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代表作
《權力與知識:英美科技政策史》、《20世紀英美國家調控機制歷史發展初探》。
學術成果
著作:
《美英現代社會調控機制》(主編),人民出版社,2002年
《權力與知識:英美科技政策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國·加拿大》(合著),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
《加拿大簡史》,香港開明書店,1993年;中華書局,1997年。
論文:
"18世紀60-80年代的英國",《近代英國史》第五章,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科學、教育與工業革命",《工業社會的勃興》第八章,人民出版社,1995年。
《20世紀英美國家調控機制歷史發展初探》,《世界歷史》1998年第3期。
《美國近代科技事業與政府推動》,1萬字,《世界歷史》1996年第6期。
《論加拿大的憲政之路》,載《加拿大地平線叢書》第一集,中國社科出版社,1996年
《論美英高等教育大眾化及其社會調控作用》,《世界歷史》1999年第1期。
《Democracy and conflict of Interest》, 載於《Political Systems in Canada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1995年。
《以法治政和以法治民--加拿大法制實踐作用初探》,載於《尋找加拿大叢書》第3集,1993年。
《科技與生產結合中的社會關係:對英國工業革命的一個探討》,載於《外國史研究集刊》(南京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
《論喬治三世個人統治》,載於《南京大學學報》,1986年第2期
《權力與知識之間的沉浮:從科技政策看英國的衰落之一》,連載於《世界史研究動態》1989年第4、5期。
《科技與歷史:從史學對科技的忽視談起》,載於《八十年代的西方史學》,1990年
《科學技術是我們當代文化的新基礎:試論加拿大科技文化》,載於《加拿大:成功的啟迪》,1991年。
《加拿大科技政策的歷史嬗變》,載於《尋找加拿大叢書》第2輯,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論加拿大英屬北美殖民地時期的政治制度發展》,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3年。
《開發教育資源與增強國家調控能力》,《光明日報》,1998年4月15日。
《北美自由貿易區將影響全球格局》,香港《文匯報》,1994年11月27日。
《超越精英,走向大眾--當前美英高等教育大眾化及其社會調控功能》,載於《中國改革報》1999年3月24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基礎上,於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長鬍喬木,第二任院長馬洪,第三任院長鬍繩,第三任院長李鐵映,現任院長陳奎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