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生於1936年的周采芹祖籍浙江慈谿。她常年生活在海外,父親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16歲那年,她被送到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成為該校的首位華裔學生。
1953年隆冬,周采芹初到倫敦,成為英國皇家劇院的第一位中國學生,而她的父親周信芳正奔赴冰天雪地的朝鮮去慰問志願軍。
厚重的假睫毛、濃密的黑髮、裹住腰肢的高開叉旗袍,是周采芹的1960年代的,她是倫敦西區和百老匯的“中國娃娃”。在雞尾酒會上,高大的美國婦人會指著她說:“她是一個多么可愛的小中國娃娃!我真想把她帶回家,放在壁爐台上!”
美國婦人恐怕不知道,“小中國娃娃”在倫敦戲劇圈的另外一個諢名是“身高一米五的炸彈”。
一切皆因蘇絲黃而起。從1959年11月開始,因為在《蘇絲黃的世界》中演一位名為蘇絲黃的香港妓女,周采芹的藝名“采芹”在倫敦西區威爾斯劇院的燈箱廣告上閃爍了兩年。《蘇絲黃的世界》原本是英國暢銷書作家李察?梅臣的一本小說,被改編成舞台劇後,從百老匯演到了倫敦西區。
倫敦主流戲劇圈對《蘇絲黃的世界》評價並不高,但對周采芹卻另眼相看,“但願你認識的那個蘇絲黃能像采芹演的蘇絲黃那么好”的評價充斥報端。觀眾的熱情更加異乎尋常。1959年的聖誕節,旗袍成為最流行的晚裝。時尚圈的金髮美女把頭髮拉直、染黑,用黑筆把眼睛畫成東方式的杏仁眼。甚至倫敦的妓女也紛紛以(Suize Wong)作自己的花名。
就在此前不久,周采芹還在上百封地給節目製作人寫自薦信。她在倫敦皇家戲劇學院的同學們曾篤定,就憑她的長相,畢業之後肯定找不到工作―倫敦的舞台上不需要一張東方人的臉。

周采芹是1953年加入皇家戲劇學院的,也是第一位中國學生,第二年,中國和英國建立“代辦級”外交關係;知識分子分化為左派和右派,在左派眼裡,中國的一切都是好的;影視圈裡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不論是邦德電影,還是以中國抗日為背景的《六福客棧》,抑或是宣揚“黃禍”理論的“傅滿洲”系列電影,周采芹都有份在裡頭出演肖恩·康納利一閃即逝的香港女友,或是英格麗·褒曼的養女。
“對於《蘇絲黃的世界》這么一出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儘管她自己都這么覺得,成功畢竟不可抵擋地撲面而來。哪怕是在西方製作人的授意下,用嗲聲嗲氣、又尖又細的假嗓子,翻唱一首中國1920年代的流行歌曲《第二春》,都能從英倫紅回亞洲。
在周采芹同學的眼裡,她是從天而降的“中國公主”:在男同學們窮到只能論支買煙抽的時候,她每天都有華麗的旗袍和皮大衣換,卻只是因為這樣衣服不容易髒,可以省一大筆乾洗費;女同學問她,她手指上那枚碩大的鑽戒是不是“務沃斯”買的。“務沃斯”是一家專賣便宜貨的商店,周采芹卻一直以為鑽戒是每個女孩子都有的東西。
在周采芹紅透半邊天的時代,在倫敦,幾乎沒有人知道周信芳是誰。直到1966年8月26日,他訛傳的死訊登上倫敦大小報章:《采芹的父親自殺》。
像所有“創作型”的父親一樣,子女眼中的周信芳沉默寡言,周采芹經香港到倫敦求學之前,父親只對她說了一句話: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個中國人。
1972年,英國一家電視台拍攝了以王光美為主角的電視劇《鬥爭對象》。《鬥爭對象》播出之後,英國電影電視協會的很多會員提名周采芹作當年英國最佳電視演員;《鬥爭對象》的錄影帶成了哈佛大學關於“文革”的聲畫教材,美國電視台有意播出此劇,因為當年尼克森訪華,擱置下來。
扮演王光美讓周采芹享受到她從藝以來最大的成功:藝術家和女人在自己身上統一起來。

然而轉年,她的人生從波峰跌入谷底,做地產生意,賠光了所有的積蓄。從昔日的女明星變成弟弟餐館裡的女領班;在黑暗中躺過十七天。
從絕望的世界裡走出來,周采芹滿世界打零工。在哈佛大學的宿舍裝信封;整理哈佛大學科學藝術學院的檔案;到保險公司當打字員,被告知不勝任這份工作的時候,以洛杉磯“全國婦女組織協會”牆上的宣傳畫自嘲:畫上是以色列女總理梅厄的畫像,旁邊配一行字:她不會打字……
最終讓她安頓下來的是劍橋劇社。這是一個踐行“貧困戲劇”理論的職業劇社,劇社演員最理想的周收入是90美元。周采芹在劍橋劇社待了三年,在《奧瑞斯特亞》和《紅字》里演女主角。
周采芹演《紅字》中的女主角海斯特·白蘭,全場發笑。因為小說里的白蘭是高大的蘇格蘭女人,而她瘦瘦小小,又是中國面孔。五分鐘之後,觀眾屏聲屏氣。從來沒有人把白蘭的兩副面孔演得那樣淋漓盡致:人前謙卑有禮;人後驕傲脆弱。
周采芹在倫敦劇院對面的中國書店買了平生第一本《紅樓夢》;那時,她的父親周信芳正奔赴冰天雪地的朝鮮,去慰問志願軍,從上海寄來的家信中經常夾帶著父親獲得各種榮譽的剪報。

