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從很早的古代起,周族就居住在我國西北部的涇、渭水一帶,即陝西中部和甘肅東部的黃土高原地區。那裡的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是周族興起的一個重要因素。周族的子孫在祭祀祖先的詩歌里,追頌他們的共同始祖姜嫄的時候,說她“出野”,踐“巨人跡”感而生棄,“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均見《史記·周本紀》),可見,后稷時期的周族是處於“知母不知父”的社會階段。《史記·周本紀》說:“后稷卒,子不窋立。”據《周本記》載,后稷相當於“陶唐、虞、夏之際”,不窋相當於“夏後氏政衰”即夏代末年。可見,不窋絕非后稷之子,后稷之後,不窋之前可能失傳了一段很長時間的傳聞。《史記·周本紀》說:“不窋以失其官而犇戎狄之間。”就是說,此時的周族還是和西北其他氏族部落混居在一起,仍然是一個氏族部落的社會組織形態。
周族到了公劉時期,由於繼續遭到戎狄的侵擾,便遷居於豳地(今陝西栒邑或邠縣)。那裡建立廬舍、豕牢,開拓土地,劃分疆場,分配土地,繼續過著農村公社的生活。公劉遷豳以後,九世而至太王即公直父。周族在豳地住了“三百有餘歲”(《史記·匈奴列傳》)後,由於被稱為戎狄的西北各遊牧部落向渭水流域移動,周人受到他們的壓迫,太王率領周人爬過梁山、渡過漆水,最後遷徙到了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陝兩扶鳳京當公社),定居下來。
周族和商王朝很早就發生了關係,至晚在武丁時期已經接受過商王朝授予的官爵。太王有子三人,“長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歷。”太伯、虞仲(即仲雍)未即位,出走,少子季歷即位。季歷時期,約當殷代的武乙時期,逐漸強大,開始屢伐大戎。通過這些征伐,基本上擊退了來自西北的遊牧部落的威脅,周族勢力逐漸向東發展,欲拊商國之背,這時才是周人發跡之始。周族的強大,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因而開始了討伐周族的活動。到了文丁時期,矛盾更加尖銳,所以《晉書·束暫傳》、《史通·疑古篇》俱引《竹書紀年》云:“文丁殺季歷”。
季歷死後,子昌嗣立,是為文王。文王在太王和季歷的基礎上,把周族的勢力更向東方發展,進一步聯合附近的姬姜各氏族部落,以對抗商王國。據《詩經·大雅·綿篇》載,當時各部落之間,發生了糾紛,都要到文王那裡請求仲裁。由於周族生產力有了發展,又能團結內部力量,不斷強大起來,便四出進行掠奪性的戰爭。據《史記·周本紀》載,文王在六年之中,首先伐犬戎,伐密須(今甘肅靈台西南),虞、質、豳一帶得到了鞏固;不久又東向伐耆即黎(今山西壺關)、伐邗、最後伐崇。崇,在豐鎬之間,是在周族東境的一大勢力,依附於商王國,力量很強。周族大概就在這個統一西方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國家。《詩經·大雅,文王》所說的“周雖舊邦”的“舊邦”,應當不是指的遙遠的周人遠祖時代,而很可能是指早周文化形成以後的情景。
文王時期的周族,在已經有了金屬工具,社會經濟有了進步,階級關係有急劇變化和有了文字出現的情況下,便逐漸形成了奴隸制國家。不過,當時公社組織尚存,土地私有並沒出現,主要生產者是公社農民而不是奴隸,這就構成了早期奴隸制的特點。
來源
山西說
本世紀30年代,錢穆在《燕京學報》第10期上發表《周初地理考》一文,提出“周人蓋起於冀州,在大河之東”。其後,呂思勉、陳夢家、王玉哲、田昌五、李民等許多學者都表示贊同,並證成其說。他們認為,文獻上說的周始祖棄任后稷之官,被封於邰,其地即在今山西的聞喜、稷山一帶。據《左傳。昭公元年》記,邰原作“台駘”,是“汾神”。後人把神名變為地名,將兩個同音字縮並成一字而加了邑旁。《水經。汾水注》云:“汾水又徑稷山北,(稷山)在水南四十里許。山上有稷祠,山下有稷亭。”《太平御覽》卷四十五引《隋圖經》曰:“稷山在絳郡(今山西稷山縣),后稷播百穀於此山。”據說在稷山縣,村村有稷王廟,亦多有稷王娘娘廟。縣南有稷王山,相傳稷王棄隨其母姜原常往來此山,教人播種。聞喜縣西北稷山下有姜原墓,墓旁有冰池,傳為姜原棄后稷處。周的始祖還和堯、舜、禹有著密切的關係。《墨子。尚賢中》引“先王之書”曰:“(堯)乃名三後,恤功於民:伯夷降典,禹平水土;稷隆播種。”《書。堯典》載帝舜曰:“棄,汝后稷,播時百穀。”《逸周書。商誓解》並載周武王之言:“在昔后稷,克播百穀,登禹之績。”據史載,堯、舜、禹的活動中心都在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帶。因此,周的先祖很可能是活動於該地區的部落聯盟中的一支。
