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和宿硤石寺下①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②。
松關暮鎖無人跡,惟放鐘聲入畫船。
作品注釋
①硤石:在今安徽鳳台西南淮河邊。
②塵緣:佛教認為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是污染人心、使生嗜欲的根緣。
作品賞析
船停泊在淮河岸邊的硤石山下,山上座落著一所古寺。山並不高,但從河底的船中仰視,寺里的古塔卻給人“半倚天”之感。硤石一帶環境幽靜,加上古寺高踞山巔,遂使詩人覺得寺中的老僧,佛性圓足,超脫塵境。舟行是寂寞的,此時舟泊硤石,詩人想到方外老僧,起了探勝造訪的念頭,他是在舟中縱目眺望,然後登上了河岸,但發現松徑邊寺廟的柵欄是鎖著的,寂無人跡。於是希望變成了悵望,古寺在詩人的心理上愈去愈遠了。然而就在這悵望之際傳來了暮鐘的聲音,一聲聲進入畫船。那佛國世界本已遙遠難即,此時卻放出鐘聲來到人間,這種聲音,發人深省,令人神往。
詩以短短四句寫出淮岸硤石古寺那樣一片天地,同時表現了詩人的情感活動,面對眼前的山寺,雖身未能至而心嚮往之。作者借鑑了唐人張繼的《楓橋夜泊》,但張繼寫的是船泊楓橋的羈愁和附近的清景,下筆的中心在詩人自己這一面。而此詩的中心落在硤石寺那一邊,著重寫硤石寺的環境氣氛。詩人的倩感在對景物的觀照中表現得更加隱約。
詩在空間位置的處理上,首句是向上仰觀古塔,末句是鐘聲下及畫船。自下而上,復又自上而下,硤石古寺在心理上高遠超脫的印象,即不待刻畫已自然形成。在景物的搭配上,既有動,又有靜,既有山巔古寺,又有水濱畫船。於互相映襯中突出了硤石寺的靜穆,而不顯得枯寂。末句由寫視覺感受,轉到寫鐘聲,更添出無限詩意。那鐘聲在船頭,在水上,蕩漾傳送,終於消失,但在詩人心靈深處卻悠然不盡,久久牽動著他的情思。詩似收而未收,富有餘味。
作者簡介
趙抃[biàn](1008—1084),字閱道,號知非子,衢[qú]州西安(今浙江衢縣)人。早年成孤兒。1034年(景祐元年)中進士。後任殿中侍御史,彈劾官員不避權貴,京師一帶號稱“鐵面御史”。歷知杭州、青州、成都。宋神宗時,擢參知政事,與王安石議政不合,調任成都。卒謚清獻。有《清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