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周冏光,1928年5月6日出生於湖南省江永縣的一個小商人家庭。念國中時,其父經商失利而破產,不久在憂患中辭世。因此,他曾一度輟學,以後幸得長兄資助,到桂林才斷斷續續念完高中。1949年初秋,桂林正值解放前夕,面臨著山雨欲來、人心浮動的局面,周冏光仍參加了廣西大學(簡稱西大)延期了的入學考試。不久,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湖南、廣西相繼解放。當年12月初的一個偶然機會,周冏光從一張廣西日報上看到西大錄取新生的名單,才知自己榜上有名,他立刻赴桂林西大,攻讀礦冶工程系有色金屬冶金專業。1952年,我國高校院系調整,西大部分專業並人新創建的中南礦冶學院(後中南工業大學,今中南大學)。1953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一個五年計畫(簡稱“一五”)開始實施,國家急需建設人才,因此這批學生提前畢業,他由國家統一分配到東北工業部有色金屬管理局(簡稱東北有色局)401廠(今葫蘆島鋅廠,簡稱鋅廠)工作。
鋅廠始建於日偽時期,當時廠名為滿洲鉛礦株式會社葫蘆島制煉所,引進美國新澤西公司火法豎罐煉鋅專利技術,先後建有焙燒制酸、配料制團和焦結蒸餾、煤氣等3個車間。建有8座豎罐蒸餾爐,設計能力為年產鋅1萬噸、硫酸1.5萬噸,1942年建成投產。1943年12月,因豎罐蒸餾爐罐體破裂而停產,共產鋅84.61 噸。1948年11月,葫蘆島解放,東北有色局接管鋅廠。首先修復了硫酸系統,共和國建立後才第一次生產出硫酸。1950年,上級決字恢復豎罐煉鋅生產,當時原日本制煉所所長崗部千代男斷言:中國在兩三年內不可能恢復生產,只能搞平罐煉鋅。可見恢復生產之難。但是,就在這一年,鋅廠領導堅持從實際出發,先搞小型試驗,同時也著手修復大蒸餾爐,開始了全面恢復工作。廣大幹部職工克服了一系列困難,於當年9月,小試驗爐出鋅,10月,1號、2號豎罐蒸餾爐也開始運行,僅3個月就產鋅79噸,第二年達到1662噸。
就在這種奮發圖強、艱苦奮鬥的形勢下,周冏光遠離南國的家鄉,回響號召,為發展我國煉鋅事業,滿懷愛國激情投身到這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一乾就是40個寒暑。1953年3月,他被分配到蒸餾車間,歷任見習技術員、技術員、工段長和車間技術組組長等職。開始他在煤氣工段,有人告訴他煤氣發生爐是火法煉鋅的“心臟”。他意識到,熱工系統不穩,可能是日本人煉鋅失敗的致命原因之一。因此,他決心在煤氣工段求得一次特殊的鍛鍊。他拜工人為師,邊學習,邊實踐,為穩定煤氣供應,盡了自己的力量。
1954年4月,周冏光被調到蒸餾工段。當時,豎罐蒸餾爐生產日趨穩定,但產量還較低,渣含鋅較高。車間決定他負責研究豎罐蒸餾爐下部送風,降低渣含鋅的可能性。在他精心設計和安排下,先以一座爐為試點,取得經驗,然後逐步推廣。經過多種條件的測試比較,前後歷時5個月,確認能扼制鋅蒸氣向下擴散,且又不顯著影響其他條件時,渣含鋅已由試驗前的7%~8%降低到3%~4%,產量也有所提高,加上前期罐內加焦炭等因素,當年的鋅回收率由上年的89.43%提高到94.85%,接近95%的設計水平。
1955年5月,鋅廠成立中心試驗室,周冏光調入後主持的第一個課題是與瀋陽冶煉廠聯合攻關提高鋅精礦硫酸化焙燒的焙砂質量。他採取小型試驗與生產試驗相結合的一條龍跟蹤觀察、綜合分析的方法,克服了種種困難,只用4個月就完成了任務並執筆起草了研究報告。經雙方商定並申報,後經批准下達,該研究報告成為我國濕法煉鋅第一份《鋅精礦硫酸化焙燒工藝條件和焙砂質量標準》。