陝西土著說
歷來的許多地理著作,都認為周始祖后稷所封的邰在今陝西武功縣。《史記。周本紀。正義》引《括地誌》云:“故邰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國,后稷所封也,有后稷及姜原祠。”《水經。渭水注》及《武功縣誌》所記略同。目前一般的通史著作,如朱紹侯主編和劉澤華等編著的《中國古代史》都採用這種說法,認為周族祖先的最早活動地區就在今陝西西部渭河北岸的膏壤沃野之中。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武功鄭家坡遺址發掘得許多先周文化的遺物。據分析,這裡出土的各種陶器分別是西周同型陶器的祖型,出土的銅鼎和生產工具也與西周初期的有著明顯的承襲關係。因此,一些學者著文指出,先周文化是在關中西部漆水流域發展起來的一種土著文化,傳說周始祖后稷教民播種百穀之地在山西的稷山、聞喜一帶,是出於後人的附會。
甘肅說
有一種意見認為,周始祖后稷是一個傳說中虛構的人物。《國語。周語上》記:“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窟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這裡的“不窟”才是周族真正可靠的祖先。《史記。周本紀。正義》引《括地誌》云:“不窟故城在慶州弘化縣南三里”;《元和郡縣誌。關內道。慶州》記:“不窟奔戎狄之間,今州理東南三里有不窟故城”;《慶陽府志》亦載:“不窟值夏德衰亂,竄居北豳,即今之慶陽也。”
三志所述,都說不窟在今甘肅慶陽建城而居。歷年來,在甘肅東部的渭河、涇河流域,鎮原、靈台、平涼、涇川等縣,發現許多先周文化遺址。因此,一些學者認為,周族原居於甘肅東部地區,後移至陝西長武、彬縣一帶。至太王時,被西北的狁所侵,乃南下至岐山之陽。
兩源說
有的學者根據考古學資料,提出周族有兩個來源的論點。鄒衡在《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中說:“先周文化同時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的陶鬲,這兩種陶鬲有不同的來源。聯襠鬲來自東方的山西地區,而分襠鬲來自西方的甘肅地區。”徐中舒在《周原甲骨初論》(載《古文字研究論文集》)一文中稱:周文化“有東西兩個來源”的觀點,是“考古工作者經過長時期的研究而得出的結論,是科學的概括”。顯然,周族的祖先應活動于山西和甘肅兩個方面的廣闊範圍內。
新疆說
從一些傳說的材料來看,周族祖先最早的活動地區遠在西北的新疆。《山海經。西次三經》云:“南望昆倉,其光熊熊;西望大澤,后稷所潛(按潛即葬)。”同書《大荒西經》載:“有西周之國,姬姓。帝俊生后稷,稷隆以百穀。稷之弟曰台璽,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有赤國妻氏。”《穆天子傳》卷二記周穆王西遊“春山”(又稱蔥嶺,即今之帕米爾),至赤烏氏之邦。赤烏人獻酒等食物,穆王受之曰:“赤烏氏先出自周宗,”綜合上述記載來看,周始祖后稷叔侄播種百穀的地方,在今新疆西南隅。“赤國妻氏”當即“赤烏氏”,是周人的胞族。周人東遷入陝,而有一支胞族仍留在新疆。
慶陽周族文化
慶陽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夏商時期屬雍州。軒轅皇帝曾在此活動,周朝先祖在此興業,創造了中國古代的農耕文化。慶陽有各類文化遺存2700餘處,館藏文物l萬多件。慶陽的傳統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絢麗多彩、皮影、剪紙、隴東道情、民歌堪稱“四絕”,其古樸性、民俗性、寓意感倍受國內外遊客的青睞。慶陽是甘肅惟一的革命老區。