她第一次讀《紅樓夢》是20歲,和所有年輕女子一樣,幾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寶黛釵的愛情上。那時,未來正在徐徐展開,幾年後,她成為倫敦無人不知的明星,以至於動物園裡新出生的小豹子都用她來命名。
她第二次讀《紅樓夢》是四十歲以後,最喜歡的段落從痴男怨女的愛情轉移到書的第一章,因為“宇宙之大,時間的無限”都被寫進短短十幾頁的篇幅。那時,她穿著從二手服裝店買來的三塊錢的大衣和一塊半的塑膠靴子在波士頓的大街上踽踽獨行。沒人知道,她曾經跟拳王阿里、E。M。福斯特等名流呼朋引伴。她第三次讀《紅樓夢》已經年過七十,這次是因為要演賈母。
主要作品
電影
(Year of the Fish)2007

007系列之: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2006
舞會戰士(Wendy Wu: Homecoming Warrior)
2006ABC劇集實習醫生格蕾(Grey's Anatomy)2006
藝伎回憶錄/一個藝伎的回憶(Memoirs of a Geisha)
翻譯風波/翻譯員/致命譯電(The Interpreter)2005
紅色玫瑰:日記之謎(The Diary of Ellen Rimbauer)2003
(Long Life, Happiness & Prosperity)2002
冰凍星球(Titan A。E。)2000
(Gold Cup)2000
(Inside 'You Only Live Twice')2000

(My American Vacation)1999
(West Side Waltz)1995
喜福會 (Joy Luck Club)1993
(Folterkammer des Dr。 Fu Man Chu)1969
魔宮煞星 Blood of Fu Manchu)1968
(Vengeance of Fu Manchu)1967
007系列: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1967
春光乍泄 (Blowup)1966
(Brides of Fu Manchu)1966不死毒王(Face of Fu Manchu)1965)
六福客棧(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1958
揚子江突圍記(Yangtse Incident: The Story of H。M。S。 Amethyst)1957
電視劇
實習醫生格蕾(Grey‘ Anatomy)2005年出演Christina Yang的媽媽
神盾局特工(Marvel's Agents of S.H.I.E.L.D.)2014年出演梅琳達·梅的媽媽
榮譽記錄
作為最早參與西方影視劇的中國演員,周采芹的簡歷中有很多第一:
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台主演的中國演員
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其中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曾在亞洲連續兩年獨占排行榜首位
第一位中國“007女郎”

第一個被提名英國最佳電視演員的中國演員
1980年回國在中央戲劇學院執教,成為第一個到該校執教的“回歸”專家
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首個亞洲演員在倫敦和紐約兩地先後領銜主演舞台劇,也是首個在劇院外設霓虹燈名字的亞洲演員。
人物評價
社會評價
新版《紅樓夢》飾演賈母貼身丫鬟鴛鴦的蔡飛雨表示周采芹老師親切可愛,演技精湛。 在戲裡,鴛鴦蔡飛雨幾乎寸步不離的侍奉在賈母身邊,也是賈母最信任和貼心的丫鬟。在演繹“鴛鴦抗婚”時,蔡飛雨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出演電視劇,並且首場戲就是自己的主場戲,又和好萊塢明星周采芹老師搭戲,心裡又緊張又期待,正式開拍時自己總是哭不出來,而周采芹老師為人特別謙和慈祥,不僅沒有責怪自己,反而引導自己如何演繹哭戲,周采芹說每當自己演哭戲時就在心裡默默地想念自己的父親周信芳,聽著父親的是京劇醞釀悲傷的感情。蔡飛雨表示周采芹老師是一個可敬可愛的老太太,將賈母演繹的細緻到位。

個人評價
周采芹不僅是個演員,她還當過舞台劇導演,執導了中央戲劇學院學生演出的《暴風雨》;此外,她還曾在香港話劇團執導過契訶夫的《海鷗》及莎翁名劇《十二夜》。
周采芹說:“我知道自己是一個多么幸運的人,因為我是兩個非常出色的人的女兒,在表演藝術上,我父親周信芳一直是我的榜樣。他是二十世紀最有創造性的京劇演員,是他激勵我成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在生活上,我媽媽裘麗琳給了我最大的影響。她教給了我生活中的價值觀,讓我能夠正視成功和失敗,生活得更加充實和完整。有了他們才有了我的一切。他們在我心中的形象激勵我不斷向前。”
父親給了她一個戲劇的夢,母親給她獨立的意志,而她自己則帶著天生的激情和桀驁的個性,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吸取生養的活力,給自己創造了一種充滿奇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