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3歲的采茨與母親裘麗琳
1959年告別父母來到香港、澳門讀中學1966年赴歐洲留學,工作
1978年8月16日回國參加父親的追悼會
20世紀70年代末回香港,先後擔任豐田汽車擔任市場公關經理,“麗的電視台”出版、宣傳和推廣總監
1980年結識丈夫黃浩義,育女黃詠煜和子黃敬軒
周門公主
20世紀40年代中葉,上海長樂路上鬧中取靜的一幢小洋房裡,居住著梨園大師周信芳和妻子裘麗琳。這裡是文人墨客的寶地,是戲裡戲外的才子佳人的樂園。
1946年,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打破了周公館往日的寧靜,周家的四小姐從天而降,為這個和睦美滿的家庭錦上添花。那年周信芳已逾知天命的年齡,老來得女,自是寶貝得難以形容,他為這個最小的女兒取了一個極富詩畫意境的名字:“采茨”。
周采茨生得逢時,她的少年時光,恰恰是周家最安康的一段日子。解放後,周信芳擔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京劇院院長等公職,母親裘麗琳專心在家相夫教子,周采茨是六個兄弟姐妹中最小的,獨得父親的寵愛,禮拜天跟著他坐車出去吃點心,逛書店,過著“中菜吃新亞,西菜吃沙利文”的日子。外面世界唯一的風雨,不過是學校的大字報貼出來,譏諷周采茨坐小汽車上學,浪費國家資源。“那我就不坐好了,沒什麼。同學都說我沒脾氣,生氣就嘟起嘴跑開。”
時光流轉。如今,周采茨靜靜地坐在記者面前,身穿黑色絲袍,略施淡妝,雍容華貴,一如人們心中固有的閨秀形象,卻又在眉宇間、談吐中多了些許幹練與果斷。周采茨五彩斑斕的人生已讓她不必時時附麗於聲名卓著的家族,可她熱愛自己作為周家後人的這個特殊身份。周采茨說,自己像極了母親,這種相像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生活的潛移默化中學來的,
每當周采茨惦念起自己的父母,總會翻起那些半個多世紀前的老照片,時而莞爾一笑,時而緊蹙眉頭……整整一個甲子,總說人生如戲,周家坎坷曲折的經歷不正是一場戲嗎?
“有時候,連我自己都非常驚奇,我的生活方式、我的品位簡直和我母親的一模一樣。每當我看著自己設計的房子,就感到滿是母親的背影……當然,我姆媽比我伽(能幹)得多了。我根本沒伊介來賽(能幹)……”冷不丁爆出的一口純正老式上海話,仿佛在提醒記者,西化的周采茨依是不折不扣的“上海女兒”。
閃婚
整整10年的西漂流浪生活讓周采茨萌生了歸家的念頭,在離開英國之前,她認認真真地在一艘船上打了大半年的工,也積攢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夏天去,夏天來,周采茨再一次踏上了香港的土地,只是這一次香港不再傷悲……
20世紀70年代,被美譽為“東方之珠”的香港,經濟水漲船高,周采茨如魚得水,事業開始起步。“那時,和我一起應聘的都是香港的大學畢業生,但他們沒有一個英文比我好,而我的中文底子又非常紮實,這是我們那代人的優勢所在。”曾經因英語差勁而復讀的周采茨經過十餘年的漂泊歲月,英語水平提升不少,很快在一間洋行的市場部謀得了職位,之後又跳槽到豐田汽車擔任市場公關經理,認識了一票商圈的好朋友,這些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都非常賞識這位後起之秀。
不久之後,她又神通廣大地進入了“麗的電視台”,擔任出版、宣傳和推廣總監一職,“那時我已經做到高層8個人中的一分子了。”周采茨意猶未盡地說道。
“我從我父母那兒繼承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那浪漫、正氣的愛情觀。”周采茨的愛情也是衝破重重阻隔,終於廝守一生,仿佛童話一樣美妙。1980年,周采茨管轄下的香港話劇團正在排演《日出》,抱著年輕人演老角會很有趣的心態,周采茨嚮導演申請顧八奶奶一角,“我覺得顧八奶奶是個很可愛的角色,我不太喜歡陳白露。況且,以我的身材演陳白露也不可能。”就這樣,她結識了相濡以沫至今的丈夫黃浩義。