姬姓先周部落是活動於中原西部黃土高原的一個古老部落,姬姓周族建國前僅是一個諸侯國,由於歷史記載的遺漏和相關歷史佐證的匱乏,對這一段歷史的研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在學術界或者以訛傳訛,或無人關注。原本就無多少文字記載,後世追記的歷史資料,也多是一鱗半爪,且錯謬相傳,這就使學界對姬姓先周歷史的一些關鍵性問題,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或是輕描淡寫,這在眾多的史學書籍、教材和各種論文中都能夠看到。1990年前後,才有學者將目光投注到這一段本不該被遺忘的歷史。近些年來,甘肅省和慶陽的一些史學、民俗工作者,通過田野考古,探訪歷史遺蹟,說誤駁謬,匡正史料,發表、出版了一批有價值的學術著述,對姬姓周族在慶陽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諸方面的活動,作了較全面的考察和論證。對先周的歷史文獻進行了新的詮釋,充分肯定了姬姓周人十多代先祖在慶陽的這段歷史。周人早期歷史的研究也使慶陽為國人所矚目。
姬姓周族的遷徙之路
周族,對古代姬姓部落的稱呼,亦稱周人、姬周、先周部落。歷史上把自姬姓傳人、周人始祖、第一代后稷——姬棄傳至周文王姬昌,這一段時間稱為先周時期,即周朝建立之前的時期。
依據史料所載,在周族早期一千餘年的歷史中,周先祖曾經以邰為起始,進行了四次大規模遷徙。第一次大遷徙便是由於不窋失去了在夏朝的官職之後,帶領他的部族由夏都經邰遷往北豳。傳至公劉一代,周部族又進行了第二次遷徙。這一次,公劉率領部族由慶城遷到了涇水流域的西峰塬上,建立了古豳國城。在隨後的歷史中,又經過了數十世,周族還進行了第三次遷徙,在古公亶父後期,周人才再遷於周原岐邑,結束了和戎狄共處的生活。經過了太王古公亶父和王季的經營,周的實力大增,在文王時代又遷都於豐邑,完成了先周時期的第四次遷徙。如此算來,周人先祖從公元前1600年開始“奔戎狄之間”,到公元前1113年前後,古公亶父第三次遷徙前,竟然有近500年的時間是在戎狄之間。
姬姓周人先祖在慶陽的經營開拓
依據姬姓周先祖四次大規模遷徙,先周歷史可以劃分為三階段:先周早期在陝西的武功(邰地)和夏都(山西南部或河南),中期在甘肅省慶陽的慶城縣和寧縣(兩縣均為慶陽市轄縣),晚期在陝西關中,即周原和豐邑。姬姓周族在慶陽的這段時期就處在先周歷史的中期,時間長達500年。從某種意義上說,周族的勃興與周王朝數百年的輝煌正是肇始於慶陽這片隱跡之地。
(一)不窋率族人遷居北豳
從公元前21世紀前後,棄在帝舜時分封於邰以後,到公元前1600年的夏後氏政衰起,姬姓周族就開始了艱難的長途跋涉,“竄於戎狄之間”。依據《國語.周語上》記載的祭公謀父之說:“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
不窋是夏朝末期周族部落首領,出生於邰(今陝西省武功縣),他的父親后稷是夏朝的世襲農官,即后稷。不窋子承父職。由於當時夏朝孔甲帝“好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叛之”,致使朝綱大亂。周人在最後一代后稷——不窋棄官出走,率領周部族遷徙到今天的慶城一帶。這一帶古稱北豳,當時主要是以狩獵遊牧為生的戎狄部族的活動範圍。
在不窋及其後代定居北豳之後,開始教民眾將地穴式居住改為窯洞,並且重農耕,由於提倡農耕等等措施,使得周部族的經濟實力有了迅速提高。為此,不窋為民眾所擁戴,修不窋城而居。實話講,作為周族數百年輝煌基業的奠基人,公劉的世祖——不窋在周族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卻鮮為人知。
(二)棄與不窋的關係與先周譜系
1、關於棄與不窋的關係
《史記·周本紀》曰:“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後氏政衰,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這個后稷是指棄本人,還是指棄的後代繼任后稷者?
