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呂蒙鄉轄區清代屬浮梁縣興西鄉長薌郡。解放前一部分歸波陽縣管轄,另一部分屬浮梁縣三龍鄉。古城、歷堯建國初屬波陽縣第三區魚上鄉。1951年屬波陽縣第六區古城鄉,1955年4月為鮎魚山區古城鄉。1956年古城鄉劃屬景德鎮市郊區,官莊、石嶺、二亭下等村莊,建國初屬浮梁縣第四區三龍鄉。1952年屬郊區官莊鄉,後改為浮梁縣第八區官莊鄉、石嶺鄉,1954年復為市郊區政府管轄。1958年屬竟成公社,1960年官莊、歷堯、古城三個大隊劃歸楓樹山林場,並分別建立官莊、歷堯、古城三個分場。1968年劃歸竟成公社。1973年官莊、歷堯、古城、二亭、石嶺五個大隊從竟成公社劃出,成為古城公社,隸屬景東區(今浮梁縣),1983年劃屬昌江區,1984年改鄉建制稱呂蒙鄉。
1926年,姚象縑、姚家賢、姚國源等同志在這裡開展革命活動。1927年,中共江西省委派來特派員劉士奇在龍頭山召開黨員會議傳達“八.七”會議精神,舉行革命暴動。1929年,這裡是中共贛北特委領導的浮染西鄉區革命據點。1930年紅軍攻克景德鎮後,在龍頭山一帶建立了農民協會。
區劃代碼
代碼:360202290:~200官莊村 ~201古城村 ~202二亭村 ~203石嶺村 ~204歷堯村 (註:呂蒙鄉舊代碼為360202200)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6975 |
男 | 8794 |
女 | 8181 |
家庭戶戶數 | 4618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6677 |
家庭戶男 | 8569 |
家庭戶女 | 8108 |
0-14歲(總) | 4148 |
0-14歲男 | 2189 |
0-14歲女 | 1959 |
15-64歲(總) | 11964 |
15-64歲男 | 6200 |
15-64歲女 | 5764 |
65歲及以上(總) | 863 |
65歲及以上男 | 405 |
65歲及以上女 | 458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1383 |
經濟建設
農業
解放前,呂蒙鄉稻穀產量每畝只有300多斤。建國後,大力開展農田基本建設,修建了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4座。同時建有機電排灌站14座,使許多“望天兵”有了水源保障。雜交水稻推廣以後,呂蒙鄉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發展,曾連續兩年被評為省農業先進單位。1995年,呂蒙鄉與福建客商聯營開辦呂蒙萬頭養豬場,經過幾年發展,養豬場帶動了大批農民從事生產生產,許多農民也成了養豬致富能手,呂蒙鄉的生豬產業成為了該鄉的一項重要產業。
工業
2001年來,呂蒙鄉由於重視外向型經濟發展。工業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通過招商引資,外地企業大量湧入,通過優勢嫁接,該鄉開發的昌江化工工業園,已吸收了不少企業入駐。2002年,該鄉引進的優強企業——中景集團,為該鄉今後的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呂蒙鄉迎接了不少企業入駐。為順應民營經濟發展浪潮,破除體制束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做大做強,開門子藥用玻璃有限公司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產值已超過3000萬元,成為了該鄉的稅稅大戶。建築公司近幾年抓住景德鎮市西部大開發帶來的有利商機,公司規模和效益得到快速提升。城官瓷廠、輕型汽車配件總廠——等民營企業也在快速成長當中。2002年末,全鄉實現工業總產值11528萬元,實現社會總產值19738萬元。
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後,尤其是1973年建鄉以後,呂蒙鄉大力發展農業經濟,使全鄉人民解決了溫飽問題,開始大踏步向小康生活邁進。進入九十年代尤其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全鄉外部發展條件得到了極大改變。隨著全市大開展、大發展格局的逐漸形成,全市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逐步向西延伸,這給該鄉實施新一輪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機。 面對日益顯現的各方面優勢,該鄉按照“發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產業有新局面,各項工作有新舉措”的總體要求,順應全市“建經濟重鎮和江南旅遊都市”的發展定位,大力實施“工業強鄉,市場大鄉,園區興鄉,民營富鄉”的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全鄉經濟的跳躍式發展和廣大人民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2002年末,呂蒙鄉在全市鄉鎮排名位居第九位。2003年11月迅速提升到全市綜合排名第四位。招商引資完成97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00萬元,財政總收入500萬元,同比增長21%,全鄉真正進入了跳躍式發展的良性態勢。
社會事業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呂蒙鄉的各項事業得到飛速發展。總投資50多萬元的鄉衛生院大樓建成,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極大改善,醫療服務不斷延伸,服務水平也不斷提高。二亭、古城、官莊新教學大樓相繼落成,全鄉教學危房全部消除,極大改善了辦學條件。積極倡導、實施素質教育,2002年,全鄉小組在校生13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