在“一五”的後兩年,周冏光還先後主持完成了豎罐蒸餾爐爐瘤生成的機理與對策和豎罐蒸餾爐冷凝廢氣回收兩個重大課題,對豎罐煉鋅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受到冶金部的嘉獎。
1958年7月1日,周同光奉調組建綜合利用車間,任副主任,他竭盡全力投入到豎罐煉鋅的綜合利用開發和建設工作中去。他完善了民眾自己發明的精餾鎘生產工藝的工業化;完成了反射爐熔煉鎘浸出渣(鉛泥)生產粗鉛這一項目;實現了從焦結爐水洗煙塵中提取銦的工業化;完成了用鼓風爐處理塊狀煉鋅罐渣,提取鈷、銅、鋅的半工業試驗;為豎罐煉鋅的綜合利用奠定了初步基礎。1962年至1964年,在中心試驗室任科研組組長,負責生產科研管理工作,組織研究了煤的混合配比和煤、礦粒度的優選試驗,提高了團礦強度。
1978年至1980年,任鋅廠總工辦副主任。組織制定了硫酸冷卻排管廢水的循環使用方案,組織了鋅系統技術操作規程、技術卡片的全面修改工作。
1980年至1990年,先後任鋅廠有色金屬冶金研究所(簡稱研究所)所長、廠副總工程師等職。主持了日產百萬立方米的煤氣車間、日處理200噸殘渣的旋渦熔煉爐、9號至18號豎罐蒸餾爐易地擴建和特大型精餾塔等技術改造工程的設計工作。
周冏光這種孜孜以求、對事業執著奮鬥的精神,使他本人脫穎而出,成為技術創新的帶頭人。他在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幾年裡,和其他同志一起完成科研項目30項,套用到生產的有15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專利1項。其中,特大型精餾爐的研製獲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超細鋅粉獲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專利;連續式兩段煤氣發生爐獲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特大型蒸餾爐獲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
技術成就
我國是煉鋅技術的發源地,有過興旺發達的歷史。約在15世紀,我國土法煉鋅已有相當規模,但是由於長期處在封建統治和列強入侵之下,煉鋅工業得不到發展。直到1933年我國才出現現代煉鋅技術,在湖南省長沙市郊建成了規模很小的平罐煉鋅廠。在東北,日本侵略軍為掠奪我國礦產資源,也曾先後建有豎罐煉鋅廠和瀋陽冶煉廠的濕法煉鋅試驗車間,但都以失財而告終。抗日戰爭勝利後,南京國民政府接管,也一直荒蕪停產,雜草叢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百廢待興。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全國生產蒸蒸日上,鋅廠職工為恢復豎罐煉鋅生產創造了一個個奇蹟,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在“一五”開始實施之時,周冏光滿懷豪情,毫不猶豫地肩負起振興鋅業的重任。無論在車間、在爐旁、還是在試驗室,他都含辛茹苦,披荊斬棘,日夜攻關,為豎罐煉鋅的正常生產和發展不懈地奮鬥著。
1956年初,豎罐蒸餾爐已按原計畫恢復生產,8座蒸餾爐生產能力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均達到或超過了設計水平。這時國家急需鋅,要求鋅廠年增產鋅1萬噸。為了給擴建提供新技術,試驗室加大了科研力度。當年,風華正茂的周冏光在中心試驗室任爐體研究組組長,承擔了2項重要課題。一是研製飛濺式冷凝器代替擋板式,以提高冷凝效率;二是研究豎罐蒸餾爐爐瘤生成的機理與對策。他負責主攻後一個,因為這種爐瘤的形成是在罐本體與上延部的接壤處四周,生產50~60天后就逐漸增大,堵塞爐子下料通道,被迫停產,嚴重地影響了生產,工人深感頭痛,稱之為“毒瘤”。