《國語·周語下》:“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世而文王始平之。”《史記》記載周人的世系自后稷至姬昌也是十五王,十五世。相比之下,只相當商人自契至紂共三十世的一半。如果周人的世系是準確的,則后稷根本不可能和堯、契同時代,而是要比堯、契的時代晚很多。
《史記》所說的“后稷卒”,,筆者認為應指的是棄之後世任后稷者。后稷本是官名,即農官。姬棄是人名,是第一個后稷的名字。根據時間推算,棄之後至不窋,應有十多代后稷相繼位,即《國語·周語》所說的“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史記·周本紀》曰:“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遊戲,好種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農耕,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后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這段話清楚不過地說明,姬棄有名有姓,而后稷只是他的官名。
三國西蜀學者譙周根據《國語·周語》關於“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的記載,解釋說:“言世后稷,是失其代數。”這還說明后稷不僅堯時有,舜時有,虞夏年間世世有,這就不是一個人可擔當得了的,只不過下傳各代不知姓名就是了。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在《中國史綱》中說:“史記謂:棄曾為堯之農師,舜之后稷”。這說明他是贊同棄是人名、后稷是官名之說的。《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曰:“稷,田正也!”正是長也,田正者即田官之長。中國多數詞典對“後”的解釋:一是帝王的妻稱後,二是很古時候把君主叫後。后稷的“後”也長官的意思。
清《慶陽府志》曰:“舜封后稷於邰,子孫實世稷官,服事虞夏,傳至不窋”。由此,肯定地說:后稷是虞夏時代農官的名稱,並非棄一個人的專用名稱。第一代后稷叫姬棄,而此後則有官無名,失其代數也。而不窋就是最後一個后稷所生的兒子,而他自己也作了最後一代后稷。所以,“稷”是虞、夏之際掌管農業的官名,為周人的世襲之官,一直等到“夏後世政衰”周人不再為“稷”之官後,周的先人的名字才流傳下來,而在為官階段,可能都是以“稷”相稱,而使個人的名字淹沒了。
2、先周譜系
《史記·周本紀》所載姬姓周族自后稷至文王傳15世:后稷——不窋——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季歷——文王。
按照國家三代斷代工程得出的結論,夏建立時間於公元前2070年,商建立時間於公元前1600年,夏商二代合計1024年,其中,在夏470年裡,夏族傳14代17王,商族傳14代14王;在商554年裡,夏族所傳代數無記載,商族傳17代31王;以上看出,在夏470年裡,夏和商的平均傳代速率相同,均為33.57年/代,;商族在商554年裡傳17代,傳代速率為32.58年/代;商族在夏商二代合計1024年傳31代,而在同樣的時間裡,姬姓先周在夏商二代合計1024年裡,僅傳15代,與商族相比,整整相差16代人,同時代怎么周人會只有十五世呢?這叫人不可思議。所以說,《史記·周本紀》所載自后稷至文王傳15世,實際上自傳說中唐虞到古公亶父立足於周原已經歷千餘年,而古公以前周人先公的事跡只顯示了各時期的特點,所以古公亶父以前世次,應僅為各時期周先公的代表,並非真的父子相傳。
(三)“竄於戎狄之間”考
那么,不窋“竄於戎狄之間”,戎狄在什麼地方呢?不窋處戎狄雜居之地,古稱北豳,即今之慶陽(現名為慶城)。《國語·周語》韋昭註:“不窋失官,去夏而遷於豳,豳接西戎,北接狄也”。《括地誌》云:“寧、慶、原三州,秦北地郡,為義渠戎之地,周不窋、公劉居之”。“不窋故城在慶州弘化縣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唐代的弘化縣即今之慶陽縣。清代乾隆年間編修的《甘肅通志》載,在慶陽縣東十里地多花木,古稱花坡,相傳為“不窋遺園”。明、清《慶陽府志》和《慶陽縣誌》均載,“不窋墳在慶陽縣城東山頂”。明代大文學家李夢陽在《秋懷》一詩中有“慶陽亦是先王地,城對東山不窋墳”的詩句。這一切都說明姬姓周人先祖不窋奔慶陽的真實性。
《國語·周語》說,不窋到達戎狄居住的這個地方後,“不敢怠業,時序其德,纂修其緒,修其訓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