有趣的是,黃浩義正是與周采茨演對手戲的胡四一角的扮演者。不諳粵語的采茨被台詞折磨得苦不堪言,於是演廣播劇出身的黃浩義一句句耐心糾正她的發音,就在這一來一去的教學中,兩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或許是冥冥中的因緣巧合,戲裡的胡四可能要比顧八奶奶小上15歲,而現實里的舞台劇演員黃浩義也要比周家“四小姐”小上10歲,可是這個小男生竟義無反顧地追起了采茨,如同當年裘麗琳與周信芳的結合一樣,這對有情人認識了一個多月後開始拍拖,拍拖了十天后立馬閃婚。
回歸
2003年的末尾,離開上海40年的周采茨終於回到了故鄉。2003年12月31日,她和丈夫浩義、兒子Dashiell、女兒Charlotte在長樂路的新居里除舊迎新。無獨有偶,周采茨購置的房產就坐落在父親周信芳的故居不遠處。生在長樂路、長在長樂路,如今周家“四小姐”又回到了自己夢開始的地方。
“回家”的周采茨心甘情願地享受著做母親的快樂,8歲起就在英國寄宿制學校讀書的兒子終於回到了自己的身邊,讓采茨既高興也滿是擔憂。由於兒子從小就在英國長大,自己又承諾過在孩提時代不會逼迫兒子學中文,周采茨起初害怕兒子很難適應與他成長環境截然不同的東方生活。兒子剛到上海時,采茨就不無擔心地問他,你一個漢字都不識,這可怎么辦呀?當時,Dashiell手邊正巧放著一盒紙巾,他就興沖沖地指著紙盒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念道“五月花”,引得全家人捧腹大笑。或許是遺傳了父母執著、認真的性格,Dashiell的中文水平突飛猛進,久而久之還學會了和計程車司機討價還價,“30元開到復旦,去不去?”這則趣聞也讓周采茨欣喜不已。
2003年,兒子Dashiell參加了高考,他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的表演系。“他在大學裡用中文排演《雷雨》的劇本、用中文撰寫畢業論文,看到他能那么用心學中文,我比誰都高興,”周采茨笑逐顏開地說道,“他是上戲有史以來唯一的留學生,之前沒有,現在沒有,之後也暫時沒有。”
除了對自己兩個孩子百般呵護,周采茨更是對從小就缺少母愛的侄女周佳納寵愛有加,談到這個寶貝侄女時毫不掩飾自己對她的喜愛:“其實我們一家人都特別寵她,不僅僅因為佳納母親走得早,她本身的個性也很討人喜歡。”周采茨坦言,儘管周佳納從小是受西方教育長大的,但是她身上卻秉承了中國傳統女性的氣質特徵,尤其是那種“嗲溜溜”的味道,就是典型的老上海女孩子特有的討人喜歡的黏勁,就算你是塊石頭也被她“嗲”化了。對於侄女此前和基努·里維斯在法國爆出的“緋聞”,周采茨也是欣喜大於擔憂,她表示這是未婚男女的正常交往:“周佳納是個漂亮女孩,至今未婚,基努·里維斯現在也是單身,兩個單身男女相愛天經地義,怎么能說成‘緋聞’呢?”
如今,周采茨從長樂路移居到了西郊的別墅,享受著半隱居的天倫之樂,但目睹著兒女們個個事業有成,自己不禁也有些心癢,笑稱自己心裡迫切地想外出“打工”。但對於周采茨而言,她還有一個尚未實現的夢想,那就是將黃浩義依據父母裘麗琳和周信芳之間的愛情故事而寫就的32集電視劇劇本《戲子佳人》搬上螢屏,“我先生的劇本,每一個環節都扣在一起的,如果拆了一環情節前面的劇情就會跟著散架。不能改動劇本這也讓許多合作單位感到為難,因此我們現在的洽談都在一定程度上擱淺了。”周采茨不無遺憾地表示,不過令她欣慰的是,不久前,黃浩義的劇本在香港先期出版了,這也是中國電視劇史上別開生面的創舉,“現在已經沒有關係了,我先生已經歷史性地把電視寫上了文學的舞台,觀眾看過劇本,又對《戲子佳人》充滿期待的話,這也讓我們對拍攝完全版的《戲子佳人》充滿信心。或許,這也是我作為子女對父母最好的紀念了。”
個人成就
周氏旅居海外多年,深通多國文化,是中西禮儀及社交權威。她在香港演藝圈從事了多年宣傳工作,曾應邀擔任香港電影金像獎評審。她熱心公益慈善工作。善於策劃和運作大型社會公益活動,是滬港文化社交界知名人士。曾為香港資深的電視製作人,現任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周信芳基金主任和巾幗圓桌基金會長。創辦了周信芳、黃浩義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