周冏光知難而進,晝夜攻關,大膽推理和假設,研究試驗方法,研製實驗設備。在室內開展小型模擬試驗,終於找出了爐瘤的成因,摸索出消滅或減輕爐瘤形成的條件和規律,即在豎罐蒸餾爐上延部的底部與燃燒室架構一個“小燃燒室”,使其內部形成均勻的溫度梯度,使原結瘤嚴重的小燃燒室區域的爐瘤消失,“小燃燒室”以上部位爐瘤生成處理周期延長兩三倍,可達5~6個月,這就與蒸燃爐的中修周期結合起來,既省工省料,又減少了生產上的損失,可謂一舉三得,此措施一直沿用至今。
1957年,周冏光主持回收豎罐蒸餾爐的冷凝廢氣(一種易燃易爆高熱高濃度一氧化碳氣體)的研究設計工作。該試驗已遭5次失敗,最嚴重的是第五次,因採用高負壓輸送、水篩洗塵,粉塵自燃而引爆,試驗被迫停止,兩年多無人敢於問津。
失敗是成功之母。周冏光為了攻克這一難關,不顧個人安危,堅持試驗。他慎重地分析總結了歷次失敗的原因,明確了介質是易燃的高濃度一氧化碳氣體和遇空氣易爆的微細粉塵,因此得出全過程不能用負壓輸送的結論,提出了必須密閉正壓輸送,定期清理管道的設計方案。為了加快工程進度,節約投資,在輸送設備上選擇了通用的泰山式洗滌機和本廠常用的文式管水力噴射機串聯作業,對可能出現負壓的區域做了特別安排。在試驗過程中細緻周密,親手選擇試驗爐,親身參加測試,親自指揮調度,經一座爐安全試運轉一周后,再分批推廣,直到1958年底16座豎罐蒸餾爐全部安全運行為止。
據計算,當年經濟效益以年產鋅2萬噸計,噸鋅節煤350千克,年節煤7000噸,折合當時煤價總計35萬元。若按鋅廠現在的生產規模年產鋅20萬噸計,煤每噸260元,可獲效益1820萬元,因此,冷凝廢氣的回收方法,已被柳州和長沙的鋅廠等多家採用。
1980年7月周冏光重建研究所,並任所長。作為技術負責人,他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始終如一地走在開拓進取的前列。他深知國外鋅的深加工量占總產量的30%~70%,而我國卻是空白。鋅廠是我國煉鋅基地之一,決不能只限於生產鋅錠。當得知市場急需船舶漆用的超細鋅粉是由國外購入時,他馬上立項報批,親自組織研究選定先進的精餾—水冷—氮氣循環風選分級的方法。親自組織設計、施工和半工業性試驗。他廢寢忘食地指導操作,及時解決試驗中出現的問題,最終得到合格產品。經國內油漆廠檢定和試用合格並得到英國、比利時等五國七家有關公司的認可,可作為國外同類進口產品的代用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外匯,也為鋅廠創造了效益。
1982年,國內高級氧化鋅市場堅挺,鋅廠領導決定試製。當時國內化工系統已有坩堝法生產氧化鋅的技術,但能耗較高,周冏光認為應該採用更先進的工藝,才能占據優勢。他根據鋅廠實際和國外點滴資料,確定以精餾塔為基礎,在塔的上部配置氧化室,將精鋅生產過程中的B號鋅蒸發產生的鋅蒸氣引入氧化室製取氧化鋅這一先進工藝,經過1年的試驗,攻克了許多難題,我國第一座精餾法生產氧化鋅的爐子於1983年10月順利投產,年生產能力達5000噸。其特點是:能耗低、質量好,產品達到1號氧化鋅的質量標準。到1985年,鋅廠已擴大到年產萬噸的規模,該技術獲得國家專利。
此後,鋅廠鋅的深度加工迅速延展開來,如熱鍍鋅、鋅餅、壓鑄鋅系列等,這些無不凝聚著周冏光的心血和汗水。