不窋教民改地穴式居住為窯洞,重農耕,種莊稼,還倡養豬、養牛、養鵝,植樹種花,為慶陽早期的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為保證部落安全,不窋經詳細勘察,修建了不窋城。不窋故城遺址在今慶城縣城東南3里處。縣城東山為不窋當年居住地,不窋去世後,葬於慶城縣帽盒山巔,後歷代立有碑。據《慶陽府志》載:“周祖遺蹤,即府城東山周祖不窋所居也。高阜平衍,遠眺俯覽,城郭山川豁然在目,遣懷寄興者可以發幽思而宣湮鬱。”這不但在史志上有明確的記載,而且從重修周祖陵時就地出土的文物得到充分證實。特別是出土了3塊殘碑:一是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陝西按察使張邦教奉旨所立“周不窋之陵”碑;二是明嘉靖年間御史周南、知府何岩所立的“周祖不窋氏陵”碑;三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知府步桐所立的“周祖不窋之墓”碑。從這些出土的實物看,所謂“慶陽為周祖發祥之地,故周王室立國之後建祠廟及行宮於此,祭祀不絕,嗣後歷代亦曾多有建築,後均毀於地震與兵燹,惟周祖古冢與青山同在”之語,並非虛言妄語。
(四)“豳國”在何處
姬姓周族畢竟是“北豳”這片土地上的外來者,面對內部發展的要求和周邊戎狄部族的侵擾。周人在經歷了不窋、鞠及公劉前期在慶陽附近的居住後,在公劉後期,周人又再次東遷居於豳。
考察寧縣的建置史,豳地的名字反覆出現。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改當時設在寧州的班州為彬州。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地曾為古豳國而將彬改為豳。西魏廢帝二年(553年),以撫寧戎狄之意改豳州為寧州。隋大業元年(605年)改寧州為北地郡。大業三年(607年),改北地郡為豳州。大業八年(611年),又改豳州為北地郡。唐以前,豳地的政治中心始終在寧州。正寧縣文化館保留的宋代承天觀碑文上也有“豳土劃疆,乃公劉積德之地”等語,證明正寧、寧縣均為豳地(當時正寧為寧州屬縣)。《慶陽府志》記:“夏桀二十二年公劉遷豳。”《詩經·大雅·公劉》中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覯於京”的詩句,記述了公劉向南遷徙的經過。南岡就是今寧縣城西之廟嘴坪(古稱公劉邑)。所以,姬姓周族進行了第二次遷徙,這一次,公劉率領部族由慶城遷到了寧縣,即從涇水上游北部慶城遷徒到涇水上游南部寧縣的。
據有關學者的推斷,姬姓周人在公劉的帶領下所做的遷徙,原因諸多,但主要的原因被認為是戎狄對農人囤積的劫掠,迫使姬姓部落逐漸離開北豳。
公劉率族人遷都豳地,雖仍處戎狄間,卻大力發展農耕,在豳開闢土地,建屋定居積累財富,四周各氏族貴族多來歸附,“周道之興自此始”。公劉在這裡建設了宮室,這就是著名的公劉邑。該地地勢優越,三水奔匯,四原輻輳,以此為基點,公劉率領周族人民大力發展農耕,並派人涉過渭水採掘礦石,“取礪取鍛”,改進生產工具和武器,不斷提高生產、生活能力。取用日漸豐足,很快發展成為一個繁庶興旺之邦。公劉奠下基礎,到慶節時已具有王朝前古國的規模。《詩經·豳風·七月》反映的就是寧縣一帶先周農事的民歌。公劉邊稼穡,邊“弓矢斯張,干戈戚揚”,進一步開疆拓土,建立了豳國,它的範圍,東到子午嶺,南到彬縣、旬邑,西到涇川、靈台、鎮原,北到環縣、華池,成為當時西北勢力較強的部落方國。《詩經·大雅·公劉》中也錄有公劉在豳地時的情況:“篤公劉,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積乃倉”,以及國於豳後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此後,經裔孫皇仆、差弗、毀瑜、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前後共十多代、四百多年在豳地的經營和發展,壯大了周族部落,形成了周王朝的雛形。
(五)公劉在慶陽創建的特殊功績
公劉是周祖中功績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位領袖。他在豳地的貢獻,主要是擴大疆域,統一豳地;大展農耕,始興周道。經過數十代400餘年的經營和發展,壯大了周族部落,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劉作為古代農耕的鼻祖,周道之興始慶陽,他所創造的農耕文化,從物質的、精神的層面,推動了周族的向前發展。人們通過製造勞動工具,開荒拓野,種植食物,解決了吃飯穿衣問題,滿足了人們生存的最起碼的物質需要。而且,隨著物質財富的豐富,公劉使人心和諧,周族光大,“於時言言,於時語語”。人們的精神面貌也隨之改觀,談笑之聲常起,儼然一個政通人和的清明盛世。