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荷花圖軸

吳昌碩荷花圖軸

《吳昌碩荷花圖軸》是清代吳昌碩創作的一幅國畫作品。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右上方以篆書自題:“石師潑墨,往往如此。乙巳秋中吳俊卿。”鈐“吳俊之印”白文印。乙巳為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吳昌碩時年62歲。 圖繪荷塘小景。荷葉以潑墨法繪出,墨分五彩,濃淡相宜;荷花以胭脂加水暈染,得嬌艷欲滴之貌。構圖盈滿,層次鮮明,畫風新奇。吳昌碩在詩、書、畫、印等諸多方面造詣深厚,名震遐邇。然而, 吳昌碩的書畫拍賣價格卻與他在美術史的地位大不相符,也使目前書畫藝術投資吳昌碩的畫最具潛力,投資者看好吳昌碩畫的原因在於:從他在書畫界的地位、知名度(齊白石、傅抱石都是吳昌碩的學生輩)和影響力等方面講,吳昌碩均勝過齊白石、傅抱石,吳昌碩的畫價只有傅抱石的十分之一,其價格遠遠沒有達到真正的藝術價值。在這一點上,有幾個精明的藏家,在上海拍賣會上以9萬元拍得吳昌碩的《梅石圖》,在杭州的拍賣會上以20萬元將此畫拍出。不到半年時間,賺了10萬元。吳昌碩最奪人眼球的當屬2004年嘉德春季拍賣會上吳昌碩的力作《花卉十二屏風》以165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創下了吳昌碩書畫作品的最高紀錄。另一件吳昌碩晚年精品之作《八開冊頁花卉》以49.5萬元的成交,雖然名列中國近現代書畫作品在中國內地拍賣市場成交紀錄的第四名,前三名是陸儼少的《百開唐人詩意》(6930萬元)、傅抱石《毛主席詩意冊頁八開》(1980萬元)和齊白石《山水精品冊八開》(1661萬元)。今天,從藝術價值、畫家的歷史地位來看,1650萬遠遠不足以體現吳昌碩《花卉十二屏風》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吳昌碩作為與虛谷、蒲華、任伯年齊名的“清末海派四傑”,是在中國新舊文化交替的歷史背景下,對於傳統中國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的關鍵人物,他是金石畫風從晚清過渡到民國的主要繼承者,在近現代畫壇,其地位與影響力沒有人能與之相比。隨著中國民間經濟實力的增強,越來越多中國傳統藝術品將回歸其應有的市場地位,在拍賣會上與西方藝術品相匹敵。

主要作品

海外拍賣吳昌碩作品主要在兩個地方,一是在紐約,由世界兩大拍賣行拍賣;二是在香港,由歐洲大拍賣行和香港本地拍賣行拍賣,再一種是舉辦畫展出售,多在香港和台北,偶爾在新加坡也可購到。在紐約,他的每幅作品價格在幾千美元之間,1991年突破了1萬美元,每次舉辦拍賣會都能見到他的作品,以1990年11月的拍賣季節為例,蘇富比拍賣了6幅作品,價格最高的一幅是立軸《葫蘆》,7150美元,佳士得拍賣了3幅作品,價格最高的一幅是立軸《梅花》,8000美元。在紐約市場,他的書法作品要比繪畫低一倍左右。在香港,1986年他每幅作品價格在3-5萬港元左右,1987年漲至平均10萬,1989年達到平均15-20萬,1990年又有增長,最高的一件《花果》冊頁達到132萬港元,最低的也有8萬港元。進入21世紀,紐約和香港的增長率大約是50%至60%的速度。在國內,近二年,人們才認識到這一點,如上海崇源拍賣公司2003春季拍賣會上吳昌碩的《富貴綿長四屏條》一堂四屏,成交價為73.7萬元;浙江皓翰公司春拍中,吳昌碩的《芙蓉花開》以187萬元成交;中貿聖佳在2004年春季拍賣會上,吳昌碩的《荷花圖》以137.5萬元被買家拍走。可以預言:吳昌碩的書畫價格很快要超過他的學生輩的拍賣價格,讓人們拭目以待吧!因為只有這樣,才對歷史有個交待,至少要拍過他門下的“走狗們”吧!

作者簡介

吳昌碩(1844-1927年),原名俊,字俊卿,後更字昌碩,號倉石、苦鐵、缶廬等。浙江省安吉人,出身書香門第,祖父和父親都是舉人,均作過官。吳昌碩成年後即逢亂世,為避戰火,與父親吳辛甲流離失所數年,復回安吉時已是滿目瘡痍,母親及未婚妻章氏皆死於兵火。他與父遷至城中,闢地數畝,名曰蕪園,開始了耕讀生活。他苦讀數載,中了秀才,與施氏聯姻後,開始了遊學生涯,做過家庭教師,當過幕僚,55歲時被薦任安東(今漣水)知縣,但為官僅一月便棄官而去,為此他曾刻有“棄官先彭澤令五十日”印章,常鈐於書畫作品上。吳昌碩後半生多往來於蘇州和上海之間,在此期間多為小吏、幕僚,直至終老。1927年11月29日因中風卒於上海寓所,享年84歲。 吳昌碩早年受家庭影響,對書法及篆刻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直到30餘歲才在友人勸說下開始習畫。最初從學於潘芝畦門下,後在交遊中結識了許多當時的著名書畫家,如楊峴、蒲華、任伯年等人,皆與其為師友。吳昌碩在向當時名師學畫的同時,還善於向古人學習,對明代的寫意花鳥畫大師陳道復、徐渭,清初的八大山人、石濤以及中期的揚州畫家都悉心宗學,取其所長為己所用。更由於他有著堅實的書法和篆刻功底,能夠將它們與繪畫藝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用色上大膽創新,遂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貌,作品具有濃郁的金石氣,別具一格,開海上繪畫新風格,對後世大寫意花鳥畫產生了巨大影響,被譽為後海派的領袖。 吳昌碩在詩文、書法、篆刻等方面也都有很高成就,著有詩文集、印譜,後人刊印的他的印集、畫譜、書畫作品集也很豐富,其詩書畫印都成為世留寶貴的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