1982年,9號至18號豎罐蒸餾爐主廠房混凝土框架因故脹裂,經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組織的專家鑑定,確認為危險建築,應停止使用。該廠房總面積近萬平方米,承擔年產4.3萬噸蒸餾鋅的任務(占當時鋅生產能力的66.2%)。如就地大修,將少產鋅8.6萬噸、硫酸14.8萬噸,國家少收稅款6200萬元,損失太大。為此,決定易地改造。這項設計重任當即由時任主管冶煉技術的副總工程師周冏光擔當。這座廠房內有10座豎罐蒸餾爐,其中7座中型爐,3座大型爐,還需要相應的三座焦結爐供料(因為原廠房以後還要採取加固措施,恢復生產)。因此,他在開始主持這項工程設計時,就預想到這不只是一次簡單的解決安全隱患的改建,而是鋅廠鋅、酸產量又一次翻番的前奏,任務的艱巨性和複雜性要大得多,但他沒有氣餒,更沒有畏首畏尾。面對困難,他勇於創新。周冏光不沿襲舊制,堅持貫徹大修和改造相結合的原則,針對老企業的不足,廠房設備配置作重新調整,豎罐蒸餾爐爐型採用自創的大型爐,發揮其生產能力大的優勢,將原來的10座豎罐蒸餾爐改建為7座每座為112平方米的大型爐,並取單爐排列,改善勞動條件。焦結爐選用2台大型豎井式外熱焦結爐和1台研究所剛試驗成功的節能型立式自熱焦結爐。此外,他還根據歷次潤濕球磨機的試驗結果隨團到日本考察,大膽提出了引進潤濕棒磨機主機和部分附屬檔案,設計年產6萬噸鋅的新制團車間的構想。這樣,一機代五機,大大簡化了流程,改善了勞動條件,節約了能源,結果只用兩年半時間,就完成了年產5萬噸鋅的大型蒸餾車間和年產6萬噸鋅的新制團車間的設計與建設任務,使之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型豎罐煉鋅新體系,為我國豎罐煉鋅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1986年,改建的7台大型豎罐蒸餾爐投產,蒸餾鋅產量大增,以後還要逐年遞增。但10座精餾塔只有年產5萬噸的能力,而且沿襲小型塔盤近30年未變,生產能力低,已不適應當時生產的要求。設計組有人認為應該研製特大型塔,其優點是:生產能力比小型塔大一倍;塔盤型號少,製作比較單一。當時設計組已掌握國外廠家使用的大塔的主要部件和組裝圖。但大塔盤面積大,製作難度高,又缺乏實踐經驗,直接用於擴建生產,怕沒有把握。周冏光做為設計總負責人,綜合兩種意見認為工作最難的是特大型塔盤製作的質量,可先在一座精餾塔上做試驗。他把自己的想法向領導匯報,得到了積極支持。之後,他請設計組有關人員專門研究技術的可靠性及實施的步聚。1987年8月,特大型精餾爐在嶄新的精餾廠房內投產了,豎罐煉鋅生產又進入了新的時期。該塔投產後,每噸精鋅較原塔型節煤116千克,這樣每年節煤兩萬噸,年創效益535萬元。現在鋅廠已全部使用特大型精餾爐生產精鋅。
40年的拼搏、40年的抗爭,周冏光實現了自己人生的追求和理想。面對著取得的成績,他深知,這是廠領導的信任、支持和同志們積極協作的結果。1990年退休後,周同光仍志在千里,奔波於祖國的大西南,為我國豎罐煉鋅事業的發展繼續堅持不懈地奮鬥著。
簡歷
1928年5月6日 出生於湖南省江永縣。
1950~1952年 在廣西大學礦冶工程系有色金屬冶金專業學習。
1952~1953年 在中南礦冶學院礦冶工程系有色金屬冶金專業學習。
1953~1990年 在遼寧葫蘆島鋅廠工作,歷任助理技術員、技術員、技術組長、工段長、專題負責人、主任工程師、鋅專業負責人、研究所所長、副總工程師兼研究所所長、教授級高工。
1990年 退休。
主要論著
1 周冏光.中國金屬學會1979~1980年優秀論文選集·豎罐煉鋅技術的新發展——葫蘆島鋅廠的生產實踐.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0;遼寧冶金,1980(2)
2 周冏光.豎罐煉鋅技術的新進展(大型豎罐專文).有色金屬(國外版),1980(1)
3 周冏光,等.鋅冶金工藝學.北京: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職工教材編審辦,1991
4 周冏光,等.重有色金屬冶煉設計手冊·鉛鋅鉍卷·鋅冶煉(第一,九,十,十一章).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