可以說,這時的周族是一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部落。它所體現出來的以農為本的思想,在生存過程中的創造求變精神,以及逐漸形成的道德、價值觀念,無疑具有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意義。隨著時代的進步,公劉創造的這種文化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人們逐步改進耕作方法,發明勞動工具,減輕勞動強度,逐漸掌握大自然的規律,興利除弊,總結出了農業生產方面的成套經驗,如時令、節氣、農諺等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眾多知識。所有這些,都可以看作是對農耕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不僅如此,在長期的生息繁衍過程中,人們還注重良好習慣及品格的養成。周人的淳樸、敦厚的品質,吃苦耐勞、樂於奉獻的精神,誠實守信的立身之本,代代相傳,不但大大豐富了公劉文化的內涵,公劉簡朴的作風、守信的人品和寬厚的性格,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進而形成了公劉文化。
公劉文化就是一種農耕文化,是先人們創造並經後世逐漸完善,對人們衣食住行各方面都產生重大影響的物質和精神相統一的一種綜合文化現象。鑒於公劉的歷史功績,稱之為公劉文化,就有一種對前賢敬重追思的意思。
公劉造福後代,惠及子孫,人們對公劉崇拜至極,公劉去世後,後人修邑建廟,尊為神聖,以仰其容,以彰其功,以傳其德,公劉的歷史性貢獻便永久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每年古三月十八,甘肅慶陽人及陝西長武、彬縣四方百姓赴公劉廟拜謁祭奠,緬懷這位華夏農耕文化的開拓者。
(六)古公亶父居岐建周
從公劉後期到古公亶父前期,姬姓周族數十世都國於豳,在隴東境內沒有再遷徙。《史記·周本紀》中只是簡單的記錄為:“公劉卒,子慶節立,國於豳。慶節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毀隃立。毀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亞圉立。亞圉卒,子公叔祖類立。公叔祖類卒,子古公亶父立”。在《詩經·大雅·綿》中也記載了古公亶父前期的生活:“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在先周的遷徙中,是又一個重要的人物。在商朝武乙年間(與古公亶父相當的殷王祖甲、廩辛、康丁、武乙四代,正處於殷墟文化第二期和第三期的過渡時代,推定其年代為公元前1191——前1113年之間),即在公亶父前期,古公亶父為避戎狄侵擾,率親近部族南遷陝西岐山的周原,自稱為周。到岐山後,古公亶父親自察看地形,安頓居民,規劃城郭。同時,大刀闊斧,革除戎狄習俗,發展農業,營築城郭室屋,按地緣編定社會組織,設立五官,實際上奠定了立國與翦商的根基。他還在城中建了宗廟,定法度,設官署,一時間,周原便呈現出一派祥和鼎盛的景象。附近的各族人民聞古公亶父忠厚愛民,都來歸附他。
關於在古公亶父帶領下周人的遷徙,古代文獻多有記載:《史記·周本紀》載:“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熏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國人舉國扶老攜弱,盡歸古公於岐下”。
那么,古公亶父為什麼要從豳遷往岐呢?周先公古公亶父受到了遊牧人戎狄熏育的攻擊,在豳原不得寧居安業,於是率私屬渡漆、沮兩水,來到渭水中游,止於岐下,開發周原地區。不僅豳人舉國遷徒,其它部落也有不少隨古公遷到周原,作了他的屬民。據《史記·周本紀》、《孟子·梁惠王下》的記載是因為為戎狄所迫,在《後漢書·西羌傳》中也載有:“戎犬寇邊,周古公亶父逾梁山而避於岐下”。所以周人遷岐有因為戎狄所迫的原因是無疑的了,但是應該也有追求更加肥沃的土地的原因。在《詩經·大雅·綿》中有這樣的句子:“周原膴膴,堇荼如貽。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從中可以看出周原土地的肥沃,周原成為姬姓周族的又一處吉地。
姬姓先周在慶陽留下的遺存
姬姓周人先祖在慶陽留下了許多歷史遺存,主要有周先祖不窋陵、周老王鞠陶陵、周行宮、周舊邦牌坊、鵝池洞、斬山灣、鳳凰城,西峰區有公劉廟,寧縣有豳國都城公劉邑、九陵水,正寧縣有“公劉積德”的承天觀碑等。周祖遺蹤至今仍然備受當地人推崇。其中尤以不窋城和周祖陵為甚。
周祖陵墓:位於甘肅省慶城東帽盒山的不窋陵、位於慶城西60里的周老王鞠陶陵,位於寧縣九龍川的周先祖九座陵墓。
