷晦跡,每覘天察宿,懷協左道,咒詛禱請,謹事邪巫,常被發跣足,稽首北極,遂圖畫朕躬,勒以名字,或加以矢刃,或烹之鼎鑊。”
唐 杜佑 《通典》卷第一百六十五:“諸有所憎惡,而造厭魅及造符書咒詛,欲以殺人者,各以謀殺論減二等。”
太平廣記》卷第二百八十三:“唐載初年中,來俊臣羅織,告故庶人賢二子夜遣巫祈禱星月,咒詛不道。”
宋史·吐蕃傳》卷四百九十二:“不知醫藥,疾病召巫覡視之,焚柴聲鼓,謂之‘逐鬼’。信咒詛,或以決事,訟有疑,使詛之。”
《明史》卷一百一十六:“陰畜刺客,招異人術士為咒詛,輒用護衛兵守青州城,並城築苑牆斷往來,守吏不得登城夜巡。”
清 畢沅 《續資治通鑑》卷九十:“臧征撲哥以咒詛扇蕃族,居溪哥空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