據史料記載:不窋失農官之後,西徙定居今之慶陽,在隴東慶陽一帶創建了華夏文明的農耕文化。由於他功績卓著,去世後人們把他葬於此山。
不窋城:今甘肅省慶城縣城,設東南西北四門,城牆為台階削土而立。
公劉邑:位於甘肅省寧縣城西廟嘴坪,1981年9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姬溝:源出甘肅省慶城縣高樓原東北,流至梁家坪,南人馬蓮河,長約10餘里,為公劉子姓所居。
公劉古廟:位於甘肅省慶城縣城西南80里溫泉鄉劉家店西莊廟嘴村,原為明代修建,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公劉殿或老公殿。相傳公劉治田於此,後人飲水思源,因建廟。2002年6月,經專家現場踏勘考察,中國民俗學會將位於西峰溫泉鄉劉家店的公劉廟正式命名為“華夏公劉第一廟”。
周禘行宮:在甘肅省慶城縣城北關,今稱北關皇城。有銅像鑄字云:“周禘行宮”遺址,現已不存。
周祖花園:即甘肅省慶城縣城南20里之花原村,相傳為周祖不窋植花之處。
花坡:在甘肅省慶城縣城東10里,相傳有牡丹、芍藥、茶蓁諸花,香氣襲人,為不窋遺園。
延慶城:在甘肅省慶城縣城北35里,相傳為公劉肇生之處,現遺蹟尚存。
天子坳:在甘肅省慶城縣城東北70里。地近東嶺(即子午嶺),西側深溝,中央平坦,樹木蔥蘢,宜畜牧造林,相傳為鞠陶遊牧造林處。
公劉莊:在甘肅省慶城縣城東北50里的樊家老莊東,余田數畝,無人敢耕種,名曰天子掌。相傳為周祖發祥地。
周祖廟:在甘肅省慶城縣城南,祀周祖不窋。明嘉靖初,知府莆海修。曾有塑像,兩壁畫文王以下37王像。順治五年,知府李曰芳建坊,題字“肇周聖祖”及“帝系王風”。
周舊邦木坊:周朝建國後,在現甘肅省慶城北關修建了“行宮”,定期祭祀。不是帝王親臨,即派大臣前來祭奠。其後歷代駐慶官吏及士紳、民眾,捐資在慶城南修建了“周祖廟”、“肇周聖祖”石牌坊。在慶陽城南街。木坊三間高10米,木坊以四根明柱通頂,柱之上部五層半拱疊澀鑲砌,負托坊頂。頂部瓦有屋脊,脊瓦面蓮花。檐下正中鑲匾,匾面楷書“周舊邦”三個大字。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九月,慶陽知府、前監察御史郝鎰建。清光緒辛巳年,知府倭什鏗額重修。光緒二十八年知府慶霖再修。此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承天觀碑:位於甘肅省正寧縣羅川城西門外。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建。朝散大夫行尚書兵部員外郎李維奉敕撰文,翰林侍詔朝奉郎尹熙古奉敕書,並篆額,碑額篆書“大宋寧州承天觀之碑”。碑文內有:“羅川之上游實彭原之屬邑,氣象蔥蔚,原隰隱轔,人敦忠義之風,俗勤稼穡之事。軒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鄉,豳土劃疆,本公劉積德之地。”1981年9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慶陽區內還有許多先周墓葬、出土的文化點、流行在民間的傳說故事以及歷代作家、書法家書寫的詩文對聯,都足以證明周先祖在這裡的創業歷史。這些寶貴的遺物同歷史文獻的記載和地方志書的記述是完全吻合的。
姬姓周族在慶陽500年的經營對後世的影響
慶陽,姬姓周人先祖的舊邦,是姬姓周人十多代先祖及周族部落創業立國的地方。在慶陽500年的經營對後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在知慶州時,有感於不窋對華夏文明的不朽功績,曾賦詩歌頌:“烹葵剝棗古年豐,太守勸農農勉聽。莫管事殊俗自同,從今再願調豳風。”
《史記·周本記》載:“不窋自竄於戎狄之間。不怠業,時序其德,遵修其緒,修其訓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奕世載德,不忝前人。”可以說周先祖繼承了軒轅黃帝時代或者更早的農耕文化,並加以發展。在此基礎上積累了更為豐富的政治、經濟、道德等華夏文明傳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道德規範和社會文化。由於周先祖的功德,直接形成了周的禮儀,影響了整個華夏民族的道德觀念和文化個性。
至今不僅僅在慶陽,乃至整個黃土高原和北方,民風純樸,“……好稼穡,勤本業,民醇不訟,士篤懿,有文禮,重喪祭,尚義舉。”民眾勤勞、樸實、憨厚、直率,性格粗獷和豪放。有學者認為,這實際上就是周文化優秀道德品質的遺存或者化身。
作為以農耕為主的姬周部族,遷徙必然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戰略。因為,“安土重遷”是所有農耕民族的特點,非萬不得已不會放棄自己的土地而背井離鄉。不過,從歷史的結果看,這幾次大規模的遷徙,使得周部族擴大了自己的活動範圍,提升了自己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實力,為周族的興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姬姓周人就是從這裡起步,一步一步走向輝煌,最終取得了800年的江山,為後來周王朝的數百年輝煌打下了堅實基礎。
團結融合了各少數民族,壯大了周族部落,使姬姓周族規模初步形成。周祖“雖在戎狄之間”,確善於團結周圍少數民族,能同戎狄部族和平相處。當看到戎人生活異常艱苦,就派人向他們傳授周族的農業生產技術,無償贈送糧食種子,在周祖的感召下,許多戎人開始從遊牧向農業和室居過渡。
姬姓周人就是從這裡起步,一步一步走向輝煌,最終取得了800多年的江山。為了感恩戴德,周王室在此建廟及行宮,定期祭祀不絕。
從2002年開始,慶城縣恢復了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公祭周祖活動,公祭時間選在9時50分,比全國公祭黃帝的9時55分少5分鐘,以示對中華始祖黃帝的尊崇。過去,古人是如何祭祀周祖不窋的,已不得而知。近年慶城縣組織的三次大的祭祀活動卻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說:“慶城縣舉行公祭活動的磅礴氣勢,典雅的禮儀是少見的,與每年清明節公祭黃帝的聲勢相比,毫不遜色。”
每年農曆三月十八日,為公劉殿廟會,當地民眾及陝西長武、旬邑、彬縣等地民眾遠道而來,舉行盛大的公劉誕辰紀念活動。
古公亶父南遷岐山之後,慶陽仍留有姬姓遺民,至今有姬姓1500餘人,姬家原、西姬峪等名稱迄今尚存。也有姬姓遺民改姬姓為其它姓。
總之,慶陽為姬姓周族發祥之地,周先祖不窋率族人“奔戎狄之間”,與其後鞠陶、公劉、古公亶夫等數十位周先祖在這塊渾厚而富饒的黃土地上“教民稼穡”,“務耕種,行地宜”,開啟了先周農耕文化之先河,改善了人民居住條件,大大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由落後走向文明,推動了社會發展。史稱“周道之興自此始”。
相關故事
關於周族
在台灣阿里山上住著11種少數民族,他們都以各種民族群居而生活。在那裡居住的一個最大族群——周族,他們有自己的祭奠,有自己的風俗,但現在好多都被漢化了。他們也做起了旅遊的生意,普遍說閩南語了。
台灣有個50歲的高先生,他現在自己建造屬於周族人自己的房子。房頂是要用杉木和棕櫚葉來蓋的,排水溝上面鋪的是小石頭,踩在上面根本不知道是排水溝。他說周族人已經不認識自己了,他很遺憾,民族的建築基本上被漢化了。現在,他已經自己花了3年的時間去建造屬於自己的房子,但至今為止也只建成了60%,不過他會堅持把房子建好的。
部落和CULBA(庫吧)
進入一個部落,怎么判斷那是不是一個大的部落,那就要看那個部落有沒CULBA(庫吧)了。那是一個男人集會的場所,只有成年男子成能進入。周族人就CULBA,他們會以種種方式來阻止女性進入。其實那裡面沒什麼神秘的,就是存放武器的方,他們只是不想讓婦女和小孩知道罷了。
祭奠的消亡
在60年前,周族有一種祭拜神的習俗。在某一天,他們會把娘家人請來,在部落前後的樹下請神。他們認為神會從樹梢上下來,來聆聽他們的聲音。有一個牧師,他認為根本沒有神,就在某一年祭祀的前一天晚上,他把鹽撒在樹幹周圍,樹便死了。從此,祭神的儀式就取消了。如今60年過去了,那個牧師也從當初的青年變成了今天的老人了。現在,有人提議把這個祭奠恢復過來,這個人就是當初破壞祭奠的牧師,他覺得非常後悔,不應該去破壞當時那種無所謂有沒有神的祭神儀式。
吳鳳的傳說
現在你可以從台灣人的口中聽到“吳鳳”這個詞,有人說他是“奸商”,有人說是“拐騙人口的”,有人卻說他是英雄。現在,在台灣建有“吳鳳寺廟”,在某大學還有“吳鳳學院”,在以前國小的教科書中,有一個關於吳鳳這樣的傳說。傳說吳鳳是從大陸到阿里山上去的,他是一個受當時人景仰的人物。在清朝鹹豐年間,即19世紀上半期,吳鳳被周族人殺了。當時周族人有殺人頭祭祀的習俗,有一年部落里發生瘟疫,族人中便有人說是不殺人頭祭祀所導致的,說要去殺平地人(漢人)來祭拜。他們便去問鳳,吳鳳說:“你們看見有一個穿著紅衣服,戴著白帽子,騎著一匹白馬的人,你們就把他殺了來祭祀。”第二天,那個人就出現了。周族人便用弓箭把他射死了。他們把他的帽子揭開來看,才知道他們殺死的人是吳鳳,他們萬分悲痛,他們規定:除非巴掌(部落旁的一個小溪)幹了才能再殺人祭祀。
這個故事是在吳鳳死後80年才出現的。據考證,當時紅色是周族人戰袍的顏色,他們不可能去殺一個穿紅衣服的人,而且當初周族人根本不知道“馬”為何物。這樣說來,吳鳳根本不是被周族人所殺的了?1987年,發生了“吳鳳事件”,在台灣的4個吳鳳寺廟中,有一個被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